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连环画时代,他的作品脍炙人口,今天,他思虑最多的是“面对现在中国大写意市场现状,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找到自己的绘画个性。”

  • 标签: 国画家 六七十年代 市场现状 连环画 大写意
  • 简介:南通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成立于1981年3月,是南通市政府所属科技事业单位,1996年成立南通市城建档案管理处,与南通市城建档案馆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现有干部职工14人,保存多种载体形式的档案十万余卷,档案跨越时间近百年,真实记录了南通市城市建设的成果和发展轨迹。

  • 标签: 城市建设档案馆 南通市 科技事业单位 城建档案管理 城建档案馆 干部职工
  • 简介:纵观城市发展,在城市系统中具有特殊性,对城市肌理生长与城市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城之间的关系也面临挑战。从水网肌理延伸促进水城肌理共构和城市建筑呼应滨水营造两个层面出以,解读水城共构的滨空间整合策略。一方面从水城共构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从三个维度分析水城肌理共构的营造特点及其意义;另一方面立足城市局部与整体的互动,指出城市建筑呼应水体的轴线和界面,对城市整合、城市文脉传承、城市意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滨水城市中,以为核心的空间整合,对城市结构营造及肌理生长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有助于建立起不同性质、功能、特色的区域的整合,推动传统滨水体系的复兴。

  • 标签: 滨水空间 水网 肌理 共构 整合
  • 简介:连载之六《礼记》讲人死后要给他洗澡,如他生前一样,还要给他洗头,剪指甲和修胡须。这些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举行的呢?《礼记》一说是在厨房,“浴于爨室”:一说是在室内,“掘中溜而浴”;一说是在堂内。不管怎么说,总之有一间专门给死者洗澡的地方,还有一些辅助的设备,从《礼记》的记载来看,这个地方,应该有一口井,一个灶屋,

  • 标签: 紫禁城 沐浴 皇帝 礼记 死者 厨房
  • 简介:当个率性的背包客,踏上生态游的旅途,用镜头定格野生动物,成为自然的记录者。帮助野外生活遇到困难的动物,保持它们的野性美,虽有近距离接触,也不要打扰它们的生活。让野生动物成为人类的图腾,成为人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证据。弘扬生态旅游文化一直是本刊致力于做的事情,这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些生态游的好去处。

  • 标签: 生态游 野性美 女王 南非 保护 女士
  • 简介:研究的主体内容包括西咸新区河流沿线遗产的价值评价和遗产廊道空间建构。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分析遗产的价值构成,采用尔菲方法建立遗产价值评价和现状评估模型。提出渭河水系西咸新区段遗产廊道建构的可行性、建构意义及建构原则,分析遗产廊道构成要素,论述具有典型性的渭河北岸遗产廊道空间格局,可为渭河水系其它河流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 标签: 渭河水系 西咸新区 遗产廊道 廊道建构
  • 简介:众所周知,生命万物都离不开水,但是在旱季的时候水源到底有多重要呢?如果你在旱季去过南非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各种动物都会每天一早一晚准时聚集在仅有的几个水塘喝水,这成了它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水塘还成为了若干动物"公关社交"的场合,所以出现动物齐聚一堂的壮观场面也不奇怪。

  • 标签: 国家公园 水世界 黑犀牛 跳羚 塘边 水源地
  • 简介:现在大家能看到故宫文物当中雍容华贵、色彩鲜艳、图案华美的清代宫廷服饰,有没有想过这些服饰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些服饰的制作反映了其对应朝代的哪些特点?

  • 标签: 服饰 彩绘 档案 图样 制作
  • 简介:国内几种流行的涉及1911年2月13日至1913年3月12日间事情的西藏编年大事记有的1911年无一字记载,有的语焉不详,这显然是缺乏史料。这一时期实际上是辛亥革命在西藏的发生历史。在中国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中,西藏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一直缺乏详细的研究,所以已经出版的中国有关辛亥革命在各地的论文集多没有西藏的文章。此文试图补充这一不足,以英国档案为中心,对1911年2月13日至1913年3月12日间西藏辛亥年及其余绪做了编年事稽考略,对一些史事做了分析考述。

  • 标签: 辛亥革命 西藏 英国档案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
  • 简介:太仓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馆)成立于1986年11月,2002年3月,增挂“太仓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牌子。2002年10月,经建设部考核,晋升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现有在职职工20人,馆藏各类档案近9万卷,数字化扫描同步跟进,全面、真实地记录太仓的城市建设发展足迹。

  • 标签: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 太仓市 城建档案工作 科学规范 纪实 创新
  • 简介: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场所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基础性的新方法"场所叙事"。论文阐述了相关的定义与内容,探索了城市文化特色与其认同性建构的场所叙事策略与路径。相比传统基于物质形象塑造模式,场所叙事更倾向于将场所中隐含的非物质的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到物质空间之中,来凸显城市亚文化;同时,场所叙事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框架来建构文化认同,培育场所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此外,论文对上海滨历史街区"老码头"更新进行考查,从场所叙事角度,来诠释与验证其策略在历史街区重构中的适用性。本文的贡献在于为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塑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场所叙事 城市文化特色 历史地段 认同 语境
  • 简介: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的清代咸丰年间广东洪兵围攻广州中文传统舆图,是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实录档案,尤其在相关文献记载未能存留或叙述不尽详细的情况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及其他文献记载,对编号为F.O.931/1897的平洲舆图及相关文字档案,做了较为具体的考释。

  • 标签: 平洲 广东洪兵 传统舆图 考释
  • 简介:2008年7月1日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了历史建筑的法定定义,给文物保护单位提出了保护要求,但历史建筑在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和创新利用,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仍然缺乏合理的指导和建议,造成目前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良莠不齐的现实困境。从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两个方面,尝试探讨其保护利用的方法、技术策略,提出真实性、整体性仍然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

  • 标签: 历史建筑 保护与利用 科学性 创新性
  • 简介:【母亲和女儿】1926年,桑为HeleneAbelen和她的女儿Josepha在家里拍摄了这张照片虽然这是一张简单的家庭合影照,但是我们能从人物的面部表情中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在经历了一战伤痛后,这位年轻母亲所表现出“严肃的性格和或浓或淡或无奈的忧愁与伤痛”很容易就能让我们读出。相反.因为没存经历过战乱所带来的痛楚。在女儿的表情里却只有安静和童真。

  • 标签: 桑德 奥古斯特 被摄对象 德国人 政治自由 纳粹党
  • 简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各方关注。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基于恩施腾龙洞《夷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实践表明,大型实景舞台剧确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路径。同时,这种转型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必须与天然物质景观交融呼应,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 《夷水丽川》 湖北恩施腾龙洞
  • 简介:在清代西安城墙的历次维修中,以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一年(1781-1786年)的工程规模最大。本文基于大量清代奏折档案,对这次维修工程的缘起、工程分期与做法、督工官员与工匠、经费数额与来源、工料产地、数量及其运输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考辨,指出包括城墙维修在内的清代西安城市建设与关中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变迁之间具有紧密联系。

  • 标签: 清代 乾隆 西安 城墙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