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后果。肺功能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人类健康危害 气流受限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通过对某社区135名慢病居民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管理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慢病治疗率及控制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长期慢病管理是控制目前慢病流行行之有效的办法。

  • 标签: 慢病 居民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了家庭和国家的经济负担,患者不可能也无必要进行长期住院治疗,因此,采取在医师指导下的社区治疗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本文旨在探讨医师采取何种措施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内科1年多来收治的1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合理氧疗与呼吸道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1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均病情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护理指导及呼吸训练等,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康复的模式。方法观察对COPD患者进行戒烟、呼吸操运动训练、家庭氧疗、支气管扩张药物的使用等指导后的康复效果。结果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自觉气短症状、体质指数与康复前比较均改善。结论社区康复是COPD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能增强体质,减轻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8例,给予患者一般护理、症状护理、管道护理、皮肤及私膜护理、呼吸困难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和资料以及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总有效率高达96%。结论可以有效地维持护理到通常,顺利的咳出痰液,减轻护理困难的症状,改善肺心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有知识和能力执行长期治疗方案和全面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 简介: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改善了营养疾病自然消除。传染病查出了病源、对症下药,自然药到病除。所以许多年来,人们对于疾病逐步形成了一个必须“治愈”的概念,有病要治,治疗务求彻底,自然了民是合乎情理的。无论是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还是传染病,也确实不负众望,夜盲症一瓶鱼肝油还没吃完视力已经基本正常,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营养不良 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 高血压 肝硬化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由于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影响,肺部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从而产生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COPD不仅影响肺,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反应。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通常指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对COPD的治疗应从预防着手,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可逆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围绕COPD病程中的各个环节综合治疗,延缓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使患者处于最佳身心健康状态。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综合治疗作一简单介绍,以期望对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治疗 解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门诊部内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所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抽取 68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 COPD 稳定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COPD 稳定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确切,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发病次数,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疾病 稳定方治疗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一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慢性进行性疾病,是肝实质广泛变性和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的结果。同时肝硬化又是引起门静脉血管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阻塞性病变和门静脉海绵样变则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 标签: 门静脉 彩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诊治特点。方法:对15例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5例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患者,14例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其中1例流产,1例发生严重肺栓塞后经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后行剖宫产,1例并发胎盘早剥,放置可回收下肢静脉滤器,1例患者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放置下肢静脉滤器后行剖官产术,1例要求结束妊娠,放置下肢静脉滤器后行人工流产术;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15d后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患肢周径与健侧差距缩小到(1.9±0.4)cm。新生儿均正常健康,新生儿出生10minApgar评分均〉8分。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出血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治疗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首选低分子肝素(或肝素),非必要情况下不宜用溶栓治疗。应用下肢静脉滤器要把握适应证,必要时放置可回收下肢静脉滤器,防止发生严重性肺栓塞。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妊娠期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