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变形体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凉水井镇,斜坡属于典型的软弱基座型缓倾坡内斜坡。,基于斜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斜坡基本特征,定性分析了斜坡整体变形破坏模式。通过Geosmdi02007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斜坡整体变形破坏特征及模式,结果表明:暴雨与天然状态下,因下部泥页岩的塑性变形导致上部灰岩拉裂,斜坡整体失稳模式为塑流一拉裂;暴雨状态下,水对下部泥页岩的软化作用和裂隙充水静水压力及动水压力,加快了岩体破坏,推进斜坡破坏进程。

  • 标签: 变形体 形成机理 研究 凉水井镇
  • 简介:从临沧永泉高岭土矿的成矿地质、矿体分层、矿石的类型和质量特征及表生作用下矿物的转化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系统说明了永泉高岭土矿床的成因类型为风化型中的风化残积亚型矿床,属原地风化形成。

  • 标签: 高岭土 地质特征 风化残积亚型 临沧永泉
  • 简介:为查明新疆吐哈盆地煤层的原始成煤环境,应用煤岩学方法,通过GI-TPI关系图解,划分了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相类型,将煤相划分为4种类型,即较深覆水森林沼泽相、湿地森林沼泽相、湿地草本沼泽相和湖沼低位沼泽相。通过煤相分析,进一步在盆地内划分出河成沼泽体系、河湖混成沼泽体系和湖成沼泽体系3类成煤沼泽体系,为吐哈盆地成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 标签: 吐哈盆地 侏罗纪 煤岩 煤相
  • 简介:本次研究以淮南矿区C_(13)、B_(118)、B_(10)、B_(4b)和A_3煤层为实验样品,应用Rock-EvalⅢ(OilshowAnalyzet)仪器分析其热解色谱特征,并对五层煤的产烃能力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热解色谱 有效碳 淮南煤矿
  • 简介:安徽省皖北地区发现的原生金刚石,不同于之前在砾岩和松散沉积物中发现的金刚石,其载体也既不同于国内已发现并开采的原生金刚石矿床之金刚石载体,也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现并开采的原生金刚石载体.之前在砾岩中或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发现的金刚石大小混杂,颜色多样;国内及世界上已开采的原生金刚石矿床,其载体基本上均为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尤以前者为主.而安徽皖北地区发现的原生金刚石,其载体为橄栏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火山角砾岩和辉绿岩.

  • 标签: 金刚石 载体 橄栏玄武岩 玄武质角砾熔岩 火山角砾岩 辉绿岩
  • 简介: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柯坪断隆由多排逆冲岩席所组成,逆冲岩席之间并非简单的平行排列。柯坪断隆中部萨尔干断裂呈右行走滑产出,活跃至今,其东西两侧逆冲岩席并非一一对应。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观察,依据区域地质调查成果、Worldview2遥感影像解译及前人资料,以柯坪断隆中部萨尔干断裂为研究对象,开展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带内侵入岩地质特征研究,分析萨尔干断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出萨尔干断裂发育先于区内逆冲推覆,并以萨尔干断裂为界将柯坪逆冲岩席分为东部逆冲推覆体系与西部逆冲推覆体系。西部逆冲推覆体系由于受到巴楚隆起阻挡较东部逆冲推覆体系大,使柯坪逆冲岩席空间上出现不对应,进而初步解释柯坪断隆现今构造格局。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柯坪断隆 逆冲岩席 萨尔干断裂 构造格局
  • 简介:贵州水城徐家寨锰矿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锰矿典型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总结出成矿模式。徐家寨锰矿最终定位于开阔台地沉积相的沉积-风化锰帽型矿床。

  • 标签: 锰矿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水城徐家寨
  • 简介:祝桑弧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南部,楞古-孜河弧形背斜位于弧顶部位。楞古-孜河背斜主褶皱、内部小褶皱及叠加褶皱的特征表明其形成经历了印支晚期自北向南的滑脱作用,燕山早期南北向挤压作用及燕山中晚期南西-北东向挤压作用等三次构造变动。其成因可能与扬子板块与劳亚板块的俯冲、碰撞有关。

  • 标签: 松潘-甘孜造山带 弧形背斜 滑脱作用
  • 简介:北天山山前乌鲁木齐—乌苏地区的构造变形,是在挤压兼左行剪切作用下形成的.根据皱皱构造的排列组合、地层组成、变形强度及构造线等特征,将本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属于两个构造系.其中小渠子构造带的成因与博格达山活动相关,属于另一个构造系.其四余个构造带组成独立的玛纳斯构造系,叠加在燕山期构造之上.

  • 标签: 北天山山前 乌鲁木齐—乌苏地区 构造变形 左列雁行褶皱 反“S”形 反向剪切
  • 简介:为研究吐鲁番盆地南北断面方向上地下水的流动规律,沿吐鲁番盆地中部南北剖面建立了二维地下水流动模型,采用二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剖面模型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吐鲁番盆地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在剖面上的循环特征、流速分布特征、剖面上地下水的平均滞留时间和径流强度。模拟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地下水流动系统存在局部流动系统、中间流动系统和区域流动系统,局部流动系统循环深度北盆地为600m,南盆地为300m,中间流动系统循环深度达1000m,区域流动系统循环深度达1200m。

