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方坯连铸业的快速发展和对自动控制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在分析方坯连铸机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介绍了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其生产过程管理进行了阐述.

  • 标签: PLC 方坯连铸机 自动化控制系统
  • 简介:本文系统介绍了宽厚板生产线二级自动系统典型的软件和硬件配置,描述了二级系统功能和特点,列举了典型的数学模型。

  • 标签: 二级自动化 硬件 功能 模型
  • 简介:基于目前选矿厂自动控制的现状以及国内外选矿自动控制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10万t/a铜渣选矿项目通过采用先进的自动技术、自动控制装备以及电子电气设备全面武装,实施基于DCS的选矿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选矿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优化控制、整个系统的优化运行和生产现场的优化管理。本文介绍了110万t/a铜渣选矿项目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控制策略,通过采用DCS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生产现场设备的启动、停止,采集生产现场数据,自动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其中针对高温渣包的缓冷喷淋采用先进的无线电台技术设计了渣包喷淋冷却控制系统。

  • 标签: 自动化 自动控制系统 DCS系统 缓冷喷淋
  • 简介:日前,第一条由国内单位独立完成的全交流棒材电控系统——淮钢转炉特钢全交流调速棒材电控系统热负荷联动试车一次成功,项目已顺利投产.这标志着国内全交流大棒材生产线建设长期依靠国外厂家的局面已被打破。冶金自动研究设计院是该项目的承担者.冶金自动研究设计院长期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依托自身积累的工程资源优势。将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工程的核心竞争力上又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标签: 棒材生产线 冶金自动化 交流调速 电控系统 国内 研究院
  • 简介:通过对江西铜业集团公司30万t铜冶炼工程2^#总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系统进行分析,阐述了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保护、监控和通讯领域的新技术,提供了保证安全、可靠和连续供电的自动控制新模式。

  • 标签: 变电站 保护 监视 通讯 综合自动化系统
  • 简介:本文针对选矿过程控制的实现,结合金川集团公司选矿6000t/d扩能项目的配套自动系统的实践,简要论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结构,各磨浮控制回路的实现思路和具体实现方法。

  • 标签: 选矿扩能项目 自动化系统 配套
  • 简介:针对金川公司铜管厂目前冷轧管机送料进给系统的实际情况,将目前卡盘式卡瓦机械送料进给系统改造为PLC全自动控制液压加力抱瓦机构,可以保证轧制产品的质量及轧制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

  • 标签: 送料 进给 自动化 管材轧机 控制系统
  • 简介:教育中心主任办公自动系统是一个能辅助教育中心各科室完成规定任务并及时反映完成情况等相关信息的管理系统。其中的继续教育子系统是一个能辅助学生管理科完成全公司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总体控制任务并及时反映继续教育相关信息的管理系统,

  • 标签: 继续教育 办公自动化系统 教育中心 教育数据库 教育子系统 查询统计
  • 简介:以无水FeCl,和双硫腙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得到分散均匀的棒状含铁前驱体,将该前驱体在400℃煅烧3h后制成管状氧化铁。X射线衍射仪(XRD)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管状氧化铁为六方相(α-Fe2O3,1的一维微米管,其平均直径约为2岬、长度约为10~20μ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所测数据表明,该产物氧化铁表面吸附有部分SO42-离子;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的数据分析发现,其紫外最大吸收k。;约为489nm,带宽吸收约在566.2nm处,间接禁带宽度和直接禁带宽度分别为1.97eV和2.189eV,与文献报道值接近。

  • 标签: α-Fe2O3微米管 溶剂热 一维材料 紫外性质
  • 简介:本文阐述了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冶金企业钢铁分析检测从手工化学分析到仪器改进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企业分析检测进行仪器改进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 标签: 分析仪器 仪器分析 冶金企业 钢铁分析检测 化学分析
  • 简介:以二水醋酸锌(Zn(CH3COO)2·2H2O)和氢氧化钠(NaOH)为主要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2种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下,170℃水热制备花状ZnO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FTR)对该粉末进行表征,并研究CTAB与SDBS的配比以及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表面活性剂按4:1的比例(物质的量比)配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在反应时间为1~5h条件下所得ZnO为六方相的花状结构,直径约2~3μm,这些微米花由厚度均一的纳米片组装而成。反应时间延长至10h时,花体开始塌陷,部分纳米片脱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得氧化锌微晶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都有发射峰;紫外区发射峰的荧光强度随反应时间延长而降低,可见光区发射峰在反应时间为2h时荧光强度最大。

  • 标签: 氧化锌 荧光 水热 花状
  • 简介:简要介绍HotEye热眼技术工作原理,并通过分析H型钢的缺陷位置及相应的形状特征,提出H型钢表面质量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和系统设计特点,为型钢表面质量自动检测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案。

  • 标签: H型钢 表面质量 HotEye热眼技术 表面自动检测
  • 简介:针对金川公司储矿场存矿量准确计量的要求,提出了应用摄影测量、激光测量、电视测量、图像处理与识别等理论以及远程数据采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测控技术,获得储矿场矿堆数字模型和所存矿量体积或者重量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设计,列出了三种在技术上、经济上、实用性等方面都可行的系统技术解决方案,这些技术解决方案都能适合于在线实时测量以及自动测量,测量精度都能达到储存量测量误差小于5%的要求;系统的结构组成都较简单,造价都比较低,系统维护简便。

  • 标签: 存矿量 实时在线 检测计量
  • 简介: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Sm^3+掺杂YPO4纳米荧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等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分析与测试,并研究Sm^3+掺杂浓度(n(Sm)/n(Y+Sm))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的YPO4:Sm^3+为单一的四方晶系磷钇矿结构的YPO4晶体,颗粒尺寸约为20nm。其激发光谱在405nm处有一最强激发带,属于Sm^3+的6H5/2-4K11/2跃迁,发射光谱在603nm^处有一最强峰,属于Sm3+的4G5/2-6H7/2跃迁。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Sm3+掺杂YPO4荧光材料可以被405nm波长的光有效地激发,发射出强烈的Sm3+特征橙红色光。当Sm3+掺杂浓度高于2%时观察到浓度猝灭现象,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多极-电多极相互作用。

  • 标签: YPO4 Sm^3+掺杂 光学性能 浓度猝灭
  • 简介:文章针对株冶自动厢式压滤机拉板系统的几处缺陷,提出了在该电气系统中使用变频器来提高送钩、拉板过程的平滑性,并利用变频器对拉板电机的多功能控制实现拉钩换向过程中理论上无机械冲击的一套全新的控制方案,对其控制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目前,根据该方案已成功地对2台厢式压滤机进行了改造。

  • 标签: 变频器 可编程控制器(PLC)机械冲击 柔性化 过载预报
  • 简介:光缆用于传输信息的优势已远远大于铜缆,其缺点是容易断裂,故障点不易查找,不易修复。本文探讨如何识别各种类型光缆,如何判断光缆通断及故障点。

  • 标签: 光纤 光功率损耗 光时域反射仪 光笔
  • 简介: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轧辊裂纹检测方法,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只有利用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才能准确检测轧辊裂纹。

  • 标签: 轧辊裂纹 超声波检测 磁粉检测
  • 简介:1前言国外多起金属制造厂发现含有害放射性物质的事故,且70%发生在钢厂。如果放射性物质或受放射性污染的物质进入废钢等原材料进而进入钢水中,严重危害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影响产品的质量及企业信誉度,为保护客户的利益,保证检测系统的高效,确保放射性检测超标的钢材不进入市场,进行放射性检测乃当务之急。

  • 标签: 放射性物质 检测技术 钢厂 放射性检测 放射性污染 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