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探讨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PICC患者在出院时建立长期手册,通过电话随访及回院复查了解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穿刺点渗血2例,静脉炎1例,皮炎5例,导管堵塞1例,脂肪溢化1例,血栓2例。结论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PIC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除了应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健康宣教,教会患者和家属导管的日常护理方法外,还应向患者提供就近PICC专业维护,定期电话随访。

  • 标签: 肿瘤患者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治疗间歇期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高通量透析(HP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并进行精心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共治疗203次,平均3.5次/例。治疗后患者精神、食欲、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皮肤黄染明显消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是治疗顺利进行并达到治疗预期目标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 简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多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近年兴起的盆底重建术采用聚丙烯网片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8年对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病人进行全盆底重建术,对围术期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重建术 围术期护理 治疗 生殖道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外敷医用兵兵贴和外涂喜疗妥乳膏在治疗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医用兵兵贴外敷,对照组采用喜疗妥乳膏涂于患处,比较两组疗效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敷兵兵贴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用兵兵贴 喜疗妥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有利于增加肺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肺癌 放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总结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护理。[方法]对23例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同时针对病情及药物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1例病人并发重症肺炎死亡,其余病人均顺利度过双冲击治疗。2例病人出现高血压,5例病人在冲击治疗后第10天~第14天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3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1例出现心率加快,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发,均无出血性膀胱炎。[结论]加强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行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护理,可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肌炎 肺间质纤维化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护理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的关键,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延缓肝硬化的发展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患者的依从性将极大地影响治疗的效果。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患者对乙肝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较差,究其原因各有不同,现将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状况及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临床中使用中药十滴水涂擦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方法将96例毒性红斑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日上午常规沐浴后,观察组涂擦1:2浓度稀释的中药十滴水,对照组涂擦红霉素眼药膏,用药后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新生儿毒性红斑治愈率76.oo%,对照组46例新生儿毒性红斑治愈率54.3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X^2=4.98,P〈O.05);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t=2.74,P〈O.05)。结论稀释中药十滴水涂擦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婴儿 新生儿 红斑 中药
  • 简介:总结20例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肝叶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患者休息与活动管理,做好引流管护理及营养支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发生腹腔出血1例、胆瘘1例、胰瘘2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痊愈。

  • 标签: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叶切除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苯扎氯铵溶液联合藻酸钙敷料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足部病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聚维酮碘消毒后使用硫酸庆大霉素加入小剂量普通胰岛素冲洗伤口、纱球隔离、纱布包扎的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苯扎氯铵溶液足部浸泡5~10min,再用藻酸钙敷料隔离覆盖伤口。观察两组患者足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效果、护理换药耗时等,并比较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足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效果、换药耗时以及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苯扎氯铵溶液联合藻酸钙敷料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足部病变,能有效缩短足部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效果、减少护理人员换药总耗时,并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良好换药方法。

  • 标签: 苯扎氯铵溶液 藻酸钙敷料 老年糖尿病患者 足部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双C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60例住院接受双C治疗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双C治疗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对胰岛素泵联合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强化治疗(双C治疗)的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双C治疗 2型糖尿病
  • 简介:根据美国区域麻醉和镇痛学会2010年指南,在医护人员合作基础上,制定骨科大手术后接受硬膜外镇痛和低分子肝素防栓疗法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内容为规范术后早期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及硬膜外镇痛导管撤除后首次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协调安排好麻醉科医生拔除硬膜外导管时点及防止意外拔管;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躯体感觉异常的部位范围,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完善对患者及家属宣教。实施安全护理措施后,硬膜外置管拔管时点和拔管后低分子肝素注射时点的规范性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 标签: 骨科手术 硬膜外镇痛 防栓疗法 安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