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乳胶和化学发光(CLIA)两种不同方法学分别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的异同,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为临床选择一种经济、快速、准确、合适的检测HBV的方法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对2019-2020年来我部疗养的特勤疗养员1 049例,分别应用乳胶和化学发光(CLIA)分别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两种方法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乳胶具有简便、快速、独立包装的优点,结果也较准确,在初步筛选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还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化学发光(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具有更为灵敏、特异、方便、准确的特点。临床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学。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乳胶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 摘要 ]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期,孕妇体内内源性激素增加,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胆汁排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胆汁出现淤积,如果此时患有乙型肝炎,很容易导致病人体内病毒的大量复制,进而加重肝脏损伤;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无特效药治疗,通过护士对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的认识,及时尽早诊断治疗,有效护理,加强监护,积极对症治疗,必要终止妊娠, 加强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利于预后。

  • 标签: [ ] 肝功能 ICP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胃炎胃不和型患者实施柴胡疏肝散加减辅治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胃不和型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柴胡疏肝散加减 慢性肝炎 肝胃不和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衰竭(ALF)和慢加急性衰竭(ACLF)病死率高,属于危重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现状方面综述ALF和ACLF研究进展。除内科基础治疗、肝脏移植之外,人工支持治疗及中医药疗法是衰竭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人工支持治疗包括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成分血浆分离吸附系统(Prometheus)、血浆置换疗法(PE)、血浆透析滤过(PDF)等非生物人工及生物人工,中医药疗法包括中药汤剂口服、灌肠及中成药的使用。传统中医药疗法与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相结合,有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衰竭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人工肝 中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化学发光与乳胶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随机抽选的方式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到我院接受口腔治疗并检查乙肝五项患者2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对患者所拥有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涉及到的患者划分为了两个不同的组别,其中一组为共计120例使用乳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对照组,另外一组为共计120例使用电化学发光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观察组,对患者最终所拥有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比较。结果:最终所测得的各个指标的检出情况概率更高的一个组别均为观察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于乙肝患者所开展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工作之中,高检出率、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更强的敏感度以及操作方式更加简便等均是电化学发光检测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点,同时针对于表现出低水平的HBsAg的患者的检出率也相对更高,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胆结石应用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切除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胆结石,借助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出院时间,降低出血量,有利于改善患者并发症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肝切除 肝胆结石 纤维胆道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5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确诊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实施导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治疗组实施叶切除术治疗,选取指标,评价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1.11%、 7.40%,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6.30%,较对照组的 81.48%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但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风险性也较高,建议引起重视,加强干预。

  • 标签: 肝叶切除术 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胆管结石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原发性肝癌采用腹腔镜精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在我院进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切除术,观察组病人给予腹腔镜经准切除术,对两组病人的术前、术后指标的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明显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腹腔镜切除术相比,精确的腹腔镜切除术更准确。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较好恢复时间较短,可保护病人的肝脏,并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培养、镜检检验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培养、镜检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验,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培养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示阳性率为 83 %,镜检为 92 %,镜检显著高于培养( P < 0.05 ),本组患者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占比达 89 %。结论:在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的 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镜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培养法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排痰与拍背排痰在改善先心患儿术后肺不张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不张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接受拍背排痰,对照组患儿术后采用机器拍背,比较两组患儿的不同拍背方式改善术后肺不张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肺不张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62.50%)(P<0.05);观察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机器排痰可改善先心术后患儿肺不张效果,增加排痰量,改善患儿血氧饱和度,提升护士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拍背排痰 机械排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应用醒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60例,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93.33% 较参照组患儿的 76.67% 明显高( X 2 =4.32 , P<0.05 )。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应用醒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绝经期前后诸证肾虚郁型患者中医辨证施护干预的临床疗效,为综合个性化中医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医院妇产科住院的绝经前后诸证患者,筛选出绝经前后诸证肾虚郁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常规护理,另一组常规护理外给于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结果:中医辨证施护干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志状况、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60例中痊愈4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60例中痊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医辨证施护的干预绝经前后诸证肾虚郁型显著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辨证施护 绝经前后诸证 肾虚肝郁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疏肝愈疡汤治疗郁气滞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郁气滞型胃溃疡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分组,其中 40例接受西医治疗(对照组),另 40例接受疏肝愈疡汤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 95%高于对照组 65%,数据差异较大( P<0.05)。研究组复发率 5.00%低于对照组 27.50%,数据差异较大( P<0.05)。比较氨基乙糖、 PGE2指标,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小( P>0.05),治疗后,研究组氨基乙糖、 PGE2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 P<0.05)结论:疏肝愈疡汤治疗郁气滞型胃溃疡疗效突出,且可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值的推广。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的脂肪患病情况,并给予预防及治疗干预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科体检的患者266例,嘱患者空腹并抽取静脉血,作总胆固醇(TC),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血糖(GLU),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检测,随后在当天完成内科检查和腹部B超等。根据体检结果对体检人群脂肪患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体检人群中脂肪的总患病率为15.0%,其中6.8%的脂肪患者是年龄在50~59岁的中老年人;其他年龄段人群的脂肪患病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门诊体检 脂肪肝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穿刺组织活检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频率,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穿刺活检术后病例,对术后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频率1次/30min*4次,1次/60min*4次,可实际反映患者穿刺术后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肝脏穿刺术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有助于医护人员早发现问题,减少护理的工作量,并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肝穿刺 生命体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理气和胃汤治疗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门诊部治疗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理气和胃汤药物治疗,对比两组在药物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施理气和胃汤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和胃汤能有效治疗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方法: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由我院直属的社区进行B超初筛出的非酒精性脂肪患者52例(n=22)、(n=30)在我院进行门诊体检。它与代谢综合征有关,例如:使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非酒精性脂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BMI、TC、HDL-C、GLU、ins、HbA1c、HOMA-IR、TG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