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法进行分组,参照组100例接受常规西药镇痛治疗,研究组100例接受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能够提高对其镇痛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骨转移癌痛 穴位埋线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内收治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多切口引流手术。剩余15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肛门功能。结果:不同手术方式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更好,创面愈合时间更短,肛门功能恢复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位肛周脓肿 小切口挂浮线引流术 疼痛 肛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癌诊断中探讨钼靶X线、超声及MRI的协同应用及价值。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为研究实施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经过本院初步诊断后疑似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样本量,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患者接受诊断的过程中分别采取钼靶X线诊断、超声诊断和MRI诊断,在不同方法诊断的过程中,对各个诊断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钼靶X线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49(81.67%)、44(73.33%)、47(78.33%);超声诊断分别为50(83.33%)、43(71.67%)、46(76.67%);MRI诊断分别为56(93.33%)、53(88.33%)、55(91.67%);联合诊断分别为57(95.0%)、57(95.0%)、58(96.67%);通过上述结果可知,三种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MRI明显高于钼靶X线和超声诊断(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不仅高于MRI,且高于其他两种诊断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无论是采用MRI,还是钼靶X线、超声进行诊断,均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三种诊断方法存在不同的差异和不足之处,将其联合应用,对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性和适用性。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线 超声 MRI 协同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压力源的调查情况。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42名研究对象,均是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利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同时,要求所有研究对象填写疫情时期压力源问卷调查表,总结调查表内容,分析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源。结果:42名一线护理人员的CD-RISC总分为(73.85±14.26)分,其中乐观性评分为(10.85±1.47)分、力量评分为(24.38±4.52)分、坚韧性评分为(38.62±6.75)分。42名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为:担心被感染占比30.95%(13/42),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的不舒适占比23.81%(10/42),担心工作出现差错事件占比16.67(7/42),患者不配合占比11.90%(5/42),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占比9.52%(4/42),担心社会舆论占比7.14%(3/42)。结论:疫情时期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较低,担心被感染、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的不舒适、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件、患者不配合、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以及担心社会舆论等是一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源,医院及科室管理人员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相关对策来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减轻压力,舒缓心理状况,从而更好地应对疫情,更好地服务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妇科收治患有乳腺癌疾病患者在采用钼靶X线进行诊断同时结合螺旋CT共同诊断价值。方法:择取妇科乳腺癌疾病患者68例,时间择取段在2019年07月~2020年06月,全部开展钼靶X线诊断以及螺旋CT诊断,分析联合诊断效果。结果:与单一钼靶X线诊断和单一螺旋CT诊断效果相对比,钼靶X线+螺旋CT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妇科收治患有乳腺癌疾病患者在采用钼靶X线进行诊断同时结合螺旋CT共同诊断可显著提升准确性,为后期该疾病治疗给予科学依据。

  • 标签: 妇科 乳腺癌 钼靶X线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9月时期内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甲组(30例)、乙组(30例)。甲组使用X线平片检查,乙组使用CT影像,比较各组患者检出率、特异性检出率。结果:甲组检出率为66.66%、特异性检出率为16.67%,乙组为93.34%、46.6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均可起到疾病诊断效果,但后者呈现检出率高和特异性检出率高的优势,可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X线平片 CT影像 检出率 特异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与X线腹部平片的对比效果。方法 将4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期间,在手术前分别对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X线腹部平片诊断,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 多排螺旋CT组梗阻诊断准确率、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肠梗阻 X线腹部平片,对比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眼科护士支援一线重症病房的身心体验,为保障医疗人力资源,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3月5日我院眼科支援一线重症病房工作的12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眼科护士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眼科护士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主要归纳为三项主题:主题一:生理( 疲惫/体力不支、缺氧/不适、睡眠障碍、饮食不合胃口) ;主题二:心理( 害怕、委屈、感激) ;主题三:社会( 短暂的物资缺口) 。[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科支援护士的身心体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其身心体验状况,做好岗前培训和合理的人力安排,给予人文关怀和激励,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眼科护士 支援一线 身心体验 疫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能 X线骨密度测定( DXA)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1 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疑似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中抽取 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抽取患者进行双能 X线骨密度测定,分析测定结果并与实际病情进行对比。结果:抽取患者中检测出患有骨质疏松症 39例患者( 54.17%),骨量减少 33例( 45.83%),测定结果与实际病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回顾 分析结果发现,抽取患者中的年龄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成正比关系。结论:双能 X线骨密度测定在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筛查中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及时准确的诊断出骨质疏松症,在预防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老年人群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双能 X线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症 中老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肛周脓肿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三间隙引流术和传统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所纳入患者为60例,属于2020年2月至12月所接诊病例,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30例患者,以传统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在以三间隙引流术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三间隙引流术 传统切开挂线术 肛周脓肿
  • 简介:凌琳初飞,作为知名的医疗设备企业医科达核磁加速器业务线负责人,长期以来致力于国际前沿肿瘤治疗科技与方案在中国的落地,使中国广大肿瘤患者受益。记者今天有幸采访到这位放射治疗产品解决方案专家,在专访中,初飞向我们介绍了最新的癌情,我国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已超过482万例。初飞表示,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也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其通过高能量的放射线照射肿瘤组织,实现杀灭肿瘤的效果。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就像一把“隐形刀”,穿过体表,到达肿瘤组织。放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在尽可能增加对肿瘤组织杀伤力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开展中药内服治疗的患者 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103例)及对照组( 103例),两组患者内服的中药处方均予以常规中药调剂,研究组患者联合开展中药处方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中药处方合理性、中药治疗安全性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中药治疗期间药源性过敏反应、毒副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中药调剂中开展处方分析,能够有效提升中药处方的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中药调剂 处方分析 合理性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的护理因素。方法以手术室患者为对象,共计10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 风险事件 风险防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采取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有1例血压下降,1例呕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有3例血压下降,3例呕吐,2例腹股沟血肿,2例室颤,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取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但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心内科介入治疗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EICU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之间作为研究时间。研究患者为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EICU脓毒症患者。将患者分为存活组(患者数量为48例)、死亡组(患者数量为27例)。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回顾性调查和测量所有患者的年龄、入院时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序贯器官衰竭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等数据。结果 存活组患者在年龄、入院时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序贯器官衰竭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等方面的数据与死亡组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发病后需要第一时间予以入院急诊抢救,并针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为脓毒症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 标签: EICU 脓毒症 死亡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电脑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采用全方位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采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后产妇泌乳量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剖宫产 母乳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