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根管治疗术是牙髓及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医源性因素和非医源性因素会导致牙髓治疗失败,根再治疗是治疗失败病例首选而又有效的方法。但根再治疗难度加大。需要使用相关器械及设备有效去除根管内原充填物和感染物质。本文就用于根再治疗的器械、设备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根管再治疗 器械 设备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和评价次氯酸钠与超声技术和(或)氢氧化钙联合应用对根管及间峡区内有机碎屑的清理效果.为间峡区清理技术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下颌第一磨牙45颗,用ProTaper手用锉预备近颊和近舌两根后,将45例近中根随机分为A、B和C三组.分别采用以下方法完成根清理:A组5.25%NaOCl超声冲洗1min,B组和C组均先用Ca(OH)2糊剂处理根24h.再分别通过超声冲洗和常规冲洗技术清理根.冲洗液均为0.5%NaOCl.标本脱钙包埋后.取距根尖1、1.5、2、2.5、3mm处的切片各1张作为观察片,行HE染色。用图像软件分析根管及间峡区内有机碎屑的含量.计算根间峡区清洁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根清洁度(根尖1~2.5mm水平)和间峡区清洁度(根尖1~3mm水平)均优于C组(P〈0.05),A、B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OH)2糊剂和0.5%NaOCl超声冲洗联合应用可获得较理想的根管及间峡区清理效果.可替代5.25%NaOCl超声冲洗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根管及间峡区清理技术。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管间峡区 有机碎屑 超声冲洗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MB2)的临床检出率以及手术显微镜在提高上颌磨牙临床检出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进行常规根治疗的63颗上颌第一磨牙,27颗上颌第二磨牙,以及进行显微根治疗的55颗上颌第一磨牙,20颗上颌第二磨牙,2颗上颌第三磨牙,分别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根,记录根数目。结果进行常规根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率分别为28.6%和3.7%;进行显微根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率分别是61.8%和25%;对上颌第一磨牙常规根治疗和显微根治疗的MB2临床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χ2=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上颌第二磨牙常规根治疗和显微根治疗的MB2临床检出率进行Fisher确切概率值检测,单侧比较值为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显微镜有助于提高上颌磨牙MB2的临床检出率,选择显微根治疗有助于提升上颌磨牙根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手术显微镜 检出率
  • 简介:根据外伤的严重程度和牙齿的发育阶段,3%~11%的恒牙牙齿震荡及半脱位的病例会发生根管闭塞。由于根尖病变不断发展或考虑到美观因素,对根管闭塞的牙齿进行根治疗是必要的。如果细心操作,闭塞根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同时也为内漂白打下基础。

  • 标签: 牙齿震荡 牙齿半脱位 根管闭塞 根管治疗 并发症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iRootSP和AHplus糊剂用于根治疗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6个医学数据库,时间范围为自建库至2017年2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和提取数据。对无异质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493颗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iRootSP糊剂组即刻充填质量较AHPlus糊剂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0,95%CI:(0.10~0.85)];术后疼痛发生率iRootSP糊剂组低于AHPlus糊剂组[OR=0.23,95%CI:(0.06—0.89)];在根尖渗透长度方面,iRootSP糊剂组短于AHPlus糊剂组[WMD=-0.13,95%CI:(-0.22--0.05)]。结论iRootSP糊剂用于根治疗中可以缓解患者疼痛,远期疗效好,生物相容性较好,是理想的根充填材料。由于本研究中纳入分析的文献较少且均为国内文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来验证结论。

  • 标签: AHPlus iRootSP 根管治疗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断治疗老年钙化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老年患者的108个钙化根作为研究对象,均因传统根治疗不能成功疏通根,应用CBCT技术检查判断根管口的位置,根走向及位置,再应用显微超声技术去除髓腔内及根管内钙化组织,探查并疏通根,统计根疏通成功率。结果:108个钙化根中,95个根成功疏通,成功率87.9%,根颈1/3钙化根疏通率98.5%,根中1/3钙化根疏通率80.0%,根尖1/3钙化根疏通率53.8%。结论:锥形束CT与显微超声技术联合使用,对疏通钙化根具有明显效果,为老年钙化根提供了有效的诊治方法。

  • 标签: 锥形束CT 显微超声技术 老年 钙化根管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暂封材料、暂封方式对根治疗牙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探讨根治疗牙冠方微渗漏发生情况及与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离体牙,常规根治疗后随机分组,2%亚甲基蓝染色,制作透明样本,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样本微渗漏情况,根据染料渗漏最大长度评分,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暂封1、4周时,Cavit-G和Caviton微渗漏评分低于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ZOE);暂封2周,Caviton微渗漏评分低于ZOE和Cavit-G。ZOE作为暂封材料,两种方式样本微渗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封1周时,Cavit-G和Caviton直接与间接暂封微渗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封2周,Cavit-G和Caviton微渗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暂封时间的延长,3种材料的微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viton冠方暂封效果最好,其次为Cavit-G,ZOE最差;间接暂封明显加速Cavit-G和Caviton暂封样本冠方微渗漏;Caviton和Cavit-G用于暂封的适宜时间为2周,ZOE为1周。

