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三峡工程淹没区的文物多达1200余处,三峡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性发掘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文物工程。目前,135米蓄水区的文物考古成果已经全面验收。众多的考古成果不仅为认识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三峡旅游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以考古学新证据揭示三峡文化的深层结构,提出了考古成果向旅游产品的转化途径,对新三峡遗产廊道的时空构建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三峡 文物 旅游产品 转化途径 遗产廊道
  • 简介:中国城市史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空间维度的重要性。但在空间维度之外,时间维度作为不证自明的存在被忽视了。柯必德在其最新力作《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一书中意识到这一点,更加关注苏州城市史研究中的时空维度。他的研究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重视城市空间与地方理论;二是以内发型视角观察苏州的现代转型;三是强调时间的不可或缺性,时间观念与现代性紧密相关。时空维度构成了探究不同城市历史进程的视角,深化了我们对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理解,这或许应该成为未来城市史研究的新方向。

  • 标签: 时空维度 城市史 现代性 苏州
  • 简介: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研究抢劫、抢夺犯罪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发现两抢犯罪时空分布呈现显著且稳定的规律性。犯罪时间分布与人们的起居、出行时间密切相关;两抢犯罪高发区往往犯罪目标相对集中、人口流动性较大并且作案后便于逃逸;犯罪低发区多为非生活功能的区域。外来人口、商业场所、通勤人口以及交通复杂程度等城市环境因素对两抢案件数量呈显著正向贡献。两抢案件的发生要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犯罪目标时空上的集聚、较强的人口流动性以及作案后逃逸的方便。

  • 标签: 抢劫与抢夺 犯罪 时空分布 城市环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