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承担重要任务,她们要为社区人民提供心理——生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全过程,以预防为主方向的服务。因此,社区护理需要全护士是社区护理职能的需要;社区疾病谱的需要;是社区发展“第三状态”医学的需要;是社区护理中法律问题的需要;是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需要。

  • 标签: 社区 护理 全科护士
  • 简介:摘要: 急诊具有紧急接诊的特殊性,在同一时间,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对多学科进行综合特点的分析判断。急诊针对的是紧急、危险、严重的病症,往往是从一个侧面上进行高低判断。及时改善病症的护理和管理效果,分析急诊护理与实际管理的汇总分析过程。按照当下护理急诊的标准水平,准确的判断实际管理的重要性,更好的提升急诊接诊护理和配合沟通效果。本文将针对临床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和管理办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提升急诊护理管理的具体办法。

  • 标签: 急诊 护理 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微公众号的移动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集中式健康教育与阶段式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微公众号的移动健康教育。通过设计制作标准化的健康教育数字资源并发布到"荣院综合病区移动健康教育"微公众平台,强化健康教育的标准化、可重复性和可互动特性,实现线上和线下健康宣教的有机结合。结果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秀率对照组62.5%、观察组90.0%,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非常满意对照组66.7%、观察组93.3%。结论基于微公众号的移动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移动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教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及结果对在我院实习的中专护生应用“知--行”理论进行实习初期的相关知识学习、实习中期的态度转变、实习后期的行为养成与能力培养分段干预,从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带教老师评价、护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来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结论应用“知--行”理论搞好护生实习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心理过程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企业微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并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1年来企业微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功能有会议考勤,请假审批,护理教学培训,智能人事,协同办公等。结果:企业微应用可大大提高临床护理管理的工作效率。结论:企业微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企业微信 临床护理管理 护理教学培训
  • 简介:[摘要]: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口腔护理技术的提高带来必要性,促进了口腔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教学是护理带教人员通过正规带教培养护生的重要途经,然而护理带教的沿用面对面的带教方式,护生在课外发现临床问题时不能及时反馈给带教老师,同时获得有利的解决方案。新技术的开展及线上学习需要带教老师及护生通过网络系统获取更新知识,而微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通讯手段,也作为老师和学生在临床工作外进行沟通的有利工具,在口腔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较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微对于口腔护理带教的意义以及在带教中的应用,以此来促进带教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微信 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呼吸危重病患展开探究,对其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分析实际应用成效。方法:从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接收的呼吸危重病患中进行实验对象的筛选,共计抽选出94位符合条件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其实施分组对照探析,将94位病患一分为二,每组纳入47位病患,然后对其提供差异化的护理服务,实验组选用心理护理对策,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对策。结果:统计护理满意度,实验组计算所得数值为95.74%(45/47),对照组计算所得数值为80.85%(38/47),两组数值差距较大(P<0.05)。统计护理依从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测得的数值分别为100.00%(47/47)、82.98%(39/47),实验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利用SAS、SDS量表对病患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从护理后的调查评分来看,实验组的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呼吸危重症病患进行医治的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举措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呼吸危重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精神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应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职业能力、社交能力、家庭功能、生活能力和SD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症状基本消除,自知力大部分恢复。此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希望有人理解,得到帮助,并受尊重。了解患者心理动态,给予实时针对护理,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促进全面康复意义重大。

  • 标签: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焦虑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医院精神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展开研究,以期给精神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对风险管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掌握精神患者护理的相关风险,找出预防风险的管理措施。结论:常规方法和风险管理方法在精神护理过程中的应用表明,风险管理的效果更强,可大大降低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急诊救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基于护理纠纷防范的护理管理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49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纠纷发生情况,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0<12.24%,χ =4.438)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92%>79.59%,χ =6.078)高于对照组(P<0.05)。评价急诊护理质量,观察组的急诊分诊质量评分[(94.26±3.11)分>(89.43±4.25)分,t=6.420]、病情评估质量评分[(95.47±2.62)分>(90.88±3.34)分,t=7.569]、应急处理质量评分[(94.78±2.70)分>(91.16±3.96)分,t=5.287]、护患沟通质量评分[(95.68±1.85)分>(92.04±2.74)分,t=7.70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护理纠纷问题的防范,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够让患者获得满意的就医体验。

  • 标签: 急诊护理 纠纷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是总结急诊护士对急诊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与大家分享。

  • 标签: 急诊心理护理 方法分享
  • 简介:总结微平台在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全院护士实施护士分层培训,通过微平台分能级报名选课,以及后续微平台课程评价、在线练习等。护士分层培训实施微平台后课程要求能级参课人次与培训总人次符合率由原来70.96%提高至98.69%、护士总体满意度由原来75.39%提高至87.43%,经比较,P均〈0.05。

  • 标签: 护士 分层培训 微信平台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对术后镇痛的认知、态度、行为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术后病人镇痛效果。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式,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院127名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术后镇痛知识、术后镇痛态度、术后镇痛行为。结果127名护士术后镇痛知识百分制得分(90.26±17.26)分;术后镇痛态度百分制得分(75.68±14.38)分;术后镇痛行为百分制得分(88.24±8.22)分。术后镇痛的态度与术后镇痛知识、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r=0.163、0.198,P〈0.05),术后镇痛知识与行为得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及工作年限护士,术后镇痛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过镇痛知识培训及有无手术经历的护士术后镇痛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术后镇痛知识认知较好,术后镇痛态度呈中等水平,术后镇痛行为较好。改变态度和促进积极行为是提高术后病人镇痛水平的必要前提,转变当前的术后疼痛管理理念,建立完善、可行的控制性毒麻药管理制度可促进护士术后镇痛态度和行为的正向发展。

  • 标签: 护士 术后镇痛 知识 态度 行为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微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级护理专科学生181人,分为观察组90人,对照组91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微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情况,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难易度的认同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格率、体格检查技能考核一次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本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者占36.8%,观察组占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0,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有兴趣者占96.8%,对照组占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32)。[结论]微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降低本课程的学习难度及提高护生学习兴趣。

  • 标签: 护理教育 微信 健康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行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行综合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医院93例ICU护士开展肠内营养知行问卷调查。结果:93例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识维度、信念维度以及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9.92±2.44)、(3.73±0.46)、(3.71±0.30);不同职称,近三个月是否参加肠内营养培训,以及是否参加肠内营养竞赛的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行得分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士对实施肠内营养的态度积极,行为良好,但知识水平还需不断提高。需不断加强肠内营养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的培训,组织相关竞赛,规范操作,加强质控,提升ICU护士肠内营养知行综合水平。

  • 标签: ICU护士 肠内营养 知信行模式
  • 简介:摘要: 现如今,我国医学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 通过构建儿科护士儿科静脉输液知行调查问卷,在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调查儿科护士对儿科静脉输液的知行现状 , 分析导致儿科护士儿科静脉输液知行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 , 提出加强儿科护士儿科静脉输液的可行性干预方案。

  • 标签: 儿科护士 儿科静脉输液 知信行
  • 简介:目的为了推广和普及乳房自检,在临床护生中对乳房自我检查(BSE)的知、、行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随机抽取86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以乳房自检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为内容的问卷。结果了解乳房健康知识的护生只有37.5%,绝大多数不会真正关爱乳房健康。结论反映护生对乳房自检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加强BSE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教育,迫在眉睫。

  • 标签: 乳房自检 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