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门诊采血患者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 抽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我院门诊100例采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参与实验,

  • 标签: 综合护理 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划线定法穿刺在桡动脉采血儿童中的护理实施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桡动脉采血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实施常规穿刺采血,另外一组是观察组,实施划线定法穿刺采血,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以及肿胀直径。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划线定法穿刺 桡动脉采血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划线定法穿刺在桡动脉采血儿童中的护理实施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桡动脉采血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实施常规穿刺采血,另外一组是观察组,实施划线定法穿刺采血,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以及肿胀直径。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划线定法穿刺 桡动脉采血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儿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血液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6.67%<30.00%,χ2=5.455)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9.13±3.32)分<(45.51±3.71)分,t=7.019]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93.33%>73.33%,χ2=4.320)、护理后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76.65±5.24)分>(69.53±4.08)分,t=5.872]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0.00%>66.67%,χ2=4.81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儿的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儿的身心状态,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血液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中最为常规的全身反应,也称热原反应。只要我们熟练掌握静脉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对的治疗措施,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输液时多巡视、多观察,大多数的输液反应是可避免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防治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9-2020.9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80例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80例患者在留置期间发生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2例,经过有效治疗均康复,导管顺畅。结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液导管 静脉血栓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防治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9-2020.9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80例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80例患者在留置期间发生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2例,经过有效治疗均康复,导管顺畅。结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液导管 静脉血栓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周脓肿治疗中应用介入超声穿刺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胰周脓肿患者100例位本次研究对象,借助超声引导将引流管置入进行引流治疗,观察患者穿刺引流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穿刺引流均顺利完成,引流管数量是284根;接受5管引流法及单管引流法的患者各有8名,接受双管引流法、3管引流法以及4管引流法的患者分别有22名、42名、20名;引流管置入深度是6-21cm,引流管置入深度均值是13.6cm,最终完全治愈的患者数量为92位,治愈率是92.00%,治疗时间均值是37d;结论运用介入超声穿刺引流的方式治疗胰周脓肿患者,实践结果显示效果较佳,并且根据数据可知治愈率较高,可是并发症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今后应该进一步针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研究,进而使得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 标签: 胰周脓肿 介入超声 穿刺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有利于减少出血量,缩短穿刺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卧床时间对腰椎穿刺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腰穿病人分为不平卧组(38例)、平卧6小时组(35例)、平卧超过6小时组(37例),统计各组术后头痛、脑脊液漏、神经功能障碍、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3组病例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如下:头痛12.7%、脑脊液漏6.3%、下肢静脉血栓6.3%、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5.4%、神经功能障碍7.2%、肺部感染5.4%、消化功能不全10%。其中不平卧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高于平卧超过6小时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卧超6小时组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平卧6小时组。而各组之间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腰穿后存在一定概率发生并发症,并且卧床时间长短与术后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相关,术后平卧6小时的头痛、脑脊液漏、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低。而不同卧床时间对神经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消化功能不全的发生无影响。故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评估病情,适当减少卧床时间、改变卧床姿势或增加卧床时的活动,降低腰穿术后发生并发症得风险。

  • 标签: 腰穿 并发症 平卧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静脉留置针维护在预防和减少发生静脉输液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2020年12月到2022年2月,选取112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为对象,经随机法分组,对照组单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加强静脉留置针维护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静脉留置针维护工作,可预防、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加强静脉留置针维护 常规护理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应用肝素钠封管是否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24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封管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通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在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 、栓溶二聚体浓度 (D-dimmer) 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lt、PT、APTT、Fi和D-dimmer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i和D-dimmer浓度明显升高(P

  • 标签: 血栓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 BRAF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遴选 2018年 12月到 2020年 5月于我院经超声介导的甲状腺结节穿刺 70例,辅以 FNAB与 BRAF V600E基因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 BRAF( V600)突变是迄今报道最多的基因突变,对其分别予以 FNAB、 FNAB联合 BRAF( V600E)两种诊断方式,检测甲状腺穿刺细胞中的 BRAF   ( V600E)突变有助于提高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FNAB联合 BRAF( V600E)比 FNAB具有更好的灵敏性与特异度, c²=18.461, 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 FNAB细胞学诊断与 BRAF  V600E 检测结果相结合,可提高 PTC的检出率,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BRAF  V600E突变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可疑为乳腺癌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显示,本组300例患者中乳腺癌170例,乳腺良性病变127例。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获取满意组织标准。在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等诊断效能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别为89.12%、100.0%、84.54%较常规超声78.23%、89.66%、73.43%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针对乳腺癌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效能显著,即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常规超声检查 诊断效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穿刺术联合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脑疝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84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外伤性脑疝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2例)采用开颅手术治疗,B组(42例)在采用穿刺术联合开颅手术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结论:对外伤性脑疝患者应用穿刺术联合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穿刺术 开颅手术 外伤性脑疝 联合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肝胆胰外科疾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同时实施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73例对象均筛选自我院肝胆胰外科治疗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根据护理配合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37例(围术期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对比,对照组分别为16.67%(6/36)、75.00%(27/36)均劣于研究组的2.70%(1/37)、91.89%(34/37),均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肝胆胰外科疾病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护理配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