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渗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主要沿裂缝方向推进,水在推进过程中导致储层裂缝开启产生微地震波,通过对微地震波的监测可以得到储层裂缝发育的基本情况,利用测试成果结合相关的油水井生产动态分析来研究注水井储层裂缝与水流方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注采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达到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

  • 标签: 江汉油田 低渗透油藏 储层裂缝 注水开发 裂缝监测
  • 简介:歧口凹陷电阻率油气层广泛存在、成因复杂、测井评价难度大,明确电阻率油气层分布规律对成功识别电阻率油气层意义重大。从大量基础岩石物理数据出发,通过分析不同层位、不同埋藏深度的电阻率油气层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孔径、泥质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及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由沉积内因引起的电阻率油气层基本分布在主力相带边缘,通常发育在岩性细、泥质含量较重、孔隙结构较差、微孔隙发育的储集层。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泥质含量和黏土矿物类型对电阻率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沙河街组孔隙结构差异对电阻率油气层控制作用相对明显,而钻井液侵入型电阻率油气层往往与高矿化度钻井液钻井工艺相伴生。分析研究不同成因类型电阻率油气层分布规律,为准确识别电阻率油气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低电阻率油气层 黏土矿物 孔隙结构 高矿化度钻井液 淡水钻井液 渗透率
  • 简介:本文概述了当前油价下成品油市场的特点,分析了油价市场态势对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了成品油销售企业应用“互联网+”建设新的营销渠道,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改善成品油“供过于求”资源格局、强化市场意识、优化自采和销售管理、夯实经营基础、加快天然气及新能源市场开拓等六条应对策略。

  • 标签: 低油价 成品油销售 营销渠道 “供给侧”改革
  • 简介:我国现有的抗磨液压油(L-HM)适用于80~-5℃环境温度,不能满足长江以北地区冬季室外使用。低温液压油(L-HV)一般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属寒区用油,但价格很高。目前进口液压设备来自纬度较高的国家,这些设备制造商推荐使用的液压油都必须具有较低的倾点(-20~-30℃)。

  • 标签: 倾点 粘度指数改进剂 抗磨液压油 低温液压油 通过技术鉴定 寒区
  • 简介:渗透储层内部复杂孔隙结构的影响,测井曲线值对岩层中流体变化的反映能力较弱,仅利用测井资料来判别储层的水淹程度存在困难。有效借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关于注水井与采油井间连通砂体的动态开发信息(如含水率、小层相对吸水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砂体当前的水淹程度。具体实现步骤为:1从各种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油层水淹后测井曲线值的变化特征,并给出基本的水淹程度识别标准,将以这些标准识别出的水淹层定为疑似水淹层;2在构建动态开发单元的基础上,依据邻注水井各小层吸水能力、邻采油井分层或整体产液过程中含水率的高低,针对疑似水淹层进行进一步的水淹程度判定。将上述2个步骤应用到大庆外围特渗透油田水淹层判别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低渗透油藏 动态开发资料 水淹层识别 动态单元 测井
  • 简介:通过大量试验,研制了凝型干式气柜密封油.实际使用表明,该油品适用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性能良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干式气柜 密封油 油品 研制 试验
  • 简介:在分析大庆外围油田丰度油藏探明储量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松辽盆地北部渗透油藏探明储量含油面积圈定的主要原则和方法,通过解剖典型区块开发前后面积变化,论证了井控密度对圈定探明储量含油面积的影响,认为松辽盆地北部渗透油藏,探明储量含油面积合理圈定的井控密度取决于砂体规模和油藏类型。在进入岩性油藏评价阶段,探井、评价井合理的井控密度应提高到0.5~1.0/km^2。

  • 标签: 大庆低渗透油藏 探明储量 含油面积 井控密度 松辽盆地北部
  • 简介:利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获取了压裂设计必须的拖市油田产层、隔层的物性参数基础资料,并用Kaiser效应测量了对应地层的地应力大小,结合测井解释资料,计算了地应力剖面,为压裂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利用现场小型压裂的试验数据,计算了受地应力影响的进井摩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拖市油田的水力裂缝在近井地带发生偏转,此时裂缝的动态缝宽较小,携砂液的吸收能力差。在此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拖市油田压裂施工设计的基本原则。

