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民族音乐研究开始关注到了“音乐与认同”问题。在民族音乐学分析中,音乐作为一种交流的实践方式主要专著于表演和理念的方式。同时,音乐作为文化的表现形态和表征手段之一,对于特定音乐的文化属性、音乐与文化主体之间的认同关系、音乐文化群体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音乐文化认同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等深层次讨论都有着重要意义。音乐是可以被用来建构个人、社会的认同的,因此,在审视族群性和认同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和方法时,还要考虑到其中的主导类别以及与人的关系。然而,在诸多讨论“音乐与认同”的文献中,缺乏连贯、相互关联、整体的、针对性强的著作,这样势必会使音乐学科存在结构性的缺陷。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音乐 认同
  • 简介:通过对冯文慈点注朱载埴《律新说》理论要点的归纳和解读,论述朱载靖对我国早期“同律度量衡”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成果。朱栽靖《律新说》是研究“同律度量衡”之作《律四物谱》更名而成,并拓展研究范围,建立新法密律。我国自虞舜至周代以“璧羡之法”完成的早期“同律度量衡”改革,史称“周制”。朱载埴从律的本源是“律度”换算、汉人释璧两种形制造成学术界分歧、《史记·律数》与《汉书·律历志》记载律数不同的辨析以及采用新法密律进行“律度”演算等方面,论证了我国律“以振动物体的长度表示律长”原理的科学性是在周制“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改革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 标签: 《律学新说》 “同律度量衡” “璧羡之法” 周制
  • 简介:2015年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江南大学联合主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的“2015中国艺术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无锡市江南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研究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160余篇。会议就艺术人类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型与设计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议题展开研讨。本次会议还评选出“费孝通艺术人类奖”获奖论文15篇。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当代 社会发展 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
  • 简介:随着创作题材更加多样化,在多姿多彩的中国电视剧大花园里,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的现实题材成为创作主流。2014年全年生产现实题材剧目达243部8335集,分别占全年总部数、总集数的56.64%和52.52%。1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创作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 标签: 电视剧创作 中国电视剧 文艺工作者 中国价值 第四季度 现实主义精神
  • 简介:《元世祖出猎图》是以忽必烈皇家游猎生活为背景而展开的图像描述,在北族行国政治范畴内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首先从图中“骑士臂鹰”形象谈起,搜讨相关图像资料,并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力图再现“海青擒天鹅”之历史场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蒙元时期“柳林春猎”问题,即从图像的角度阐释行国政治的另一种意涵。

  • 标签: 元世祖出猎图 臂鹰 海青擒天鹅 柳林春猎 行国政治
  • 简介:吴梅(一八八四—一九三九),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度曲谱曲皆极为精通,对近代戏曲史有很深入的研究。吴梅祖上虽以科目称吴中望族,然而自己的儿童时代颇不幸,三岁丧父,八岁嗣于叔祖为嗣孙,十岁丧母,十二岁始习八股文,十五岁初应童子试,次年再应童子试,提覆被斥。

  • 标签: 吴梅 童子试 秋霜 戏曲理论家 近代曲 词曲作家
  • 简介:本文结合基础美术教育现状和美术毕业生就业需求的现实,重新定位地方高校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设计"主辅双修"复合型课程体系,探索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教学模式,增强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促进美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美术学专业 主辅双修 课程体系 复合型 人才培养
  • 简介:2015年6月28日,陈冬25岁生日。头天晚上10点。记者接到郭敬明助手打来的电话,说是想要一张两个人在《大众电影》拍摄现场的花絮合影。然后他补充道,“生日惊喜!”凌晨一点半。四爷更博了。他要做第一个送上祝福的人。他在微博中写道:“25岁生日快乐。冬冬小朋友。

  • 标签: 柔和 处事 生日 郭敬明 小朋友
  • 简介:关于“小时代”“小时代”对你意味着什么?郭敬明:我觉得应该算是我电影第一个阶段的告别吧,因为“小时代”是我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个系列电影。感觉时间也过得挺快的,几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之前每一年夏天感觉到好像是有一个约定一样,这一群人杀青了,各自在工作,但是每到夏天都会重新聚拢在一起。

  • 标签: 郭敬明 身高 问答 电影 时间 感觉
  • 简介: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奠基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的设立和单列与艺术学者独立的学科意识的联系出发,回顾其设立和单列的历史过程,着眼于本时期立项的七个项目及其重要学术成果,详细探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在新时期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艺术学学术研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系统地论证这一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项目对新时期中国艺术发展的建构意义。

