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膜切除与结膜切除并巩膜固定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有结膜松弛症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结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膜松弛症患者以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此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结膜切除 巩膜固定术 结膜松弛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松弛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松弛疗法,对比两组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松弛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社会功能,效果明显。

  • 标签: 松弛疗法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路下睑袋切除术矫治眼周衰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行研究,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整形外科接诊的76例眼周衰老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外入路下睑袋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矫治眼周衰老采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路下睑袋切除术的手术效果较单独使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更好,并发症更少,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眉下切口 上睑松弛术 外入路 下睑袋切除术 眼周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应力刺激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制动后局部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3例)。观察组使用生物应力刺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d,8周,以及12周后的骨密度加以对比。结果治疗3d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更接近于正常水平,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外固定术的踝部/足部骨折韧带受损者,使用踩顶床头或者多次叩击足部的方式,在防治患侧跟骨骨质疏松方面疗效显著,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