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消化溃疡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与饮食的关系,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如抗酸药应在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用一次,抗胆碱能药及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等应在餐前1小时及睡前1小时服用。帮助嗜烟酒的病人戒烟酒。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内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消化溃疡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在每百人中就有5~6人患过此病。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仅在于它迂延时日,而且在于它极易复发。有关资料表明,大多数病者在治愈后的一年内复发,而几乎100%的病人在5年内复发。难怪有的患者哀叹:“胃病”不好治,也治不好!难道“胃病”真的治不好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复发 预防 幽门螺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溃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同时给予泮托拉唑钠(商品名泰美尼克)40mg,每日两次,静点一周,一周后如有Hp感染,应给予一周泰美尼克片剂40mg,日两次,克拉霉素0.5g/d,阿莫西林2.0g/d口服,进行规律抗Hp治疗。后改为泰美尼克片剂,40mg,日一次,口服,胃溃疡口服4~6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周。结果糖尿病组痊愈15例,治愈率62.5%,起效7例,无效1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4.2%,死亡患者为巨大溃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非糖尿病组复查胃镜时痊愈25例,治愈率86.2%,起效3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溃疡痊愈及好转率相比较P=0.0109。结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较,糖尿病并发消化溃疡组胃溃疡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组,治愈率较低。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消化溃疡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评估疼痛的诱发因素和缓解因素;观察病人上腹痛的规律、性质、程度及部位;观察大便的性状;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遵医嘱正确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抗酸剂及抗H.pylori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通过帮助病人认识压力与溃疡疼痛发作的关系,教给病人放松技巧,自觉避免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化溃疡(Pu)是一常见疾病,系由酸及蛋白酶引起的消化道深达肌黏膜的坏死性缺损,可以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除少数见于食管下段、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或空肠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外,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溃疡,常指的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减弱是产生消化溃疡病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在消化溃疡的治疗中,由于H2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阻滞剂及质子泵阻滞剂的广泛应用,对于溃疡在短期内愈已达到较好疗效。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溃疡的患病情况,并对以后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接收了被确诊为消化溃疡的94例患者,对每位患者的病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接受我院电子胃镜检查的236位病人当中,共检查出不同程度的消化溃疡94例,其检出率为39.8%。在这94例中,胃溃疡48例,占51.06%;十二指肠溃疡31例,占32.98%;其他溃疡15例,占15.96%。同时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5例,男女比例约为1.71。从年龄来看,胃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48.5岁,十二指肠炎患者平均年龄41.8岁,其他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51.3岁。结论消化溃疡患者中男性居多,且多为中年人,而且胃溃疡占比相对较大。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患病情况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溃疡与青年人消化溃疡不同的临床特点,便于及时准确地诊治。方法依据年龄把130例消化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70例及青年组60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消化溃疡临床多不典型,不典型腹痛及无痛性消化溃疡42例(60%),青年组则为14例(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胃溃疡42例(60%),十二直肠贵疡25例(35.71%),青年组则为19例(31.67%)和38例(63.33%),两组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感染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溃疡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行胃镜检查并相应治疗。

  • 标签: 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 作者: 葛大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何市中心卫生院四川自贡643015)【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2-01今年五岁的乐乐,过生日之前就一直缠着爸爸妈妈说生日当天想去游乐园,然而到了生日当天即将出发时,乐乐却捂着肚子并一脸病容的告诉爸爸妈妈不想去游乐园了,这时乐乐的父母感到异常奇怪,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内乐乐一直惦记着要去游乐园玩耍,怎么今天过生日了却突然不想去了呢?与此同时,乐乐告诉妈妈自己肚子疼得厉害,因此乐乐的父母急忙将乐乐带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询问和检查,并且做了大便化验之后,告诉乐乐的父母孩子患上了小儿消化性溃疡疾病。对于该诊断结果,乐乐的父母均感觉到特别惊讶,乐乐今年才五岁怎么会患上溃疡疾病呢。医生对乐乐的父母讲道由于人们大多数都认为消化性溃疡疾病是许多成年人才可能患上的临床疾病,而对于小儿来说并不会患上该疾病。然而经临床研究发现,年龄处于三到十三岁的儿童患上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在以往的临床研究中消化性溃疡一直被认作为儿童群体的少见病,然而近年来随着儿童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疾病也对儿童健康和成长产生了严重威胁,并且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出现了显著上升趋势。1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1.1溃疡因素的增强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在于胃酸及胃蛋白酶。其中若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异常增多,大量的胃酸将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形成破坏作用,而胃蛋白酶分泌量增多将对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形成刺激和破坏作用,因此容易诱发胃十二指肠黏膜发生溃疡和糜烂。1.2粘膜保护因子减弱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体胃与十二指肠的内层分布着较为稠密的粘液层,此时可对胃酸与胃蛋白酶进行有效隔离,防止发生自身消化情况。并且胃与十二指肠粘膜能够分泌HCo3,确保相邻粘液层呈现为碱性,因此能够对胃酸产生综合进而实现对胃及直肠粘膜的有效保护。在健康的情况下粘膜保护因素与促溃疡因素两者维持着动态平衡,并不会形成溃疡,当两者间平衡紊乱时就会诱发消化性溃疡。1.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将聚集在胃窦部。有研究中发现,大约超过95%的十二指肠溃疡以及85%的胃溃疡疾病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位于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是诱发儿童及成年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1.4其他原因精神因素也是诱发儿童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正常情况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四联疗法与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二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溃疡的治疗疗效。方法将140例Hp阳性的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1例,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69例,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14天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四联疗法疗效明显高于二联疗法(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愈合率高,且复发率低。

  • 标签: 泮托拉唑 枸橼酸铋钾 呋喃唑酮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消化溃疡的护理方法,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目,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方法通过在本院选取的160例消化溃疡进行护理分析。结果在对这些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之后,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大大加快了患者溃疡的愈合速度,有效的降低了复发率。结论护理在消化溃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治疗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消化性溃疡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溃疡内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来诊的256例消化溃疡疾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经系统治疗,所有病例均达到临床愈合。结论了解消化溃疡疾病发病情况,针对不同并发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