  • 标签: 吐鲁番盆地 典型剖面 地下水径流特征
  • 简介:本文在综合分析北京市西郊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历史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运用piper三线图和箱形图等技术方法,从地下水水化学表现的差异性角度对北京市西郊地下水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污染源分布特征进行了西郊污染特征分区。研究结果显示,依据北京市西郊地区地下水化学的差异性可划分为基本无污染区、历史工业污染区、历史城市居民生活污染区和历史农业污染区4个区,其中基本无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区,地下水质总体较好,工业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历史的首钢老工业区及下游的污灌区,其主要影响因子为SO42-和Cl-;城市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二环内,其主要影响因子为NO3-、Cl-、SO42-;农业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历史上的污水和清水的混合灌区,其主要影响因子为NO3-。

  • 标签: 水化学 piper三线图 箱型图 污染特征
  • 简介:安徽庐江泥河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为一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泥河铁矿床各个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测温工作,明确磁铁矿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30~370℃之间;石英碳酸盐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60~295℃之间;石英黄铁矿化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05~250℃之间;脉状碳酸盐硫酸盐阶段流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190℃之间。利用包裹体均一及冰点温度算得流体盐度集中在6%~12%之间,密度集中在0.70~0.8g/cm^3之间,属于中盐度中低密度流体。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对泥河铁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及流体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标签: 泥河铁矿床 流体包裹体 玢岩型铁矿床 庐枞盆地
  • 简介:目前采空区探测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对于老采空区,往往无矿产勘查资料和历史矿产开采资料,地质调查远不能准确固定采空区范围,只能依靠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来确定采空区范围.深度和边界,之后用钻探验证。对于浅部小窑采空区,目前常用电磁类方法有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本文通过分析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探测采空区的成果案例,总结了浅采空区电磁异常特征。通过对比分析自然条件下地层和采空区地层的电磁场特征,研究判定采空区边界和深度的方法。

  • 标签: 采空区 电场特征 磁场特征
  • 简介:哈巴河阿克齐金矿产于华力西中期哈巴河杂岩体中的挤压破碎带中,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特征.矿体地表及浅部为氧化矿,成矿物质来源与赋矿岩浆岩有关,属高-中温岩浆热液型脉状金矿床.

  • 标签: 新疆 阿克齐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成矿物质
  • 简介:本文在有限元法模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F指标法、构造主曲率法、地震层速度法并结合实际观测、测试资料对区内海相中、古生界岩石裂隙在纵、横向上的发育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覆盖区岩石裂隙发育的有利部位及其在不同类型构造上的分布规律。

  • 标签: 构造裂隙 构造应力场 分布规律 海相中、古生界 下扬子中部地区
  • 简介:对采自安徽铜陵绿松石样品,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重点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及矿物组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绿松石的红外光谱特征与其他产地的绿松石基本一致,仅在个别波数范围内由于结晶程度不同存在微小的偏差,说明铜陵绿松石的分子组成和其他产地的绿松石相同。此外,铜陵绿松石的特征衍射谱线、矿物组成与绿松石理论谱线相吻合且矿物成分单一,纯度很高。

  • 标签: 铜陵绿松石 红外光谱 X射线粉晶衍射 扫描电镜 矿物组成
  • 简介:通过甲基卡花岗岩体及伟晶岩脉实测剖面,研究其岩石学特征,分析其其构造背景及物质来源。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组成,以中-细粒结构为主,可见白云母、黑云母等矿物。组成伟晶岩脉的长石、石英等矿物普遍较粗大,岩脉中可见锂辉石矿物。由于岩石中普遍可见富铝矿物白云母,因此推测岩体可能来源于地壳物质。花岗质岩浆形成后发生了液态不混溶作用,分离出伟晶岩熔体并交代围岩使稀有金属元素富集成矿。

  • 标签: 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稀有金属 构造背景 甲基卡
  • 简介:盖层作为天然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控制着天然气在空间上的分布,而且控制着天然气的富集。此前关于深层天然气盖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区域性泥岩盖层,但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除了被泥岩封盖外,还有一部分被火山岩自身封盖,火山岩盖层还没有被全面系统地认识。前人对长岭断陷天然气藏封盖保存条件的研究工作开展的甚少。本研究通过对该盖层类型及分布特征、微观封闭能力以及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及研究,探讨长岭断陷深层盖层发育特征及对天然气空间分布与富集的控制关系。

  • 标签: 天然气 火山岩盖层 泥岩盖层 长岭断陷
  • 简介:古构造和现今构造是鄯勒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对鄯勒-勒东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分析有利于该区油气深入勘探.在断层分级基础上,描述了断层的剖面和平面特征,分析了断层与构造、沉积的关系.讨论了印支、燕山、喜山运动形式及对该区构造的影响.在NS向上将鄯勒.勒东构造分为冲断带、断褶带、南部斜坡3个带.断褶带是油气富集主要部位,斜坡带紧邻生油洼陷,也具备较好的成藏能力,如勒东断鼻.在构造演化分析基础上,指出勒12块圈闭在鄯善群沉积之前已形成,是油气运聚有利指向区.

  • 标签: 鄯勒-勒东 断层 构造 古构造 油气 聚集
  • 简介:牛皋沟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镇金陵景区,2012年“7·21”特大暴雨期间暴发泥石流。本文在现场调查、综合地质测绘、勘探等的基础上,对景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物源分布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表明,牛皋沟岸坡陡峻、物源丰富、水动力足,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且景区内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也为泥石流发育创造了条件;对牛皋沟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值进行计算,泥石流流体重度约为1.550t/m3,定性为稀性泥石流;50年一遇洪峰流量值为28.33m3/s,一次泥石流固体冲出物1.85×10^4m3,其爆发的规模属于中型泥石流。

  • 标签: 泥石流 灾害 基本特征 牛皋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