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11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State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USPSTF)在《AnnalsInternalMedicine》杂志上发布了新的乳腺癌筛查推荐意见,其中重要的变化是综合考虑乳腺癌筛查的利弊后,不再推荐40~49岁妇女进行每1~2年1次的乳腺X线检查(mammography,MG)常规筛查,而改为推荐50~74岁妇女进行每2年1次的MG常规筛查。

  • 标签: 乳腺肿瘤 筛查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构建并筛选出最有效的HPV16E6基因特异的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宫颈细胞中HPV16E6基因表达的长期影响,探讨E6基因在宫颈发生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HPV感染及宫颈治疗探索新方法.方法构建HairpinsiRNA质粒,稳定转染宫颈SiHa细胞,鉴定转染细胞中的质粒DNA,通过Real-TimeRT-PCR检测细胞中HPV16E6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p53、p21等蛋白的变化.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检测SiHa细胞转染siRNA后细胞增殖曲线.结果HPV16E6AhairpinsiRNA表达载体转染人宫颈SiHa细胞,可以在细胞内长期表达siRNA,有效抑制细胞内HPV16E6基因的表达.E6AsiRNA能抑制细胞生长,作用持续达4个月以上.结论利用siRNA表达载体抑制整合在细胞中的外源HPVE6病毒癌基因可能是治疗HPV感染和宫颈的一种新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小干扰RNA 宫颈癌 癌细胞 人乳头状瘤病毒 RT-PCR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云南白药预防宫颈LEEP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因宫颈疾病在湖北省当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行宫颈LEEP术的病例共220例,其中118例于术后7天开始口服云南白药0.25g,每日4次,共3~7天,创面喷云南白药粉2g预防出血,为观察组;102例不采用云南白药预防出血,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时间为11.7天,对照组为18.9天;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平均98ml,对照组为182ml,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4.5周,对照组为6.6周。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可用于宫颈LEEP术后出血,显著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云南白药 宫颈LEEP术 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epididymisprotein4,HE4)、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检测对上皮性卵巢(epithelialovariancancer,EO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卵巢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OC患者38例(A组),卵巢良性肿瘤40例(B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C组),测定并比较3组空腹血清CA125、HE4、IL-17的浓度及阳性率,分析各标志物与EO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评价单一标志物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EOC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患者血清CA125、HE4及IL-17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HE4与IL-17联合或3种标志物联合后卵巢组阳性率进一步提高(P〈0.05)。不同标志物检测在不同病理特征的卵巢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诊断卵巢灵敏度(84.2%)和特异度(92.8%)均高于其它两种,与病理结果达到极好的一致(Kappa系数=0.770,K≥0.75);IL-17诊断的准确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及Kappa系数均和CA125比较接近。HE4与IL-17联合或3种标志物联合后灵敏度达到92.1%和94.7%。早期卵巢HE4和IL-17的诊断灵敏度(88.2%、82.4%)均较CA125高(64.7%),联合CA125后,可以将灵敏度提高到94.1%。结论检测血清中IL-17和HE4的含量对EOC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达到或超过CA125,在早期卵巢患者血清中阳性率较高。IL-17和HE4联合或进一步联合CA125可以提高对上皮性卵巢,尤其早期卵巢诊断敏感性,二者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CA125 HE4 IL-17 联合检测
  • 简介:子宫内膜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自20世纪60年代将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的治疗开始,人们在子宫内膜药物治疗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尝试、探索、总结。近些年来,有关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保留生育功能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发展。本文就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早期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利用超声对瘢痕妊娠做出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照分析三组病例的临床经过、结局的不同,来理解和认知早期诊断瘢痕妊娠的临床意义。结论:在妊娠早期做出瘢痕妊娠的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手段的合理化,有助于帮助病人安全解决和渡过妊娠各期的危机。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腹 经阴道超声检查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
  • 简介:目的:通过超声影像检查,对患有肝门胆管的患者进行观察和确诊,来验证超声影像学对肝门胆管诊断率。方法:以1997年5月到2011年5月到我院进行救治的50例肝门胆管疾病患者为观察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超声影像学的诊断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超声影像学诊断病情准确,能够进行确诊,对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检查依据。结论:在现今社会,超声影像学是治疗肝门胆管的最为有效的手段,诊断率非常高。

