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雷诺嗪是一种新型的心绞痛药物,可以通过对心肌能量的代谢进行改善为细胞水平方面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而且它对血流动力学、血压以及心率都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临床上有很好地应用前景。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良的反应前景,例如头痛、恶心和便秘等。

  • 标签: 抗心绞痛药 雷诺嗪 合成分析
  • 作者: 赵若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渠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20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58-01说到高血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升高,随着血压水平的上升还会出现头晕、失眠以及头痛等相关症状。同时高血压的危害性更是表现在由于血压水平持续上升,容易造成小动脉硬化,还可能引起患者脑血管意外事件、糖尿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因此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性是极高。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也使得临床中高血压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临床中可供高血压患者选择的抗高血压药物品种约达100多种,这就需要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一方面确保患者过高的血压水平能够降低并改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还需要控制并发症的产生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还需要确保用药的安全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应用抗高血压类药物来进行血压水平控制,部分患者采取单一用药方式。然而也有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采取联合用药方式,并且联合应用降压类药物也是现阶段临床中十分常见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方案,通过联合用药能够从不同的药物作用机理发挥协同降压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能够提高血压达标率。并且科学的联合用药方案能够帮助抵消或者缓解降压药物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因而针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近年来更加倡导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联合用药,因此就更需要注重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合理选择。1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主要包括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比较常用的利尿药物主要包括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呋塞米以及螺内酯等类药物,能够控制血容量并显著降低血压水平,同时能够帮助控制体重,此类药物的降压作用相对缓慢和平稳,有助于预防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多应用在肥胖型或者并发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除此之外,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及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均可发挥比较理想的降压作用。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包括纳多洛尔、普萘洛尔以及阿替洛尔等药物,能够帮助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应用在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帮助改善病人的运动耐量降低冠心病复发,有利于预防患者猝死。比较常用的钙拮抗剂主要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类药物,能够促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作用机制本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冠状动脉和末梢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内,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及其侧支血管和周围小动脉,通过增加心肌血流量而改善心肌的氧供应,同时因血管阻力的下降,减轻了心脏工作负荷,从而减少心肌的氧需求量,结果使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与强度明显减少。由于本类药物大多能降低血

  • 标签: 冠心病 药物治疗 抗心绞痛药 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维拉帕米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的治疗及药学监护情况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高血压药用药及监护情况。结果了解高血压的分类,做到合理用药。结论加强高血压治疗的药学监护力度,促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高血压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部队门诊感冒使用现状,探讨基层部队合理使用感冒的对策。方法本文对某基层部队卫生队诊治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感冒情况进行性调查,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10月卫生队门诊患者1488例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使用感冒的合理性予以评价。结果感冒的使用率及联合使用抽取门诊患者处方1488例中776例临床使用感冒,使用率52.1%,其中使用一种感冒并用抗菌素或祛痰止咳725例占93.4%,用两种或以上感冒有51例占6.6%,其中有2例(3.9%)使用了主要成分相同的感冒,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使用合理性欠缺。讨论提出了感冒的组方多为复方制剂,即使不同类感冒的组方成分也有很多相同,应避免同类药物合用防止超剂量应用、根据感冒症状选择合适的感冒、临床医师要熟悉感冒各组分的作用及复方感冒的组分选择感冒、对抗感冒的管理及合理使用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 标签: 基层部队 抗感冒药 使用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西药类感冒要进行调研,分析西药类感冒要的成分、药性以及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同时说明重复使用药物以及乱用药物带来的危害确保使用对象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感冒

  • 标签: 西药类 抗感冒药 成分分析 使用建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应用组胺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8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比,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采取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组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数据之间存在对比意义。两组湿疹患者在本次诊疗后所有症状均都有缓解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抗组胺药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菌不合理使用导致继发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继发真菌感染的病人28例实行临床检验诊断,病例标本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分析其中的病原菌以及使用的药物和实行抗真菌的医治的情况。结果在医院中出现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占医院出现其他感染的情况的11.45%,其中在继发真菌感染的病人中老年人居多,经过检验发现,在检验出的病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的比重最大,占68.5%。病人均使用过抗菌药物,所有出现真菌感染的病人中有10%的病人单独使用一种抗菌,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喹诺酮类等。有90%的病人在出现继发性真菌感染之前使用过联合用药。结论在临床的诊断医治时要合理的使用药物,并且对继发真菌感染实行预防性的措施,并且能够减少真菌的感染,促进病人尽快恢复。