  • 标签: 暂时封固 暂封材料 冠方微渗漏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显微超声技术配合K锉取出法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根管内折断器械患者49例,应用显微超声技术结合K锉取出法取出折断器械,并对不同部位的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9例根管内折断器械共取出37例,取出率75.5%;折断器械在根管上、中、下1/3的取出率分别为100%、87.5%、44.4%。结论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结合K锉取出法是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较为理想的方法,根管下1/3折断器械取出率相对较低。

  • 标签: 牙科显微镜 超声技术 器械折断
  • 简介:甲状舌囊肿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上皮退化不全而遗留在颈部形成的先天性囊肿。甲状舌囊肿的发生男女性别之比为2∶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多见。该囊肿可发生于颈前正中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以舌骨体上下最常见,多位于颈中线处,有时可偏向一侧[1]。囊内容物为清亮的黏液样物质,如继发感染可为脓性或粘液脓性。2017年6月我科收治1例大型舌根部肿物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舌囊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咽部不适20年,1个月前出现进食困难前来就诊。

  • 标签: 甲状舌管囊肿 MRI CT引导下穿刺
  • 简介: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淋巴密度(lymphaticvesseldensity,LVD)和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舌癌样本来自138例实施舌癌切除术的患者。利用单克隆抗体D2-4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LVD的差异。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舌癌患者的LVD和临床病理因素的联系。结果:舌癌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已发生转移的肿瘤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未转移肿瘤组织(P〈0.01)。LVD与舌癌患者T分期、分级、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r=0.229,0.221,0.794,0.740)具有紧密联系。结论:LVD有规律的增长可能是舌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助于预测舌癌患者早期的淋巴转移。

  • 标签: 舌鳞状细胞癌 生物标记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评价声波根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残髓炎患者78例(共78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声波根器械联合ProTaper锉进行根预备,对照组采用单纯的ProTaper锉进行根预备。两组患者根预备完成后均用氢氧化钙封药1周,然后行根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根预备后24h、根充填1周后的术后反应及1年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根预备后24h、根充填1周后的疼痛反应均较对照组轻;试验组1年后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声波根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可减少预备后的疼痛反应,同时提高根充填的质量,保证根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声波根管器械 ProTaper锉 残髓炎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冲洗方式对两种根管内常用消毒药物的清除效果。方法:将90颗单根前磨牙去除冠部,形成13mm标准根长,在根尖部建立标准人工沟,分别放置三联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制剂,封药2周。使用常规针筒冲洗、声波根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配合10mL1%NaOCl溶液进行根冲洗。经体视显微镜放大后对人工沟内药物残余量进行评分,统计分析各组的冲洗效果。结果:三种冲洗方式均未能完全去除根管内的消毒药物。声波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对三联抗生素糊剂的清除效果无明显区别(P>0.05),但均显著优于针筒冲洗(P<0.01);超声冲洗对氢氧化钙制剂的冲洗效果明显优于针筒冲洗(P<0.01),声波冲洗器对氢氧化钙制剂的冲洗效果与其他两种方式无明显区别(P>0.05);同种冲洗方式对两种不同药物的冲洗效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所有冲洗方式均不能完全去除根管内的消毒药物,使用声波根冲洗器和超声治疗仪可提高清除根消毒药物的效果。

  • 标签: 根管冲洗 药物残余 氢氧化钙 三联抗生素糊剂
  • 简介:由于根系统的复杂性。传统的根预备器械与冲洗剂难以达到完全清理根的目的。Er:YAG激光联合根冲洗剂使用,既可以采取更保守的根预备,又能增强去除玷污层、开放牙本质小和杀菌的能力,有利于根管封闭剂和根管内黏结剂的渗透而减少微渗漏;且在一定的激光参数范围内,其不会引起冲洗剂的根尖渗出;产热作用也极小,不会引起根尖周组织损伤。因此,Er:YAG激光的应用能使根预备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安全。本文综述了Er:YAG激光在根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标签: ER YAG激光 根管治疗 根管冲洗
  • 简介:唇腭裂是颌面部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许多唇腭裂患者表现为上颌宽度发育不足,合理治疗上颌宽度不足,对于获得理想和稳定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正畸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乳牙与替牙期正畸治疗中针对上颌宽度不足的合理控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唇腭裂 上颌骨 宽度不调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根冲洗剂MTAD与传统冲洗剂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在离体牙上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实验组用新型冲洗剂MTAD及3种常用的冲洗剂(2.5%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照组用0.9%NaCl溶液冲洗根。冲洗前、后用吸潮纸尖进行细菌取样培养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培养计数结果显示,各组根管内细菌数量的差异在冲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冲洗MTAD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根管内细菌数量最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TAD冲洗剂较2.5%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根管内的粪肠球菌有更优异的抗菌效果。

