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发酵液为分离菌种源,采用发酵单胞菌的鉴定选择性培养基培养以及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对发酵单胞菌的鉴定,分离鉴定的菌种与酵母混合培养,检测发酵单胞菌对啤酒风味物质(乙醛,以异戊醇为代表的醇类,二甲基硫,乙酸乙酯为代表的酯类)的影响.

  • 标签: 啤酒酿造 发酵单胞菌 啤酒酵母 啤酒风味
  • 简介: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小麦啤酒中最重要的三种香味物质的挥发性。结果表明,在发酵阶段通过二氧化碳的洗涤作用,这三种香味物质会尽可能地释放出来。我们的兴趣在于确定挥发性的影响因素以及通过二氧化碳洗涤使这些香味物质释放的条件。在实验中,通过充入不同数量的二氧化碳来检测水中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和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浓度。为了模拟正常发酵过程(原麦汁浓度120p)中二氧化碳的形成,专门设计、制造了一套系统用于此研究。使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香味物质进行分析,在模拟的发酵条件下检测温度、pH和酒精含量等参数。乙酸异戊酯的挥发性最高,其次是乙酸乙酯,而4-乙烯基愈创木酚是最难挥发的化合物。随着温度的上升,这些香味物质的挥发性也会增加,但pH对其挥发性没有影响。同样,在本实验中,不大于4%(体积比)的酒精含量对挥发性也没有影响。乙酸酯类比酚类化合物4-乙烯基愈创木酚更容易释放出来。

  • 标签: 乙酸酯类 4-乙烯基愈创木酚 挥发性
  • 简介:使用未发芽燕麦(AvenasativaL.)进行酿造来降低原料成本是一个潜在的趋势。但使用未发芽燕麦替换大麦芽对粉碎、糖化和发酵的过程控制和质量存在不利的影响。本研究是采用来发芽燕麦(0~40%)和大麦芽,使用60L的中试设备进行发酵试验。在使用不同比例燕麦的条件下,监控其对糖化、过滤及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最终啤酒产品进行分析。使用Lab-on-a-Chip毛细电泳法,同时采用MEBAK、EBC、ASBC的标准方法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燕麦使用比例增加,糖化过程和麦汁的β-葡聚糖含量和粘度明显上升。另外,在使用燕麦比例达到20%或以上时.过滤时间明显延长。使用燕麦代替大麦芽对总可溶性氮(TSN)和游离氨基氮(FAN)以及麦汁的浸出率也有不利影响。当燕麦使用比例达20%时,啤酒的泡沫稳定性显著下降,但啤酒口感有所改善。

  • 标签: 啤酒质量 酿造糖化 燕麦辅料 麦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