  • 标签: 肝门胆管癌 超声影像学 肿瘤 胆道系统
  • 简介:新生儿GBS感染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早发型、晚发型和复发疾病。目前,由GBS所导致的新生儿感染的病例呈上升的趋势,GBS也的致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病原菌,这在极大程度上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病原菌的每一个变化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更为详细地了解细菌性感染对新生儿危害的衍变过程。

  • 标签: 新生儿 GBS感染 诊断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对其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2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其HPV分型检测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做出分析。结果227例宫颈Ascus患者中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为29.96%,其中高级别的CIN的发生率为13.22%,阴道镜下拟诊为CIN114例占50.22%(114/227),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符31例,两者符合率为27.19%(31/114),阴道镜下拟诊CIN2和CIN3共25例,与组织病理结果相符8例,符合率32.00%;HPV阳性组和阴性组CIN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5.37%(58/164)和15.87%(10/63)。结论宫颈细胞学结果Ascus的患者应引起重视,结合宫颈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高CIN的检出率。

  • 标签: 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 宫颈上皮内瘤变 细胞学检查
  • 简介:近年来,宫颈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前病变,及时准确诊治CIN是预防宫颈的有效手段。随着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宫颈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LCT),结合宫颈细胞学诊断的报告系统(TBS),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的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就诊的61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L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病变筛查 液基细胞学 诊断评价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细胞学诊断
  • 简介:目前,子宫内膜保守治疗的主要方式为孕激素治疗。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保守治疗中。本文就宫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应用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分析。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保守治疗 宫腔镜 孕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诊断并行宫颈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鳞癌患者116例,并选择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MGB1在宫颈组织中呈高表达(χ-2=35.876,P〈0.05);HMGBl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χ-2=7.710,P〈0.05)、临床分期(χ-2=6.537,P〈0.05)、淋巴结转移(χ-2=7.827,P〈0.05)密切相关。结论HMGB1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成为宫颈临床病理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宫颈鳞状细胞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CDB)遗漏子宫颈浸润患者的资料,探讨阴道镜活检后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645例CDB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病变(CIN2+)患者行子宫颈锥切术,对比锥切术前后的病理结果及14例遗漏的子宫颈浸润患者的年龄、筛查结果、阴道镜诊断、病变范围及是否向颈管内延伸等临床资料。结果CDB病理诊断CIN2+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46.2%,子宫颈锥切术前后CIN2/3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为71.4%(450/630),宫颈浸润遗漏率为2.2%(14/630)。14例遗漏子宫颈浸润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4±8.7)岁,其中10例筛查结果为高级别病变,11例HPV高危亚型感染(10例为HPV16),12例阴道镜诊断为HSIL+,9例病变范围超过子宫颈面积的50%,13例CDB病理结果为CIN3,10例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切缘不净。结论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是诊断CIN2/3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可遗漏少部分子宫颈浸润。对于病理诊断CIN2/3者建议行子宫颈锥切术进一步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子宫颈锥切术 阴道镜指引下活检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管理模式
  • 简介:通过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是常用的方法.而临床上常常发现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报告为CINⅡ~Ⅲ级(含原位)者切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程度加深,以致部分患者手术范围不足.因此我们于2001年10月~2002年9月对22例门诊诊断为CIN(含原位)收住院患者在手术前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x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根据LEEP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对比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四种检查手段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准确程度.

  • 标签: 不同检查 中准确性 准确性比较
  • 简介:妊娠期乳腺癌由于肿瘤生长在生理性肥大的乳腺组织内,早期不易发现,临床医师也容易忽视,所以多数患者就诊时偏晚,预后较非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差。妊娠期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1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早期诊断特点。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山东省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共确诊11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

  • 标签: 妊娠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 简介: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因而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及时治疗和保证生活质量具有关键的意义。光学功能成像技术是乳腺肿瘤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肿瘤的良恶性能做出较准确的诊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光纤、光源、探测器、影像及计算机控制仪器的发展,对光学定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起到了史无前例的促进作用。在乳腺疾病的检测、诊断和监测上,

  • 标签: 光学功能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停经周数的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患者的血β-HCG值,取静脉血以BayerAcs180HCG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测定法测定β-HCG值.结果84例异位妊娠β-HCG值与停经天数无显著相关(r=0.21,P=0.0638),78例先兆流产的β-HCG值与停经天数正相关(r=0.59,P=0.0001).两组的平均β-HCG分别为2014.5U/L和41726U/L,异位妊娠组的平均β-HCG值显著低于流产组,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相对较低的血β-HCG值和较低幅度的上升变化,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先兆流产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