  • 标签: 真菌诱发 医院感染 检验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提倡长期应用血小板聚集在缺血性脑卒中86例患者(定位A组)的临床资料,将其疗效与去年同期同数量(定位B组)未提倡长期应用血小板聚集相比。结果A组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者1例,心源性脑栓塞者0例,延髓麻痹者0例,复发率为10.5%(9例),B组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者3例,心源性脑栓塞者1例,延髓麻痹者1例,复发率为24.4%(21例),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聚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血小板聚集药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感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流鼻涕、发烧、关节和肌肉酸痛、咳嗽等。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冒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若是对药物成分不了解,很容易造成滥用、重复用药的现象。因此,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对当前市场上西药类感冒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合理使用西药类感冒的使用方法。

  • 标签: 西药类抗感冒药 成分分析 使用方法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感冒的不良反应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以为然。更有甚者抱着”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侥幸心理,自作主张,盲目用药,结果小病酿大祸,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感冒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而且往往不止一种。但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医药知识,一旦患感冒后急于求成,常常几种感冒同时服用,错误地认为“多吃一点无妨”。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若两种以上感冒同时服用等于加大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成倍增加,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希望能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关注。

  • 标签: 药学 感冒药 不良反应 服用 引起 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感冒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合理用药建议。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512例就诊感冒患儿,年龄均≤14岁,均遵医嘱予以感冒治疗,用药期间监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良反应与否患儿人口学信息、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情况的差异。结果:512例纳入此项研究的感冒患儿中,有316例为上呼吸道感染,有145例为流行性感冒,有51例为其他类型呼吸道疾病,分别占比61.72%、28.32%、9.96%;共有42例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情况主要为肠胃不适、头痛、心慌心悸、惊厥等,总占比8.20%;两组患儿在不同年龄、性别、疾病分布、联合用药等情况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过敏史率较对照组提高,总用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感冒治疗仍存在给不规范情况,医师需规范感冒的临床应用,结合患儿病情、症状、药品说明、药师指导等信息综合开具处方,把握停药指征,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儿科感冒运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适宜性。

  • 标签: 抗感冒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真菌培养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入我院临床科室进行治疗的172例真菌病镜检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真菌培养后,后进行统计和分析真菌病的菌种组成、临床分类及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172例真菌病标本真菌培养检出阳性133例,检出率为77.3%。一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34个本研究中致病菌菌株主要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三种。三者中以皮肤癣菌为主。在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绝大多数,在酵母菌中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属类,在霉菌中曲霉和青霉为常见。皮肤癣菌为趾甲主要致病菌,皮肤癣菌和酵母菌为指甲主要致病菌,霉菌感染趾甲高于指甲,混合感染很少发生。不同性别之间比较不同致病菌发病率,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癣菌在甲真菌病病原体中分布最为广泛,其次为酵母菌,分布较少的为霉菌。其中皮肤癣菌中最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酵母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和近平念珠菌,霉菌和混合感染在临床中发病率较低。

  • 标签: 甲真菌病 真菌培养 结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3种组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9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咪唑斯汀组、氯雷他定组、西替利嗪组,每组43例患者,分别采用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咪唑斯汀组高于西替利嗪组和氯雷他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异性荨麻疹均可以显著改善、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综合评价来说,咪唑斯汀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 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IG激光联合组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4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经组胺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43例患者,经YIG激光联合组胺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YIG激光联合组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YIG激光 抗组胺药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临床使用中的感冒阿司匹林、速效感冒胶囊、镇痛片APC等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抗感冒药 临床使用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药学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病例中的临床数据,对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方面,使用率最高的高血压药物是氨氯地平,使用率为40.45%;显效率最高的是氨氯地平,显效率为93.26%;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其中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药物是吲达帕胺,其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恶心呕吐、头疼头晕和皮疹。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的种类较多,在用药时应首先了解患者的机体耐药性以及病情,在有针对性的进行药物选择及治疗,密切注意老年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