  • 标签: 拖市油田 低渗透油田 压裂工艺 压裂机理 地应力 摩擦阻力
  • 简介: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寻找电阻率油气层在内的隐蔽性油气藏是增储上产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东濮凹陷电阻率油层为例,针对电阻率油层的显示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黏土矿物含量、孔喉半径和微孔隙发育、岩石润湿性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指出岩石骨架颗粒粒径小、泥质含量偏重、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高度是形成东濮凹陷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和含导电矿物的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因素。该研究对现场录井解释评价低电阻率油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东濮凹陷 低电阻率 油层 显示特征 成因 黏土矿物
  • 简介:针对秦家屯油田进行注水井调剖,通过试验优化了聚合物、交联剂、助剂等添加剂的浓度,得出配方为0.3%~0.4%聚合物+0.25%~0.3%交联剂+0.25%~0.3%助剂+0.4%~0.5%核壳体的调剖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该调剖体系性能良好,溶解性、增黏性、流变性、触变性、热稳定性等均满足秦家屯油田渗裂缝性油藏调剖要求.现场实施5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秦家屯油田 调剖 铬冻胶 低渗透
  • 简介:产液量预测作为常规油气储集层精细解释评价的一种方法已在许多油田受到重视,而针对渗透储集层的产液量预测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方法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和达西定律,经优选确定储集层厚度、地层压力、渗透率及流体饱和度为储集层产液量预测参数,并分析了各预测参数值的求取方法,进而通过回归分析预测产液量与实际产液量的相关性,建立了渗透储集层产液量预测公式。实际应用表明,该产液量预测公式对于渗透储集层的产液量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渗透油田纯油层或以产油为主的油水同层产能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该预测公式的建立方法也为从产液量预测研究逐步上升到产能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低渗透 储集层 产液量 预测 公式 参数
  • 简介:本发明提供聚合催化剂化合物,包括这些催化剂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和它们在乙烯和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聚合中的用途。尤其,本发明涉及鉴别金属茂聚合催化剂化合物的共聚单体引入行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鉴别微弱引入共聚单体的金属茂催化剂化合物。优选,此类金属茂催化剂化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稠环环戊二烯基型配位体。

  • 标签: 共聚单体 金属茂催化剂 发明 化合物 催化剂体系 聚合催化剂
  • 简介:介绍了氢气伴烧在广西石化新建10kt/a硫磺回收装置首次开工中的应用情况。在装置负荷工况运行下,采用氢气伴烧能很好地控制反应炉炉膛温度,将酸性气中的烃类燃烧完全,避免生成黑硫磺。

  • 标签: 氢气伴烧 硫磺回收 低负荷
  • 简介:透镜体渗透岩性油藏具有砂体分布零散、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开发过程中核部水淹严重,扇缘部水驱效果较差。为此,基于油藏工程方法与理论推导,确立了环形井网环距及采油井井距的计算方法并绘制了计算图版,同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透镜体渗透岩性油藏有效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控剩余油条件下的核注翼采井网模式,可有效缓解正方形面积注水井网形式注水憋压的难题,进而降低注水难度,提高水驱效率;与正对井网相比,采用注采井数比为1∶2的核注翼采交错环形井网时,油水井流线分布较均匀,开发效果较好;对于3注6采与4注8采的环形井网,当环距为200m时,最优采油井井距分别为300m和250m。该研究成果为透镜体渗透岩性油藏的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 标签: 低渗透岩性油藏 井网井距 环形井网 数值模拟 流线分布
  • 简介:日本根岸炼油厂大型汽油苯装置于1997年12月建成并开始运转。该装置的核心是环丁砜苯抽出装置(能力1589.87m~3/d)和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异构化装置(能力1271.896m~3/d)。该苯装置建设费用约耗资00亿日元,产品是苯含量低于1%的汽油。该装置抽出的

  • 标签: 炼油厂 异构化装置 汽油调合 汽油辛烷值 日本 抽出油
  • 简介:常规气测解释图版在阻油气层的识别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该文以彩X井区已完钻井的气测、试油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总结了该井区阻油气层在常规气测解释图版中的表现特征,为现场识别阻油气层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推而广之,在现场识别阻油气层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低阻油气层 彩南油田 解释图版 现场识别 试油资料 表现特征
  • 简介:针对库车孔裂缝性砂岩储集层地区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出现的裂缝发育特征、分布规律难以解释的问题.通过新井裂缝参数描述和建立裂缝宏观分布模型.野外大岩样与剖面(岩心)裂缝参数对比等途径,建立了单井测试段裂缝展布模型;进而系统地分析了裂缝发育特征.认为裂缝分布主要受构造位置与断层的影响,即构造高部位如断背斜核部或邻近断层部位裂缝发育.从而为各井测试层段的选取提供了地质依据。研究结果为后期产能定性半定量分析及产能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掸.并对裴似孔裂缝性砂岩储集层的裂缝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库车 低孔裂缝性砂岩 裂缝发育 裂缝分布模型 大岩样 岩心
  • 简介:坪北区块属于低压、渗透油藏,为提高压裂开发效果,于1998~2000年进行了压裂整体改造研究工作。通过地应力方向测试、地应力剖面测试等措施,取得地层岩石力学性质参数,以油藏研究为基础,以数字模拟为手段,采用三维压裂设计软件,优化施工设计,确定了“小排量、高砂比、深穿透”的压裂施工方案。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裂缝与井网匹配合理,开发效果良好。

  • 标签: 江汉油田 坪北区块 特低渗透油藏 地层压裂 改造技术 压裂开发
  • 简介:文中概述了莺歌海地区电阻率气层的主要测井响应特征,详细分析了电阻率气层的成因,并提出了测井判别方法。特别强调指出局部发育的菱铁矿对该区地层电阻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莺歌海地区 低电阻率 气层 测井 响应特征 判别方法
  • 简介:中原油田属高温高盐油藏,常规三次采油技术难以满足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以非一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驱油剂与原油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与储层流体适应性好。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3%时,驱油剂吸附量小于1.5mg/g,耐温100℃,抗盐20×10。mg/L(ca。^2++Mg^2+含量6000mg/e)。注入0.2PV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采收率7.88%。该驱油剂可以在中原油田大规模应用。

  • 标签: 驱油剂 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低渗油藏 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