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 1日 -2020年 5月 31日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主干激光闭合术患者 469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 235例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 234例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x2=5.4545,p=0.0185)、实验组凝血指标 PT、 aPTT、 TT、 Fb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术 主干激光闭合术 针对性护理 护理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方式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 2018 年 9 月就诊于本院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共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下肢静脉血栓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阳性率、准确率与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部位准确率与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准确率较高,在筛查病灶部位方面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静脉血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价值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手术室术中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各项凝血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进行验证比较。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的统计学差异验证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术后PT(凝血酶原时间)、D-D(D-二聚体)、FDP(尿纤维蛋白降解物)和Fbg(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术中护理能通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予以的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改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水平,从而有助于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面作用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术中护理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原则选取2020年6-12月我院收治的考虑为下肢DVT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5506.34±156.78)μg/L,对照组为(245.98±46.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DVT诊断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7.14%,阳性预测值为93.48%以及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临床上可将血浆D-二聚体作为下肢DVT筛查诊断的有效方法,诊断价值较高,且简单经济快捷,对于临床诊治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齐齐哈尔是6-8岁儿童龋病流行性病学的调查,并且通过对齐齐哈尔市6-8岁儿童口腔现状的调查对龋病预防及治疗进行指导。研究方法:对齐齐哈尔是6-8岁的1743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筛查和患龋情况检查,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来计算儿童患有龋齿的频率和龋均以及牙齿充填率等等。采用的统计方法是SPSS18.0。调查结果分析,在1743名6-8岁儿童中,患有龋病的儿童有1177例,对比分析有67.53%的患龋率,患有龋齿的平均数是3.17±3.92颗,但是充填率仅仅占有总数的2.28%。患龋率和男女性别没有关系,但是年龄的增长会导致患龋率增加,一般的高峰期是6岁左右,但是患有龋病的平均数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4周岁的时候会达到最高,5周岁以后会稍稍下降,但是随后又会出现上升的趋势。结论:齐齐哈尔是6-8岁儿童的患龋率较全国水平略低,但是充填率也比较低,因此要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口腔卫生的宣传和教育。

  • 标签: 齐齐哈尔市6-8岁儿童龋病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筛选78例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命名为对照组(39例)、实验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护理干预,评价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统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护理干预,可显著预防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对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手术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在早期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下,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基护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与预防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早期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而言,患者在早期接受系统化较强的护理较为有效,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地奥司明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下肢静脉血栓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 (n=48),2组绝对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观察组同时给予利伐沙班与地奥司明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口服治疗,治疗过程观察 D一二聚体水平、下肢血管血流情况、住院时间、小腿周径变化。结果 观察组D一二聚体水平、下肢血管血流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小腿周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地奥司明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患者参与框架的胸外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干预策略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期间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胸外科护理和基于患者参与框架的胸外科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DVT预防相关指标,可得观察组的预防知识知晓率、预防重视度、预防配合度分别为97.22%、96.67%、97.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72.22%、61.11%,(均P<0.05)。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临床玻璃纤维树脂核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作为案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树脂核模式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金属铸造核),对比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牙齿健康程度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经临床玻璃纤维树脂核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健康程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树脂核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预后有利。

  • 标签: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 牙科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与腓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抽选2018年5月到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46胫骨平台骨折与腓骨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就护理效果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项恢复用时比对照组短,且下肢DVT概率8.69%比对照组47.83%低,P<0.05。结论 在骨折与腓骨骨折患者临床中融合对应干预措施,对预防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骨折 腓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置管在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所收治的 120例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每组例数均为 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置管感染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率为 11.67%,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率的 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8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为治疗提供方便,但也容易发生感染,应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深静脉置管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通过临床护理途径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纳入 2017年 4月 ~2018年 9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 45例,就两组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工作受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采取临床护理途径,可有效减少 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认可,故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卧床患者 呼吸内科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