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时深转换作为联系地震与地质的桥梁,是地球物理研究的一大热点.随着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对时深转换的要求逐渐提高.渤海Q油田目的层为明下段曲流河沉积,具有典型的低幅度构造特征,且地层速度横向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低速异常特征.这两方面特征增加了该油田时深转换研究的难度.针对常规速度建模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种子点约束空间插值的平均速度场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地震资料并结合测井及地质分层,来确定低速异常带的分布;然后根据速度异常量的大小,在低速异常带范围内设置种子点并结合井点处的速度,进行空间约束插值,进而建立速度场并用于时深转换.从实际钻井情况来看,该方法预测精度较常规方法有了较大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标签: 时深转换 低幅度构造 速度异常 种子点 空间插值
  • 简介: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劣质原油加工比例的不断上升,废水中氨氮浓度也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的控制氨氮废水污染逐渐得到行业的重视。针对某炼油污水处理场出水氨氮异常的状况,分别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阐述了在炼油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利用硝化菌种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氨氮去除能力,展现了生物倍活技术的显著特点,可为其它污水处理场应对该类异常现象提供参考。

  • 标签: 奥贝尔氧化沟 氨氮 硝化菌
  • 简介:为解决现有录井传感器功耗高、低功耗无线录井传感器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分析测试现有综合录井仪传感器功耗,基于伏太阳能发电原理,研制出基于现有录井传感器的伏太阳能供电系统,实现了现有高功耗传感器的无线化改造,形成太阳能无线传感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伏太阳能供电系统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节约了能耗,同时,该成果也为综合录井设备系统实现伏太阳能供电及远程录井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综合录井系统装备水平。

  • 标签: 光伏 太阳能 供电 无线传感器 节能 低功耗
  • 简介:研制的无固相体系的环空保护液是以有机酸盐为基液,添加抗硫缓蚀剂、杀菌剂和除氧剂调配而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环空保护液体系密度调节范围广,达1.00-1.30g/cm],可满足不同井深条件下的需要;溶液热稳定性好,抗高温能力强,可适合高温条件下的需要;pH为9.5-12,易于调节,不易引起金属腐蚀(碳钢腐蚀速率≤0.076mm/a),可起到良好的环空保护作用;地层伤害率较低,对环境无污染,且成本合理,能够确保油套管长期安全使用,适宜在含硫油气藏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酸性气田 环空保护液 缓蚀剂 长效稳定性
  • 简介:日本出兴产公司为了提高千叶工厂的苯乙烯单体(SM)装置的生产效率,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投资。投资额等还不清楚,但工艺进行了改良,它是由原料乙烯和苯生产出中间体苯乙烯的烷基化反应,同时导入了高活性沸石催化剂。预定2008年春完成。装置的生产能力没有变化,还是210kt/a。

  • 标签: 日本出光兴产公司 苯乙烯单体 生产效率 装置 烷基化反应 沸石催化剂
  • 简介: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延迟喷射、废气再循环(EGR)、双增压、排气制动等柴油发动机新技术不断更新并得到应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确实改善了柴油机的某些性能,如NOx排放等;但也使得发动机工况更为苛刻,对柴油机油性能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因采用延迟喷射技术所导致的烟炱增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1998年推出了具有优良高温清净分散性能的APICH-4柴油机油,以较好地防止烟炱聚集,抑制因烟炱含量增加引起的油品黏度增长。

  • 标签: 柴油机油 喷油提前角 变稠 异常 调整 机油性能
  • 简介:CZ35-2-1井是南黄海勿南沙隆起上钻探的第一口探井,由于该井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出现异常且相互间矛盾突出,因而常规评价方法难以确定其质量.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岩浆热液活动热事件和上古生界含煤泥岩的二次生烃是造成本井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异常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上古生界含煤泥岩可能是一套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好的气源岩.

  • 标签: CZ35-2-1井 古生界 烃源岩 地球化学参数 油气勘探
  • 简介: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现:丙烯酸一段反应器位于某一区域的热电偶温度持续降低,直至达到与撤热介质循环温度相当,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对出现温度异常的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从换热器换热能力、撤热介质循环量等方面进行分析,逐一确认,最终结合热气体数据判断存在局部结焦现象,找出了产生结焦的原因,从操作技能、操作水平和设备维护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

  • 标签: 反应器 催化剂 温度异常 原因 措施
  • 简介:用IFP紫外安定仪分别考察了苯并三唑型稳定剂、受阻胺型稳定剂、抗氧剂及其复配后对兰州炼油厂HVIWH125基础油抗紫外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这3种添加剂复配后的协合效应,解决了HVIWH125基础油的不安定问题.还考察了柱层析(除去极性化合物)后的HVIWH125基础油加入上述3种添加剂后的抗紫外光吸收性能,结果证明了加氢裂化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极性化合物是引起不安定性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光稳定剂 加氢裂化 润滑油基础油 应用研究 IFP紫外光安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