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醒人们关注存在于我们身上或身边,容易被我们误解或忽视的变态行为,本文通过与社会学研究的偏离行为、精神医学中的异常行为相区分,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界定了变态行为,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划分了常见的变态行为的类型,剖析了变态行为的各种危害.

  • 标签: 异常行为 常见 忽视 心理卫生 精神医学 危害
  • 简介:文章讨论了欺负的概念、研究意义、影响因素等同题。欺负是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另一方施加的攻击行为。它有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儿童对欺负的态度随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女孩比男孩、低年级比高年级儿童更为同情和支持受欺负者,但同情多而实际帮助少。人格倾向、人际冲突解决策略都与欺负行为的发生有关。提出了欺负行为的心理干预,阐述了欺负行为的发展趋势,欺负研究的生态化和跨文化研究将成为欺负研究的趋向。

  • 标签: 儿童 欺负行为 身心健康 个性特征 社交能力 自我效能感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高职学生心理状况与违纪行为的关系及程度。方法选取1653名高职生作为被试,利用校园网络,采用UPI追行问卷调查,并跟踪访谈。结果(1)对心理状况基线不同的高职学生出现违纪行为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P值<0.05;(2)对心理状况基线不同的高职学生出现违纪行为的性别、年级、经济状况频率分布进行统计分析,P>0.05。结论基线心理状况不佳的高职生出现违纪行为的频率高于基线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

  • 标签: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学生 心理状况 违纪行为 心理咨询
  • 简介:目的探求父母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的成因,为研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中外文献,进行归纳综述。结果从原因看,首因是停滞的互动模式,其次为不健康的“给予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其他原因分别是满足父母期望的倾向柯为,心理及行为上的过度依赖。从年龄看,25-35岁的人群是最大受害者,结论心理控制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及时的干预。

  • 标签: 父母 心理控制心理和行为 干预措施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了解战士性心理和相关状况。方法用自编的调查表对某部204名战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对性问题表示关心的占22.7%(女)=50.6%(男),愿意与异性交往的占59.1%(女)-75.0%(男),谈过恋爱的占51.3%(男)-54.6%(女),有过性幻想的占56.8%(女)-82.5%(男),有过性梦的占38.7%(女)-95.7%(男),手淫发生率20.5%(女)-55.6%(男),性行为发生率9.1%(女)-40.6%(男),封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者占40.9%(女)-65.0%(男).结论当前部队战士性心理和性行为状况与地方青少年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为促进战士身心健康成长,对战士的性教育势在必行。

  • 标签: 部队战士 性心理 性行为 发生率 调查与分析 前部
  • 简介:目的探讨新入监罪犯攻击行为与EPQ各维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的外颈攻击量表封43例新入监罪犯进行连续10天的行为观察,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结果MOAS量表检出人数为33例(N-43),检出率为76.7%。罪犯的言语攻击、自体攻击及攻击总分都与P分呈顾着负相关(P〈0.05),物体攻击与P分的相关也接近0.05水平。结论罪犯的攻击行为与其精神质人格特点有关。

  • 标签: MOAS EPQ 攻击行为 个性 罪犯
  • 简介:目的该研究主要是调查目前城区小学生的自我中心行为状况,找到更有利于引导儿童做出利他行为的方法。方法主要釆用现场实验研究,随机抽取城区各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儿童的自我中心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各个年级的小学生在有老师的表扬下都会比在有老师的鼓励下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P=0.46)。在有老师的表扬下,高年级的学生出现了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来(P=0.12)。结论我们应从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培养移情能力、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榜样学习等四个方面来努力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小学生 表扬 老师 集体活动 移情能力 年级
  • 简介:目的探讨迷信巫术相关精神障碍与年龄、性别、文化、经济结构的关系及行为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岁以上女性、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7例(81%),低经济收入18例(85.7%),行为治疗临床治愈16例(76.2%)。结论在本研究中迷信巫术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与低文化、低经济收入的40岁以上女性有明显相关,行为治疗能收到好的效果。

  • 标签: 迷信 巫术 精神障碍 行为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哈尔滨市初中生上网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探讨使用网络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问郑(EMBU)及自行设计问卷对哈尔滨市4所中学初中1341名学生进行课堂调查。结果父母对待男生和女生的养育方式存在显着差异;父母的养育方式使学生在网络的使用目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影响孩子上网行为

  • 标签: 哈尔滨市 初中生 上网行为 心理状态 父亲 母亲
  • 简介:本研究釆取随机抽样法对10个小、中、大班共258名幼儿违纪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违纪行为在性质上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男性儿童在中班违纪行为检出率比小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幼儿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幼儿违纪行为的首要因素,幼儿的违纪行为与别人对他的否定态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违纪行为 班级 幼儿园 教育知识 中班 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