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学习观察祖国中医中药,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肾阳虚衰和肾阴不足所致喘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本文对肾阳虚衰和肾阴不足所致喘的临床辨证论治,并以喘病中的以肾阳虚衰和肾阴不足两型,分别进行辨证论治,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衰,真对肾阳虚衰的病症,中医在治疗方药上,首当以补肾,温肾纳气的方法治疗。具体肾阴不足而致的以喘证发病的,临床其治疗方法是当以滋肾填精,纳气平喘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临床通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肾阴与肾阳虚衰和不足,所致的咳喘病症,临床治疗均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笔者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采用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和临床分型的辨证论治,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的肾阳虚衰和肾阴不足所致的咳喘病症,发挥中医中药的专科特长,发掘未能发现祖国伟大医学宝库理论知识,使它能为人类造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 标签: 古医方药 肾虚致喘 辨证论治 理论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维生素B6辅助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灯盏花素、胞磷胆碱加维生素B6,静脉滴注;对照组59例,用灯盏花素、胞磷胆碱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用7~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B6辅助性治疗对改善脑微循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的能量代谢、促进脑功能恢复有较大作用,是治疗椎—基动血不足性眩晕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灯盏花素 胞磷胆碱 维生素B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自拟方白驳汤联合外用白驳酊治疗肝肾不足型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按照随机化数字表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白驳汤(主要药物:当归、鸡血藤、白芍、首乌藤、川芎、黄精、麦冬、赤芍、黑豆皮、防风、白芷、补骨脂、何首乌、阿胶、金银藤、鸡内金、甘草)联合外用白驳酊(主要药物:补骨脂、白芷、细辛)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白驳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UVB)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病学组的标准判定疗效,在治疗4,8,12周分别对2组疗效进行记录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2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74.2%;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3例,脱落3例,总有效率44.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组间比较2组靶皮损白斑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靶皮损白斑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白驳汤联合外用白驳酊治疗肝肾不足型稳定期面部白癜风有疗效,且效果优于口服白驳汤联合UVB治疗。

  • 标签: 白驳汤 白驳酊 面部白癜风 肝肾不足
  • 简介: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有高黏血症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采用通窍降浊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有高黏血症合并发生的老年患者80例,均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桂哌齐特单用治疗(对照组,n=40)与联用通窍降浊汤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高黏血症合并的老年病例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高黏血症合并的老年患者,取中药通窍降浊汤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在防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方面价值显著。

  • 标签: 通窍降浊汤 老年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高黏血症 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