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三医院临床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现状及特点,为护理管理者提高跨文化护理能力提出建议,为制订跨文化护理培训课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量表(TSET)对上海市6所三医院950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三医院护理人员跨文化自我效能总分为594.96分±139.42分,其中认知维度183.63分±47.69分,实践维度200.12分±50.09分,情感维度211.21分±60.88分。不同宗教信仰、科室、职务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实践维度、情感维度及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人文课程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各维度及总体得分较高(P〈0.05)。[结论]上海市三医院临床注册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总体良好。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性制订科学的跨文化护理培训课程,特别是认知层面课程,提高临床护士跨文化护理能力。

  • 标签: 注册护士 跨文化护理 自我效能 三级医院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关爱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关爱行为评价量表对183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关爱行为自我评价总体得分较高,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保证、尊重、知识和技能、联系。护士长关爱行为总分及知识和技能、尊重两个维度得分高于普通护士(P〈0.01),护龄较长的护士在知识和技能、保证维度水平显著高于护龄较短者(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通过争取领导支持、改进护理模式、体验实践关爱、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提高护理人员的关爱行为。

  • 标签: 护理人员 关爱行为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病历书写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运用三质控法进行管理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管理的方式进行分析,共计选入患者为100例,为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3月所接诊患者,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50例患者,在进行病历书写时,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在对其进行病历书写时则需要将三质控法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质量控制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书写质量情况以及病历书写合格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三级质控法 病历书写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三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在老年脑卒中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社区筛查的148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三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高危因素筛查评分、患者对脑卒中的知晓程度以及卒中风险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高危因素筛查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吸烟以及缺乏锻炼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知晓程度评分(高危因素、饮食习惯、合理用药以及康复锻炼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S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具有较好干预效果,进一步降低该类患者的高危因素评分,提高该类患者脑卒中知识知晓率,从而降低高危人群卒中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三级防控体系 风险预警
  •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核查是患者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卫生部提倡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综述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临床的实施现状,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核查时机掌握不正确;《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不及时、书写有涂改;核查人员思想重视不到位,不按工作流程操作;重要环节存在隐患;手术医生存在“只签名,不核查”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些成果上进行系统总结,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我院开展的信息化三核查,以期为手术安全管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大大提高手术核查的安全性。

  • 标签: 信息化 三级核查 三方核查 手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临床价值及对减少错漏诊情况的效果。方法选择体检中心接受团体客户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2年2~8月,引导志愿者随机抽签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接受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干预志愿者150例为研究组,对比2组志愿者最后体检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67%(P<0.05);研究组志愿者的错漏诊率、投诉率分别为0.67%、1.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错漏诊率、投诉率4.67%、6.00%(P<0.05)。结论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心团队体检中可提升体检护士技能水平,缩短体检耗费时间,减少体检问题出现,减轻体检者心理负面状态,提升满意度。

  • 标签: 健康体检 团体客户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全院N1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我院临床考核小组通过发现问题,确定“提高全院N1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能力”主题项目,组成QCC小组,进行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等步骤逐渐开展对策拟定和实施,通过效果评价比较改善前后临床考核分数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护理人员临床考核分数较前有所提升(P<0.05)。结论:PDCA循环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人员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某三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的分配比例及不同病区之间的差异,为科学、合理配置普通病房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对咸宁市某三甲等医院25个病区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对确定的83项直接护理项目和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护理时间测定,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编制。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2儋.26%,80%的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病区日均总护理时间为4874.60min(81.24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5。结论应对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以确定适宜的护理人力资源。

