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义乌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探讨宫颈癌危险因素,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7年参加义乌地区宫颈癌普查的50034名妇女中随机选取2687名,对这2687名妇女采用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的“三阶梯”诊断原则进行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capture,HCII)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并进行宫颈癌危险因素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月经婚育史、性行为史及卫生习惯、肿瘤家族史、宫颈癌防治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198例为研究组,非癌及非宫颈上皮内瘤变者248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高危型HVP的感染率为76.8%(152/198),正常对照组为14.1%(351/2489),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宫颈癌防治知晓率研究组为16.7%,对照组为31.4%。单因素分析,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变量有高危型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数、流产史及肿瘤家族史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危型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低(≤17岁)、多次人流史(≥4次)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显著关联与宫颈癌、CIN的发生呈显著关联。结论宫颈癌高危因素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流产史及肿瘤家族史等有关,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发现宫颈癌防治知晓率与宫颈癌发病有关。宫颈癌防治应建立起筛查体系,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对高危型HPV阳性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的干预,同时加强人群的健康宣传,落实高危人群的随访。

  • 标签:
  • 简介:目的全面分析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变化,为远程医疗长效有序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环比增长率和平均发展速度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更加清晰地反映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变化趋势,更好地预测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未来需求量。结果远程医疗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绝对增长量每年2000人次以上,发展速度不平衡,每年的环比增长率在13.9%-59.9%之间浮动,预计到2018年远程会诊量可达58211例;全疆各地区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会诊量增量变化不一,发展速度差异明显,提示距离乌鲁木齐越远的地区对现代信息远程技术的需求越大,远程医疗会诊量也越大;远程会诊学科需求量也有明显差异,与新疆地区疾病谱呈正相关,与新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疑难危重病种的分布也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讨论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对远程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远程医疗的发展只有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内涵建设之路,才能将远程医疗成果广泛转化应用与临床实践,真正体现远程医疗价值和效益。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会诊 环比增长率 平均发展速度
  • 作者: 王蕊刘超(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健康世界》 2015年第21期
  • 机构:林脑炎的早期表现,为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地研究延边地区40例森林脑炎的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分析显示:1、癫痫的发生与重型森林脑炎的发生有关。2、早期患者是否出现颈肌无力的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3、40例患者中,3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肌酐降低,与血肌酐的正常下限值75umol/L相比,中、重两组的肌酐值较正常值均偏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症状已提示预后不良的患者应早期引起重视,给予必要生命支持措施,并向家属交代。对于森林脑炎高发地区来说,应做好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疾病高发季节减少旅游项目,并应早期开展对林区工作人员的卫生宣传教育,普及疫苗接种大有裨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是保障医疗部门医疗质量的重要前提。随着医改的深入进行,药品质量管理正朝着现代化、标准化等方向迈进,但是基层地区药品质量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鉴于此,本文将探究基层地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基层地区药品质量管理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基层地区 药品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原地区与海拔4400米高寒地区展开野战手术车后队员身体机能状况变化。方法分别检测在平原地区与4400米以上高寒地区展开野战手术车所需时间和展开后队员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在平原地区比4400米高寒地区展开野战手术车所需时间明显较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都明显变化,相差非常显著(P<0.05)。结论在4400米以上高原高寒地区展开野战手术车比平原地区不仅所需时间长,而且队员的身体机能消耗在4400米以上高寒地区比在平原地区要大的多。

  • 标签: 高寒地区 野战手术车 身体机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及平原地区单纯肺动脉栓塞及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在患者梗塞范围及再通范围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来,临床通过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D-二聚体(DD)拟诊并经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tomographypulmonaryangiography,CTPA)证实的68例PTE患者,患者均居住高原地区三年以上者;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单纯肺动脉栓塞,共32例,第二组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共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尿激酶溶栓治疗(剂量100-150万IU),分别于治疗后一周内-两周内再次行CTPA复查,就PE治疗转归进行评价。结果①肺动脉栓塞双侧发生梗塞者多于单侧者,右肺多于左肺,下肺多于上肺;②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经过1-2周尿激酶溶栓治疗,再通率明显低于单纯肺动脉栓塞组;③高原地区患者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多于平原地区,而且恢复较平原地区慢;④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胸腔积液吸收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原地区,由于缺氧原因恢复时间长或较难恢复,肺动脉栓塞合并肺梗死患者,梗塞范围较大,溶栓剂后再通率明显低于单纯肺动脉栓塞,所以肺动脉栓塞患者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合并肺梗死患者后期延长溶栓治疗时间。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肺梗死 CT肺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灾害救援中我院医务人员在完成救灾后的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将我院从2008年5月到2014年12月参加过灾害救援的一线医务人员234人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4份。结果234人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抑郁、焦虑、恐怖3个因子均高于常模1.结论参与灾害救援后医务人员均存在抑郁、焦虑、恐怖等负面情绪。

