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升降散对内毒素(LPS)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ET-1和N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内皮细胞传代培养后分为空白组、对照组(空白细胞+LPS0.50mg/ml)、低剂量升降散组(升降散5mg/ml+LPS0.50mg/ml)、中剂量升降散组(升降散10mg/ml+LPS0.50mg/ml)和高剂量升降散组(升降散30mg/ml+LPS0.50mg/ml),观察各组ET-1和NO水平变化。结果:升降散作用细胞48h后,内皮细胞在5~30mg/ml范围内对内皮细胞贴壁无明显影响。LPS作用内皮细胞48h后,NOi、NOS、NOS水平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升降散作用细胞后ET-1、NOi、NOS、NOS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中、高剂量升降散组诸指标的降低幅度较低剂量升降散组明显(P〈0.05,P〈0.01)。结论:升降散能抑制LPS诱导的VECs活性物质生成和释放,从而减轻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以中高剂量升降散效果更显著。

  • 标签: 升降散 脓毒症 内毒素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自然分娩产后42天复查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检测临床症状评分、盆底肌力、盆底Glazer肌电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提高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效果(肌力≥Ⅳ级)明显好于对照组;盆底肌电值前静息阶段和后静息阶段治疗后低于治疗前,5次快速收缩阶段、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10s持续收缩阶段、60s持续收缩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P-Q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IQ-7评分优于对照组,但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早期干预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产后盆底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为减轻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比观察采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治疗有效率。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HAMD-24、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应用价值良好,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重复经颅磁刺激 难治性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患者采用团体性心理护理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人工作期间收治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团体性心理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耶鲁-布朗强迫症状评定表(Y-BOCS)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对比患者的特质焦虑量表(STAI)中,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患者实施团体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交流以及强迫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迫症 团体性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呼吸系统器官退行性变,则出现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最大通气量明显减少,以及免疫功能下降,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致肺气肿,甚者发展呼吸衰竭而危机生命,因此,掌握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特点,加强护理。本文就1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老年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5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单一组给予多媒体视觉训练,联合组实施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联合治疗。比较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矫正视力均显著升高,而其中联合组矫正视力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疗效高于单一组, 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实施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视觉训练联合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矫正视力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左旋多巴 多媒体视觉训练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TEAS)复合全麻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入室后于双侧内关和足三里贴电极刺激片并连接穴位电刺激仪,行穴位电刺30min;Ⅱ组患者入室后,在和Ⅰ组相同部位贴电极刺激片,但不连接穴位电刺激仪,静置30min。2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相同。Ⅰ组持续电刺激至缝皮结束,Ⅱ组整个术程未行电刺激。观察并记录术后48h内2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肩部疼痛、恶心呕吐(PONV)的例数;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结果:Ⅰ组术后48h内心律失常、肩部疼痛、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Ⅰ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早于Ⅱ组(P〈0.05,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显著减少或缩短腹腔镜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 标签: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麻 腹腔镜 卵巢囊肿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临床症状与雌二醇及促卵泡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更年期女性患者,应用改良Kupperman更年期症状评价量表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后,将150例患者分作轻度组48例、中度组52例、重度组50例,另选取60例育龄阶段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测定全部研究对象的雌二醇与促卵泡刺激素水平,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更年期妇女临床症状与雌二醇及促卵泡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轻度组E2显著少于对照组(t=5.782,P<0.05),FSH显著多于对照组(t=4.763,P<0.05);中度组E2显著少于轻度组(t=4.452,P<0.05),FSH显著多于轻度组(t=7.283,P<0.05);重度组E2显著少于中度组(t=6.182,P<0.05),FSH显著多于中度组(t=5.363,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得出,更年期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E2呈负相关(r=-0.234,P<0.05),与FSH呈正相关(r=0.342,P<0.05)。结论更年期女性患者体内E2水平显著下降,FSH水平显著上升;更年期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E2负相关,与FSH正相关。

  • 标签: 更年期症状 雌二醇 促卵泡刺激素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加减杞菊地黄汤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眼底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杞菊地黄汤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照1组(杞菊地黄汤组)、对照2组(复方樟柳碱),每组28例。比较3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1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均P〈0.05),3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浓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效果较为明显,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两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两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与两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减杞菊地黄汤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眼底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视觉功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杞菊地黄汤或复方樟柳碱,患者血液流变学浓度下降更为明显,不良反应较少,预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眼底病 杞菊地黄汤 复方樟柳碱 血流动力学 视觉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通经益髓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家兔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牛坐骨神经提取的髓鞘碱性蛋白Ⅱ(P2)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建立EAN(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动物模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抽血提取淋巴细胞,对各组家兔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通经益髓方组和免疫球蛋白组CD80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7天后通经益髓方组降低程度不如免疫球蛋白组(P〈0.05),至14天时通经益髓方组CD80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水平(P〈0.01);通经益髓方组和免疫球蛋白组CD86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治疗7天后通经益髓方组升高程度不如免疫球蛋白组(P〈0.05),至14天时通经益髓方组CD86蛋白的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结论通经益髓方组具有抑制CD80的分泌,促进CD86分泌的作用。使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Th2细胞分泌增加,发挥免疫下调作用,从而达到治疗EAN的作用。

  • 标签: 通经益髓方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 调控
  • 简介:目的:观察芪黄明目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影响,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眼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的早期DR患者1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根据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DR诊断标准1期患者37例、2期患者41例、3期患者42例。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和视觉诱发电位等眼科检查。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经x2检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幅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短于对照组(P〈0.05),视觉诱发电位P100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和幅值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早期DR各期均与P100潜时和幅值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DR患者随着病情由1-3期的进展,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明显延长(P〈0.05),幅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芪黄明目胶囊在治疗早期DR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早期DR患者视力,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和提高P100的幅值。视觉诱发电位P100不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还可以预测早期DR的病情进展。

  • 标签: 芪黄明目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P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盆底康复护理对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漏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评分及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评分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术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盆底肌力,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提高女性的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盆底康复护理 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