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关于医师如何得到解放、医师价值如何得到体现成为最近的焦点问题。医师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的政策被提上议事日程,相应呼声也日渐强烈。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需要解决几个前提问题,如医师是医院员工、行业人还是社会自由人;医师技术劳务价值是否能为价格体系所体现;医师教育标签,职称评审等行业职业市场是否形成等。但是,目前对于医师这个医疗服务体系中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改革尚未形成系统思路。有以下几个问题点值得思考和分析。

  • 标签: 医疗服务限制 卫生人力 立法 卫生设施 私立
  • 简介:耳廓缺损与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烧伤、肿瘤和感染等。行耳郭再造时耳郭支架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其是保证耳郭再造成功并维持再造耳郭形态稳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多孔高密度聚乙烯耳支架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稳定的再造耳郭形态而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小耳畸形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耳支架 耳再造
  • 简介:目的研究全口义齿腭部托形态对无牙颌患者语音效果的影响。方法1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戴入光滑面全口义齿(组A)和有腭皱全口义齿(组B),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computerspeechlab,CSL)测量发/da/,/ta/,/sa/,/na/后冲直条(spike,S)、嗓音起始时间(voiceonsettime,VOT)和过渡音征(transition,T)。结果冲直条全部出现;发/da/音时,两组义齿的辅音/d/VOT均值分别为10.456±0.355ms(组A)和11.063±0.443ms(组B);发/ta/音时,两组义齿辅音/t/VOT均值分别为106.405±3.205ms(组A)和113.372±1.598ms(组B);VOT均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有腭皱义齿组/d/、/t/VOT均值与VOT正常标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da/、/ta/音时,两组义齿辅音/d/、/t/过渡音征起始点(T-onset)组A均值为1467.937±110.986Hz,组B均值为1635.677±109.065Hz,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腭皱作为一种有助于发音(舌腭音)...

  • 标签: 全口义齿 无牙颌 腭皱 辅音 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聚维碘液冲洗鼻腔的药物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度。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发作6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随机取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0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鼻腔冲洗器由北京华声医学科技开发公司生产);观察组采用现配的0.25%聚维碘液100毫升进行瑜伽吐纳式(鼻吸口吐)冲洗。两组都反复操作3-5次,对照组每天两次,观察组每天一次,每位病人根据病情好转程度决定冲洗天数,观察病人药物疗效及反应。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用0.25%聚维碘冲洗液冲洗有较高的疗效,可减少冲洗次数,提高病人舒适度。

  • 标签: 0.25%聚维酮碘液 鼻腔冲洗 疗效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与厄贝沙坦的联合疗法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两组均使用胺碘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结果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中,胺碘与厄贝沙坦的联合疗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对异位妊娠临床症状和血β-HCG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氨甲蝶呤、米非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β-HCG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19%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β-HCG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微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30mg,q.d)联合二甲双胍(500mg)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61例单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吡格列+二甲双胍组(30mgq.d+500mgbid)作为观察组、二甲双胍组(1000mgbid)作为对照组。24w后,观察HbAlc、AST、Cr、FBG、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吡格列+二甲双胍组较二甲双胍单药组HbAlc、AST、Cr、FBG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吡格列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优于极量单药二甲双胍。

  • 标签: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