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患儿根据医生临床经验进行抗菌药物给药治疗,观察组35例患儿则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治疗小儿肺炎时应紧密结合患儿的药敏结果,选择适宜的、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加速患儿症状消退,提升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症状消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被诊断出病理特征异常的2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各种类抗菌药使用率。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51.07%;静脉用药次数最多占83.19%;二联使用率最高为69.3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率最高为67.27%,其次是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为62.18%。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存在一定的治疗的风险,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尽量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选择多种药物联合给药方式,以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抗菌药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2016年妇科门诊抗菌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20.24%,外用类和口服类金额构成比相近;复合制剂、其他抗菌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分别居抗菌药销售金额的前5位,销售金额居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硝呋太尔制霉素、硝呋太尔、双唑泰软膏、头孢他美酯、阿奇霉素;DDDs居前5位的具体品种依次是硝呋太尔片、多西环素肠溶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硝呋太尔胶囊、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结论抗菌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过度治疗和无适应证用药的情况,应加强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促进其合理使用。

  • 标签: 妇科 抗菌药 生殖道感染 经济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意义。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96例手术患者(2015年10月23日—2016年10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96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48例患者应用常规管理,干预组48例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用药师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2.08%,相比常规组(27.08%)明显更低;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干预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率。

  • 标签: 药师干预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环素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方法寻常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多西环素口服及过氧苯甲酰凝胶外涂,对照组予过氧苯甲酰凝胶外涂治疗,疗程为6周,结论实验组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上的效果。

  • 标签: 多西环素 过氧苯甲酰凝胶 寻常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3%阿达帕林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60例诊断明确的面部痤疮患者,按Pillsbury4級分級法入选的中度尋常性痤瘡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组,比较0.3%阿达帕林凝胶与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一次,治疗2周、4周、8周和12周,記錄皮肤局部刺激反應如干燥、脫屑、紅斑、灼熱感及其他不良反應。结果经外用0.3%阿达帕林凝胶组治疗2周、4周、8周和12周有效率为15.5%、32.3%、53.4%和79.25%,0.1%阿达帕林凝胶组治疗2周、4周、8周和12周有效率为14.5%、30.2%、42.3%和62.1%,兩组疗效比较中,0.3%阿达帕林療效反应明显高于0.1%阿达帕林。结论0.3%阿达帕林安全性及療效均较0.1%阿达帕林高。

  • 标签: 0.3%阿逹帕林 痤疮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78只眼)角膜板栗刺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39只眼)与观察组39例(39只眼),对照组行裂隙灯下异物摘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前OSDI指数低于对照组,SIT高于对照组,角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利于患者角膜愈合,效果显著。

  • 标签: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裂隙灯下异物摘除术 角膜板栗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中药制剂苓消肿丸结合局部微波对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59例(65髋)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患者,均采用苓消肿丸口服结合局部微波治疗髋关节滑膜炎,治疗时间5~14天。结果59例(65髋)经5~14天治疗,平均7天治疗,病例随访6月至1年,均随访成功,其中治愈55髋,好转9髋,未愈1髋,总有效率98.46%。结论我院中药制剂苓消肿丸结合微波治疗对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治疗疗效安全确切。

  • 标签: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 中药制剂 银苓消肿丸 微波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84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心脑通软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显示,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P>0.05)。结论采用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专项整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7年9月,我院开展了降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这一背景下,以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随机抽取的80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30例患者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37.50%。经点评,75例用药合理,合理率93.75%。结论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I类切口围手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化,促进医疗质量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PDCA持续质量改进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所在的儿科门诊在救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候使用抗菌性西药现状的情况给予调查研究,对过量使用的居体原因予以分析,提出过量使用预防的途径与手段。方法对我院所在的儿科门诊610份病例进行随机抽查,总就诊次数为1000次,对救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时使用抗菌药具体情况予以分析与统计。结果我院儿童科共诊诊疗次数1000次,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病症共860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86%;其中有820人应用了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占总患者人数应用率的95.1%;其中有361人使用了二联以上的抗菌药,占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人数的41.97%;在上呼吸道感治疗时,抗菌药用量最多的是排名头孢(一代),其次为青霉素类,其三才是头孢二代。结论儿童科门诊上呼吸道感属于常见病症,多半以上为病毒性感染所造成。在救治儿童上呼吸道感病症时应用抗菌药需要合理性特别是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可以让抗菌药物过量使用的现象逐步减少。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处方
  • 简介:(1宝塔区结核病防治所陕西延安716000;2宝塔区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延安716000)摘要目的调查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住院病历,对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每张处方的要素如年龄、性别、疾病诊断、药名及剂量等输入计算机,用MicrosoftOfficeExcel程序进行统计。结果共抽查住院病历1890份,其中1487份应用了抗生素,占78.7%,92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具体表现在给药方案不当、给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方面。结论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发挥我们药师的职责,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统计 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39-02
  • 简介:摘要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衰退,抵抗能力越来越差,常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不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下降,而且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年轻人明显增多,再加上基础疾病的伤害,老年人合并疾病多、用药种类多是常见的现象。本文对老年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学监护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老年人 传染病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药干预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实施抗菌药物治疗60例患者(在2017年4月20日—2018年4月20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用药干预,有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措施,有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使用率(26.67%)、抗菌药物的费用比例(10.00%)、抗菌药物的总费用(68.35±16.25)元/个人、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实施用药干预,能够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提高安全性。

  • 标签: 用药干预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普外科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抗菌药物实施管理前)普外科手术患者108例做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抗菌药物实施管理后)普外科手术患者124例做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相比较观察组在药物选择、预防用药时间的合理性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用药时机、用法用量合理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合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缩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围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在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骨科于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Ⅰ类切口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给药和合理给药。观察两组患者在给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与抗菌药物费用、感染情况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给药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患者,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用于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骨科Ⅰ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针对不合理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住院患者9365例,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用药患者比例、药物联用情况、用药目的等。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率。结果本研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30%,妇产科使用例数最多,抗菌药物中阿莫西林胶囊用药频次最高,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率为12.20%。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相对较高,应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加强用药监督,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率。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于临床应用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由于接受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服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结果12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72例为男性,相应占比60.0%,48例为女性,相应占比40.0%;97例为静脉给药方式,相应占比80.83%,23例为口服给药,相应占比为19.17%,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而加替沙星最低,且不良反应主要发生部位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皮肤及其相关附件等,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因患者性别、给药方式以及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而临床上应针对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类型及给药途径。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漱口水对胸外科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胸外科肺癌手术患者4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0例。A组术前应用抗菌漱口水漱口,B组术前应用温生理盐水漱口,C组术前应用温开水漱口。观察3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A组5例发生肺部感染占3.3%,B组8例发生肺部感染占5.3%,C组10例发生肺部感染占6.7%。A组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应用抗菌漱口水对患者进行口腔干预,可起到局部抑菌杀菌作用,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漱口水 肺癌 感染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