  • 标签: 灾害救援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根据突发灾害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受伤害人数多、伤情复杂的特点,医院在组织抢救过程中,器械科受院抢救指挥部统一领导,建立紧急状态下工作模式,运用急救设备器材供应系统,对医疗设备器材统一调配,专门发放,集中保障医疗设备、器材的供应;器械科建立应急器材库存与信息系统,保障突发性事故抢救的设备器材供应。

  • 标签: 突发事件医疗设备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1例地震灾害中造成脑挫裂伤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22年1月8日收治的1例在地震灾害中造成脑挫裂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讨论其护理方案,总结护理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增强,对他人的依赖降低;住院期间无发生跌倒情况。结论:规范的基础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地震灾害造成的脑挫裂伤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地震灾害中造成脑挫裂伤 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同一省份不同居住地域和不同民族成分入群中风疹病毒免疫力状况和差异。方法采用定量ELISA方法测定风疹病毒抗体(RV-IgG)的阳性率。结果经检测,伊犁地区健康人群(汉族、维吾尔、哈萨克三个主体民族)自然免疫的风疹病毒抗体(RV-IgG)阳性率61.78%,较石河子地区同年龄组71.0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风疹易感人群38.22%较石河子地区同年龄组28.12%〔6〕高,且两地区的市区与县乡之间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经主动免疫可提高风疹病毒(RV-IgG)抗体水平,降低易感人群比例。结论健康人群中自然免疫(RV-IgG)抗体水平受民族成分、年龄、人群居住地域、生活方式、活动范围及流动性、风疹流行影响。建议在对健康人群进行风疹抗体水平监测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点,制定风疹免疫策略,将育龄妇女风疹疫苗接种纳入免疫程序,以控制风疹发生与流行后的潜在危险。

  • 标签: 健康人群 风疹 抗体水平 新疆伊犁 新疆石河子
  • 简介:1998年夏,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黑龙江省重灾21个县,洪灾给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尤其是受灾地区的饮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灾民喝不上安全卫生水。本次调查了北方三个重灾县的饮水卫生情况,内容有:灾区的饮水设施损坏情况、灾后水传疾病流行情况、水质监测情况及环境卫生状况,旨在报告灾后群众的饮水卫生现状,为灾区的重建和解决饮用水卫生问题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保护人民健康的

  • 标签: 洪涝灾害 饮水卫生 调查分析 黑龙江省 健康教育 供水设施
  • 简介:摘要: 医学应急救援 在 灾害事故现场 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救治伤员,减少伤残率与死亡率。 本文结合了 167 例中毒伤员和 101 例爆炸伤伤员的案例,分析了在 灾害事故现场 中, 医学应急救援的主要特点 和 救护原则 ,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合理制定灾害事故现场的应急方案,进一步完善医护人员的救治技术,最大程度提高救治伤员的成功率。

  • 标签: 紧急赴救 先救后送 处理受伤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针对山西省某三甲综合医院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医院面对的主要突发灾难,及存在的应对突发灾害的薄弱点,提升医院的危机应对能力,并据此不断更新完善医院的突发灾难应急预案和开展应急演练,持续改进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获得数据,Kaiser模型的风险评估矩阵对4 大类40项危险灾难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该医院相对风险值排名前10位的灾害危险灾难依次为:流行病暴发(45.14%)、强降雨(41.6%)、地震(38.48%)、信息泄露(32.56%)、污水处理系统故障(31.95%)、供暖故障(31.49%)、交通瘫痪(31.05%)、药品供应短缺(30.15%)、天然气故障(29.93%)、医用气体故障(29.2%)。结论 明确目前医院最需要重视及应对的灾害风险灾难,实施分类施策。

  • 标签: 灾害脆弱性分析 Kaiser模型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遴选适合地区性的基本药物的合理方法,为基本药物目录的修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郑州市8家公立二级医院用药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得到初步的课题组推荐目录,然后组织专家打分推荐,再次分析整理,返回医院征求意见,得到最终目录,最后对目录到各地征求意见,验证方法合理性。结果找到了一个适合郑州市使用的基本药物目录。结论通过此次研究,课题组找到了一个按照临床需求—客观打分—专家推荐—临床验证—拟定收录—政府推广这个模式制定地区性基本药物目录的新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基本药物 遴选方法 地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