  • 标签: 艺术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艺术学项目 20世纪80年代 建构
  • 简介:邓福星先生在当代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中是绝对绕不开的重要学者.只要看看他的学术成就中许多重要的项目就不难了解这一点:协助总主编王朝闻先生担任副总主编,主编了列入国家重点项目且耗时十七年的浩繁巨制12卷本《中国美术史》;协助王朝闻先生主编了另一国家重点项目14卷本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主编包括多种“美术”内涵的《美术学文库》《中国民间美术基础理论》及《当代艺术美学文选》等多卷本丛书.邓福星先生主编或协助主编这些出版物,在中国美术史论界产生了重要乃至重大的影响.

  • 标签: 中国美术史论 美术学 学术研究 国家重点项目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美术史》
  • 简介:作为人类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欧美学术界引入的“VisualAnthropology”一词在中国被通译为影视人类,并在影像民族志实践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学科的继续拓展,“影视”这一限定词逐渐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多元实践与理论建构能力,并在某种程度上将其锁定在工具或方法的学术维度,缺乏与主体人类对话的理论平台,因此,理应建立影视人类、影像人类与视觉人类三个层次的分支学科,既坚守影像民族志摄制与研究之传统壁垒,又将人类视觉文化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视阈之中,才能为该学科发展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学术道路。

  • 标签: 视觉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 影像 学科主体性
  • 简介:射日神话在我国各民族中广泛流传,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抗争,并希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理。彝族和汉族在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相互交融,汉族的"后羿射日"神话和彝族"支格阿龙射日月"神话都刻有本民族文化与心理特点的印记,它是本民族先民对自然和所处世界的认识。文章即从汉、彝两个民族的射日神话着手,从两则神话的比较中看汉、彝文化的同与异。

  • 标签: 母题 后羿 支格阿龙 射日神话
  • 简介:宁玛派密修师是藏族本土宗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相结合而出现的特殊宗教人士。从古至今,这群宗教人士在藏族的生命仪式和强化仪式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以生态人类提倡的地方性知识为研究视角,论述宁玛派密修师在防雹仪式过程及其体现的生态智慧,进而启发人们正确认识和发掘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

  • 标签: 生态人类学 防雹师 防雹 仪式
  • 简介: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场域和展演进程中可被赋予多元的文化解读。本文基于对《社会与舞蹈:过程与表演的社会人类》(SocietyandtheDance:TheSocialAnthropologyofProcessandPerformance)一书的解读,从社会与舞蹈关系的重审、作为理解族群文化的舞蹈、研究方法的思考三方面展开,对书中观点及舞蹈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借以反思此书对舞蹈人类研究的启示。

  • 标签: 舞蹈 社会文化 文化场域 展演
  • 简介:音乐的创作、生产、把关、传播、接受都是在社会中完成。社会为之提供了一个阐释语境、一个解释性的伴随的文本。社会符号是对听觉文化进行分析的利器。音乐符号的发送、音乐符号文本分析和音乐符号阐释都可以用社会符号思路来进行。本文从社会符号的角度入手,以成都"东郊记忆"为案例,分析音乐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具体从音乐文化创意与产业转型、音乐产业发展与艺术集聚的形成、音乐文化街区建设与城市整体发展、音乐文化产业所面临的瓶颈与突围策略等几方面展开。

  • 标签: 社会学 符号学 文化创意 音乐 产业化 艺术集聚
  • 简介:杜鹏的嗓音条件十分优越,音色甜润,音质纯净,唱腔无论高低疾徐,他均能应付裕如,且讲求韵味的醇厚悠远,令观众听来极富艺术享受。他的身段边式优美,不仅文戏唱做俱佳,而且近年来罕见于舞台的靠把戏,

  • 标签: 老生演员 剧情 嗓音条件 唱腔 韵味 艺术
  • 简介:《图像研究》一书通过对图像的讨论,不仅实现了对这些图像的图像解读,也使得这些解读成为一种“图像”,勾勒出人存在的种种状态,用以书写作者心中对于人的基本认知,暗喻着关于人的价值与人的界限的讨论。此书可视作潘诺夫斯基利用学术研究,传达心中对人文精神之理解的作品。

  • 标签: 《图像学研究》 图像学解读 人文精神
  • 简介: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专业历经数代学者耕耘,特别是音乐学系建系15年以来,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不断改善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依托于南艺的学术精神,反思专业建设得失,以清晰的专业定位来不断完善,以期有更美好的未来。

  • 标签: 南艺 音乐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