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小儿肾病在中医属“本虚标实”之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外感、水湿、湿热、瘀血等邪实为标,两者贯穿其中。而后者又可进一步加重本病的发生,是造成小儿肾病发生、发展、缠绵难愈的基本病理变化,与其病情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小儿肾病 水湿 湿热 瘀血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有机磷中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温盐水洗胃,口服甘露醇或番泻叶导泻;去除污染衣物;应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结果25例抢救成功,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为90%。结论早期诊断、彻底洗胃、反复足量使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成功抢救中毒患儿的关键。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 预防
  • 简介:从病理特性、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中药治疗4个方面论述了小儿肺炎与中医痰饮的相关性,指出痰证是贯穿于小儿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应重视化痰祛湿药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运用。

  • 标签: 痰饮 肺炎 肺炎喘嗽 儿童
  • 简介:王玉玺老师临证时注重辨别小儿感冒的寒热虚实、轻中重度,用药也简练、轻清,在预防方面除了药物预防外,还强调饮食和起居。

  • 标签: 王玉玺 儿科感冒 临床经验
  • 简介: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外治法、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进行了详尽的综述。认为中医治疗本病以辨证论治方药为主,注重改善脾胃功能失调,促进机体对缺乏物质的吸收利用,并且中药本身也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

  • 标签: 厌食症 中医药治疗 小儿 综述
  • 简介:总结了彭玉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哮喘的临证经验。彭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以祛邪为主,迁延期与缓解期从脾肾论治,认为迁延期顾护脾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发作,是进入缓解期治疗的关键环节。辨证选用泻肺补肾、健脾温肾、温脾化痰、补肾固本等内治疗法,同时配合小儿外治疗法,可显著减少小儿哮喘的发作次数,从而提高哮喘的治愈率。

  • 标签: 小儿哮喘 脾肾论治 临床经验 彭玉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止泻方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西医诊断并治疗后的腹泻患儿60例,辨证使用自拟腹泻方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5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自拟止泻方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小儿腹泻 自拟止泻方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铺灸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对18例小儿遗尿患儿行药物铺灸疗法,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18例患者中,治愈16例,占88.9%;有效2例,占11.1%;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铺灸疗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治疗过程无痛苦,患儿易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铺灸疗法 小儿遗尿 临床疗效
  • 简介:阐述了中医、西医对“预防医学”的不同观点,并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方面论述了小儿中医预防保健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小儿 预防保健 辨证论治 中医
  • 简介: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清热止咳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疗效。方法以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95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63%。结论祛风止咳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儿科 外感咳嗽 祛风止咳汤
  • 简介:史正刚教授在治疗小儿咳嗽时,注重小儿特殊的体质特点,明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掌握用药时间,临床疗效颇佳。

  • 标签: 小儿咳嗽 临床经验 史正刚
  • 简介: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67例,以七味白术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6d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45例(占67.16%),有效2l例(占31.34%),无效1例(占1.50%),总有效率为98.50%。结论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腹泻 七味白术散 临床观察
  • 简介:张士卿教授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治疗小儿食积咳嗽采用消积导滞、健脾除湿化痰,佐以行气通腑的方法,疗效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说明。

  • 标签: 张士卿 小儿食积咳嗽 临床经验
  • 简介:小儿汗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与肺脾关系尤为密切,多因肺脾气虚,卫气失固所致,临床上通过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小儿汗证,疗效较佳。

  • 标签: 培土生金法 小儿汗证 疗效观察
  • 简介:张士卿教授认为小儿夜间咳嗽大体在亥、子、丑阴阳交接之时,亦属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经气偏旺之时。治疗时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顾清肝润肺、健脾化痰、益气养阴等法,每获良效。

  • 标签: 张士卿 小儿夜间咳嗽 辨治经验
  • 简介:提出小儿久病不愈多为阳虚的观点,特举鼻炎、哮喘、久咳3则验案,说明用扶阳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经久不愈者,每获良效。针对每则验案中患儿的症状、体征,具体分析了病因病机,解析了处方用药的目的和思路。

  • 标签: 扶阳法 小儿肺系疾病 临床运用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口病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止泻膏对小鼠的止泻作用。方法:以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小儿止泻膏的止泻作用,以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为指标评价其对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小儿止泻膏可降低药物致泻小鼠的腹泻程度,同时,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拮抗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结论:小儿止泻膏可能是通过抗胆碱作用和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而发挥止泻作用。

  • 标签: 小儿止泻膏 止泻作用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腹泻患儿辨证分为湿热型(58例)和风寒型(40例),湿热型腹泻治以清热解毒、化湿止泻,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风寒型腹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配合脐疗。两型均配合西药口服或者静滴。3d后统计疗效。结果湿热型腹泻显效57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风寒型腹泻显效3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 标签: 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 湿热型 风寒型
  • 简介:小儿寒哮证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小儿哮喘 寒哮证 中医药治疗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