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任何自由理论如果得出的结论是说这条法律没有限制人们的自由的话,海耶克认为自由是由法律所创造而非前于法律就存在的东西,并非所有的法律都不会对自由构成限制

  • 标签: 海耶克自由 自由法治
  • 简介:<正>一五点,再有半个小时就下班了。望着笔记本电脑的右下角,苏筱雨心生盼望。六年多,工作已经差不多成为习惯,没有激情没有热情没有感情。手边的事情处理完了,她满心期待着按时下班。可惜这也并不能回回如愿。出事了!业务经理袁明杰和华北区老板程伟业吵了起来。快下班时,外面一阵喧哗,后来吵架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只见袁明杰怒气冲冲地从苏筱雨门前经过,脸色铁青,接下来,就收到程伟业秘书林紫欣的

  • 标签: 雨门 郑文 大卫 业务经理 笔记本电脑 华北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谢林的上帝概念是与他的自由概念分不开的,谢林将人的自由奠基于上帝的自由之中,  谢林的自由概念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的

  • 标签: 自由概念 谢林自由
  • 简介:自由的价值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我也常常会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当然这样的问题有一点形而上学,就像高更的那幅著名的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所诠释的命题那样深奥难懂。但是讨论这样的问题终究不是没有意义的,否则我们的哲人也不会数千年来被这样的问题困惑着,迷惘着,痛苦着。任何一个个体的存在,都不会是无意义的,他们的存在,从哲学的意义上说,

  • 标签: 自由 无意义 形而上学 个体 哲人 哲学
  • 简介: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向德裔美籍先锋艺术家汉斯·哈克介绍了萨特之后法国知识分子形象——这个形象是从左拉到萨特期间树立的——不断遭到破坏的情形:人们以时尚模式对待精神生活,将时装逻辑带进文艺生活,或者更糟,将政治逻辑带进文艺生活;保守集团一致行动,旨在制造某种思想氛围……

  • 标签: 知识分子形象 皮埃尔·布尔迪厄 保守主义思潮 新闻业 精神生活 政治逻辑
  • 简介:据1996年11期的《鲁迅研究月刊》转引《传记文学》的资料,陈彬铄回忆当年《申报·自由谈》全面革新以后,稿酬优厚,甚为尊重作家。只是对别人是稿件被采用才付稿费,唯独鲁迅一人的作品,则不论用与不用(甚至包括被新闻检查处禁刊的文章),一律稿酬照付;对其他人“文稿致酬,至少每千字十元”,

  • 标签: 《鲁迅研究月刊》 《自由谈》 稿费 考证 传记文学 稿酬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3
  • 简介:任何自由理论如果得出的结论是说这条法律没有限制人们的自由的话,海耶克认为自由是由法律所创造而非前于法律就存在的东西,并非所有的法律都不会对自由构成限制

  • 标签: 海耶克自由 自由法治
  • 简介:编辑来电要我谈谈对自由撰稿人的看法,基于什么理由呢?他们一定是认定了我已拥有这个身份。实际上我从来没有这种意识:我已经是一个自由撰稿人。我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失去了职业,或者由于更深层的原因一直处于体制外。自由撰稿在我看来是一个理想,直至如今我尚未尝过它的滋味。它至少包含以下内容:表达的自由自由撰稿人的最大特点应是在发表

  • 标签: 自由撰稿人 写作者 体制外 真正意义 职业 市场机制
  • 简介:摘要战争、王权、劳作、暴力、冲突、占有、征服的男权社会,让位于一个发明创造、制作消费、影视娱乐、世俗享乐、时尚现代的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审美时代。不仅是男女的平等格局,并且女性由被遮蔽的默默无闻的幕后,走到了社会舞台的中央,由看客成了视觉的主角明星,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也主宰了世界。沉迷与倾倒于女性的享乐世界,无暇而消弭了纷争与战火,这一世界也必然是和平与稳定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由美女为标志。

  • 标签: 现代 女性 美女 特征
  • 简介:大概一个月前,我结束了一个持续一个月左右的工作,再次陷入磨人的睡眠紊乱。症状较为多变,总结下来,大概都是疲惫却无法入睡、睡眠时间充足的却感到头晕无力。我咨询过做医生的朋友,甚至去中山医院查了血液、拍了心电图(都显示正常),发现这是个无解的问题。这是二0一六年二月开始自由职业时,我没有想到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的)彻底自由之后,自由将成为你的牢笼。

  • 标签: 自由职业 睡眠时间 心电图 副作用 朋友
  • 简介:<正>这种致命的危机,他事先就完全想到了,完全经历过,这就是他的伟大,他的英雄气概。惊人的紧张使他的精神备受折磨,并最终陷于崩溃,这种惊人的紧张把他同高尚的因素拴在一起,这种惊人的紧张不是别的,而是我们世界的发烧,在血泡破裂之前。是

  • 标签: 英雄气概
  • 简介:【美】欧文·M·费斯著,刘擎、殷莹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以"近乎专横的简洁性"禁止国家压制言论自由。但欧文·费斯指出,"自由放任派"对第一修正案的阐释与实践造成了某种"反讽"的局

  • 标签: 言论自由 反讽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 简洁性 欧文
  • 简介:空旷而又寥廓是这个时节给我们最强烈的印象。尽管深秋的风霜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季将要到来的冷竣,然而,大自然却以更广阔的袒露,向我们展现着生命无拘无束的旺盛。“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面舒展在整个蓬勃的大地上。热爱生活的人们,在每个季节里都会感受到一种向上的,令人感动的大自然的造化和创造力。而人类的创造力正是这其中最令人自豪的一部分。

  • 标签: 自由 大自然 创造力 感受
  • 简介:自由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字眼.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似乎就在为它做着不懈的奋斗。人们不断地做着关于自由的美梦,由此衍生出一篇篇动人心弦的诗篇。自由也成为一个响亮的号角.让人们打破城堡坚硬的壁垒,将那些独享自由的独裁者彻底放逐。

  • 标签: “自由” 文学 独裁者 放逐 五四
  • 简介:初(1919~1976),山东威海人,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3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40年代是其创作活动的鼎盛期,发表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小说,尤以短篇小说著称,并有《盔甲山》、《第25支队》、《浩海之夜》等书问世,曾受到当时华北文坛的广泛注意。近40年来,毕初的名字一直在新文学研究

  • 标签: 创作活动 西语系 文学作品 沦陷时期 中国文学家辞典 人物形象
  • 简介:深吸一口气,又慢慢吐出来。肺部的感觉正舒服,于是他潜入了水面之下。从水里抬头往上看,他能看到明亮的阳光在水面上粼粼闪烁。

  • 标签: 水面 当代文学 儿童文学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