  • 标签: 根管内粪肠球菌 MTAD根管冲洗剂 浓替硝唑含漱液 NACLO 双氧水
  • 简介:目的:比较HyflexX-File、手动镍钛锉、Triple-FlexFile、C锉和手动不锈钢K锉在树脂模拟根管制备通畅通道的成形能力。方法:40个模拟根,随机分为5组(n=8),分别制备通畅通道,记录制备时间;使用Photoshop和ImageJ测量制备前后根的重叠图像,从根尖止点开始,每隔1mm测量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计算中心定位能力。结果:Triple-FlexFile和手动不锈钢K锉制备时间最短(P〈0.05)。在弯曲内侧壁,HyflexX-File、Triple-FlexFile和不锈钢K锉切削量大(P〈0.05)。HyflexX-File在根尖段的中心定位能力最优,Triple-FlexFile与HyflexX-File在直线段偏移较少。结论:镍钛材质的HyflexX-File和高弹性不锈钢材质的Triple-FlexFile制备时间短,中心定位能力好,且可实现全工作长度预敞。

  • 标签: 通畅通道 成形能力 模拟根管 Hyflex X-File Triple-Flex
  • 简介:目的:比较四种连续冲洗(气)条件下机用镍钛锉预备根数情况,探讨何种方法可以增加预备根数量。方法:建立透明树脂根模型,在此模型上使用机用ProTaperUniversal(PTU)F1型锉进行根预备,记录干钻、干气、水气与水流组四组不同冲洗(气)预备条件下预备根的数量。结果:四组预备的根数分别为:干钻组3.80±2.24;干气组3.77±1.73;水气组5.73±3.00;水流组7.71±2.07。结论:水流法最有助于增加预备根的数量,其次是水气法,最后是干钻法和干气法。

  • 标签: 根管预备 机用镍钛锉 冲洗法 模拟根管 器械分离
  • 简介:目的:采用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评价2种主牙胶尖进行热垂直加压根充填技术封闭根尖的能力.方法:68颗单根牙,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2个对照组,采用冠向下根预备技术,实验组分别为SystemBα相主牙胶尖组、SystemBβ相主牙胶尖组、冷牙胶侧压组(ColdLateralCondensation,CLC),每组20颗牙.各组按照要求进行根充填后连接于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从冠方给予1.6kPa压力,检测第1d、2d、4d、7d、10d、15d、20d、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含量.通过计算渗漏葡萄糖的浓度推算微渗漏的大小.结果:阴性对照组30d的渗漏值为0,阳性对照组30d的最大渗漏值为177.5mmol/1.SystemBα组、SystemBβ组、冷侧压组三种充填材料在30d内均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自第7d起,SystermBd组、SystemBβ组渗漏量显著少于冷侧压组(P<0.05),Systems组与SystemBβ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垂直加压根充填技术在根尖微渗漏方面优于冷侧压根充填技术,在30d内,两种不同相主牙胶尖的根尖微渗漏量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根管充填 热垂直加压技术 牙胶 微渗漏
  • 简介: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处理钙化根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诊治的钙化根患牙,采用CBCT扫描,处理所得数据,获得牙体和根的三维立体图像以及任意平面图像,确定根形态、根钙化段的位置、钙化长度等,在牙科显微镜引导下使用超声器械疏通根.统计成功率。结果CBCT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根形态及走向、钙化部位、钙化部分的长度及变化趋势:36例钙化根中,成功疏通的根管有34例,成功率为94.4%:另有2例为根全段钙化。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根治疗,术前诊断与术中判断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结论CBCT可直观准确地反映钙化根的位置,根形态及走向,为根治疗提供可靠信息。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是处理钙化根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根管钙化:锥形束CT 牙科显微镜
  • 简介: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流方法。根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对根解剖形态了解不足[1-3]。完善的根治疗一定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根解剖形态的基础上,应着重关注根可能存在的变异。对于尖牙单根双根的病例报告多出现在下颌尖牙,概率为4%[1,2]。上颌尖牙多为单根,出现双根概率较低[3]。

  • 标签: 上颌尖牙 双根管 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