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侧弯的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择60例脊柱侧弯X线片检查患者,对其进行全脊柱直立位、支点弯曲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摄取,对脊柱侧弯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清晰的显示出这60例患者的脊柱侧弯的实际情况,其中颈段侧弯患者13例,胸段侧弯的患者17例,腰段侧弯的患者30例。术前侧弯角度均位于23o~158o,其中中度侧弯(20o~60o)43例,重度侧弯(>60o)17例;椎体骨质畸形13例。结论X线片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脊柱侧弯的情况,对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X线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及数字X线摄影系统(DR)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1261张CR和DR影像结果,根据统一标准将其分类并对此进行质量评估,进而分析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影像特点及对比其性能。结果DR的优质影片数高于CR,且废片数低于CR,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能比较上,CR具有影像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多、实现了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可与传统X线设备匹配以减少投资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DR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成像环节少,且清晰度高于CR。CR系统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摄影;DR系统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结论CR和DR在相同的影像特点基础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不能取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行发展。两种系统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摄影,因此在选择X线摄影系统摄影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摄影方法。

  • 标签: CR DR 影像特点 性能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X线诊断46例肺结核患者的要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通过X光片分析肺结核X线检查特征以及临床诊断要点。结果46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均确诊为肺结核,没有误诊漏诊情况出现,总结了X线检查诊断要点。结论采用X线检查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可广泛用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急性肠梗阻的X线表现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和X线表现特点。结果X线显示的梗阻的部位与手术后临床结果符合率为91.67%。结论X线拍片结合透视是临床诊断急性肠梗阻首选检查办法,诊断迅速,准确率高。

  • 标签: 急性肠梗阻 x线 表现特点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扭转的X线表现,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扭转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和手法整复率。方法分析近年来检查发现的31例胃扭转的X线表现,其中器官轴型24例,经手法整复21例。网膜轴型7例,经手法整复2例。结果器官轴型胃扭转多见,手法整复成功率高。网膜轴型胃扭转较少见,手法整复成功率较低。结论应用数字化胃肠X线机提高胃扭转的类型和方向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手法整复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扭转 手法整复 数字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X线平片和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和螺旋CT,对比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发现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螺旋CT占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针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过程中,X线胸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螺旋CT成像成像更清晰,诊断更明确,可以作为对X线胸片疑似患者的补充检查诊断。

  • 标签: 肺结核 X 线平片 螺旋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职工和学生的健康体检中,有一个必查且很重要的检查项目,就是X线胸部透视。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如何提高胸部透视的诊断质量积累了少许经验,本文围绕X线胸部透视的几个注意点展开介绍,供大家参考。

  • 标签: X线胸部透视 职工和学生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胸部X线表现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52例患儿X线呈现间质性肺炎特点,占比65.00%;14例患儿X线呈现支气管肺炎特点,占比17.50%,7例患儿X线呈现大叶性肺炎特点,占比8.75%,7例患儿X线呈现胸腔积液和小范围阴影,占比8.7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胸部X线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当患儿出现早期症状,且X线表现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相似,即应进一步检查、治疗。

  • 标签: 儿童支原体肺炎 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石骨症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石骨症8例的临床和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X线主要表现为骨硬化、成型异常和骨中骨。全身大部分或所有骨骼密度增高硬化,但下颌骨很少累及,颅骨亦较轻。骨硬化表现为无定形、横行带状或纵行长条状。硬化区骨结构消失而不能辨认。结论X线摄片是石骨症的主要检查方法,可显示病变的累及部位、范围和程度,对石骨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石骨症 X线摄影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X线和CT检查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骨样骨瘤病例,研究、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骨样肉瘤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和CT表现。结果X线平片发现44例患者存在瘤巢,发现率为73.3%;CT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瘤巢,发现率100.0%;X线和CT对瘤巢的发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X线相比较,CT对瘤巢形态的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量瘤巢直径显著减小,“牛眼征”检出率显著增加。结论与X线相比较,CT对瘤巢发现率高,能够避免直径较小瘤巢的漏诊,因此可以取代X线成为骨样骨瘤疑似患者诊断的首选技术。

  • 标签: 骨样骨瘤 X线 CT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贲门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方法30例由取样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分析了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贲门区软组织块影,胃底部变形和胃体上部的浸润,粘膜皱襞的改变、钡流分叉、转向和喷射现象。结论贲门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剂及多体位观察是诊断早期贲门ca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贲门癌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急诊一线用药情况,加强急诊一线合理用药管理,防止滥用、乱用药现象。方法从急诊药房计算机系统里,随机调出我院2008~2011年处方单2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出急诊时有166张处方出现过度使用抗生素、多次重复用药、给药方式不合理现象。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院在急诊用药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医院应加强对急诊用药工作的管理和完善,督促急诊一线合理用药。

  • 标签: 急诊用药 抗生素 抗菌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门急诊及住院处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共52例,拍摄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并分析结果。结果X线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为96.15%,并可鉴别各类型肺结核。结论X线诊断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对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分析肺结核患者的X线诊断影像学表现。结果经X线诊断,65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原发型肺结核,37例患者为继发型肺结核,7例患者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例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型。结论肺结核易出现误诊,X线诊断可提高肺结核诊断能力,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X线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的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接受实验室检查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X线检查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检出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胃癌检出率为96.77%,对照组胃癌检出率为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X线检查溃疡型22例、肿块型6例、蕈伞型3例。结论胃癌采取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 X线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X线诊断检查中的放射防护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从来我院接受X线诊断的儿童患者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放射防护,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改革后的防护。对比两组的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家属对放射防护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时,应该注意加强放射防护,减少X线对儿童的不必要伤害。

  • 标签: 儿童 X线诊断 放射防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