  • 标签: 护理工作量 直接护理时间 间接护理时间 护理人力资源
  • 简介:目的:探索三康复整体护理方案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三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三康复治疗,护理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三康复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发病后2周内、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护理组在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末与6个月末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康复组(P均〈0.05);护理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末与入选时的运动功能评分差值高于康复组(P均〈0.05)。结论:实施三康复整体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整体护理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5所三甲等医院的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状况,为高血压病人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高血压病人健康状况评估表对40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高血压病人体重指数(BMI)≥24kg/m^2216例(53.2%),男性腰围≥90cm90例,女性腰围≥85cm^222例;近1年血压控制情况得分1.69分±0.54分,250例(61.6%)血压不正常,16例(3.9%)血压非常不正常;心脏病发生率53.2%,脑血管病发生率21.2%;近1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费用≥1万元占69.0%,其中≥3万元占6.4%;32例(24.9%)病人近1年在医院住院的时间≥30d.[结论]高血压病人体重和腰围超标严重,血压控制不理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医疗费用高.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状况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三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沉浸体验,形成三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工作沉浸体验的诠释性描述。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在自然情景下对12名三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Giorgi分析方法分析收集的资料。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沉浸体验的5个主题:专注于当前的工作任务忘却自我;自己能控制工作任务并有清晰的目标;行动与意识的融合,了解工作的进程;时间感的改变;体验能激发自身的工作动力。结论激励急诊科护士工作的是一种责任,包括对家庭的责任和工作责任感;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需要得到领导、同行和社会的认可,同时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

  • 标签: 急诊室 医院 护士 沉浸体验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民营医院静脉治疗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进行培训,提升静脉治疗水平。方法 根据中国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拍摄输液导管状况照片,对输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输液工具选择头皮钢针占 8%,穿刺部位选择合格率 89%,输液连接合格率 45%,导管固定与维护符合率 75% ,输液并发症 11.8%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在输液工具的选择、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敷料固定与维护、导管固定与维护、输液连接、输液并发症等方面还需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落实 «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和 «2016版静脉治疗实践标准 »,不断提高民营医院的静脉治疗水平,迅速缩少与公立医院静疗水平差距。

  • 标签: 静脉治疗 横断面调研 护理管理 民营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二口腔专科医院护士的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对策。方法:采用抽样式问卷调查,对我院2020年度在职的25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回收率99.2%。248名护士中有离职倾向的人员为96人。结论:部分员工目前离职意愿强烈,除薪资待遇、家庭因素等常见原因外,还存在专科医院发展局限、口腔专业知识薄弱、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成就感等口腔专科医院特定的因素。医院管理部门应完善专科培训计划,增强口腔护士职业认同感,激励调动护士积极性,降低护理人员的离职意愿,以促进医院学科发展及可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

  • 标签: 口腔专科医院 护理人员 离职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危重症患者ICU谵妄三护理管理的效果及方法。方法:选取12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将其平分为两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余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对他们实施基于最佳证据的谵妄护理干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的护理效果更优,主要体现在谵妄发生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这两个指标上。结论: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谵妄三护理管理中的最佳证据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降低谵妄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ICU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极为有利的。

  • 标签: 最佳证据 危重症患者 ICU谵妄 三级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ICU危重患者实施四早期活动预防获得性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对本院ICU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分组比较,其中ICU常规护理者50例纳入常规组,四早期活动者50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Braden压疮风险评分以及肌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ICU 四级早期活动 获得性衰弱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在二库房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3一12月本科室通过采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召开小组护理质控会议,对二库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最终选取最优化方案来实施。结果:大大减少了医院物资短缺问题,节省了人力,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和增强了科室人员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充分发挥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在我科二库房管理中应用有利于提高和增强员工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提高员工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激发团队智力,制定流程图,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使工作以最快捷的方式达到预期目标,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 标签: 六顶思考帽 思维模式,二级库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纳入A组(n=44)、B组(n=44),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五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SD、LVEDD、LVEF)、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与死亡率、生活质量(SF-36)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P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 五级法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三谵妄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谵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病房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三谵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谵妄(DICU)情况。结果 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DRS-R-98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病房谵妄患者实施三谵妄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持续时间,有益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三级谵妄护理管理 重症监护 谵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二康复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选取76例二康复的脑卒中患者,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ESS、上肢肌力及下肢肌力评分相比,训练前差异不大,训练后观察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大幅提升(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二康复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及肌力功能,提升满意度。

  • 标签: 二级康复 脑卒中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N0-N2护士对生存质量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并起到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我院和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呼吸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脑外科、肝胆外科和骨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士对生存质量的认知和态度以及领床护士开展评价生命质量的困难等。结果:①30.0%的护士知道生命质量,52.8%的不知道生存质量的概念,并且有58.6%的不知道目前国内生命质量的研究方向。②在临床上有81.4%从没有运用过生命质量。③56.5%很愿意进一步了解学习生命质量,并且有51.0%希望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学习。

  • 标签: 护士 生存质量 态度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