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河北宣化文物保管所藏明代墓志初析刘海文李敬斋近十几年来,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通过文物普查、日常征集等工作,收集了大量墓志。这些墓志多数保存较好,有着重要的研究和艺术价值。现将其中四合(方)明代墓志简述如下:一、解士郁墓志1984年征集于宣钢水泥厂...

  • 标签: 墓志 宣化 文物 艺术价值 文学作品 《明史》
  • 简介:河北省地处京畿,近代百年历程中诸多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都与这块土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曾在这片热土上唱响了赫赫英名.河北不仅在鸦片战争后成为天主教渗入中国的活动中心,而且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活动区域,更是抗日战争的敌后主战场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与重要后援地.河北省博物馆近代文物馆藏丰富,其中不乏文物精品,是燕赵大地近一个世纪以来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近代风云百年的重要史证.现从中甄选出10件能够彰显杰出历史人物、见证重要历史真实的典型文物,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河北 博物馆藏 近代文物 历史事件
  • 简介:2010年,河北省文物局对全省博物馆建设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本文对全省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 标签: 河北省 博物馆建设 问题 发展目标
  • 简介:河北省遵化市发现阵亡将士公墓文物普查时,在遵化市石门镇石门四村荣军农场院内发现公墓一座,墓前竖立石碑一通,还有三座坟丘,坟前均竖墓碑。公墓碑为青石质料,通高2.4米、宽62厘米、厚22厘米。碑座为长方形,长85厘米、宽62厘米、厚60厘米。碑文阴刻楷...

  • 标签: 遵化市 河北省 国民政府 北平分会 军事委员会 石门镇
  • 简介:邺城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白瓷的始烧地点,2014~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邺城地区的窑业情况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陶瓷窑址5处,时代自东汉晚期至北齐。值得关注的是,在邺南城的东北、城内、西南均发现了烧制铅釉瓷胎器与青瓷器的窑场,且通过对窑具的分析推测,二者采用相似的窑炉与窑具烧制,仅胎釉与烧造温度不同,由此推测中国白瓷的诞生应为二者共同发展的结果,其中铅釉瓷胎器是隋唐三彩的先河。

  • 标签: 邺城 汉魏十六国 东魏北齐 陶瓷窑址
  • 简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收藏有元明时期的铜质火器铳(炮)33件,其中除1件可能为元代外,其余皆为明代。这批铜兵器大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张家口、唐山、邢台等地市征集所得,其中19件为有铭铜铳,是一批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 标签: 铜质 兵器 明代 年代 元代 张家口
  • 简介:值此河北省博物馆馆庆50周年之际,我代表全体离退休老同志祝贺省博物馆50大寿,祝省博物馆越办越好。在此,我想谈一点感想,一点希望。

  • 标签: 河北省博物馆 基础设施 人才 管理机制
  • 简介:1987年秋,笔者从一老农手中征集到一枚太平天国大钱,此钱同陕西澄城县发现的太平天国大钱酷似。铜币圆形方孔,直径7.8、穿孔内径1.8、厚0.35厘米,重170余克。钱正面铸有阳父“太平天国”4字,背面铸有繁体的“圣宝”2字,币文皆楷书对读。“天国”的“国”字,既不同繁体的“国”字,又同简化的“国”字有别,“国”字铸成“囯”字,钱币称“圣宝”,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宗教迷信色彩在钱币中的反映(见图)。

  • 标签: 圣宝 币文 海兴县 方孔 澄城县 迷信色彩
  • 简介: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农业专业的国家级博物馆。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肩负着宣传农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承担着抢救、保护和收藏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 标签: 中国农业博物馆 现代农业科技 设计理念 文明传播 古代农业 陈列
  • 简介:本文以多年以来的考古发掘材料为依据,对邯郸境内史前时期的农业考古资料做了综合论述,认为早在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即已出现,农业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仰韶时期的农业工具和家庭养殖业都有了改进和发展,龙山时期则进入了原始锄耕农业的鼎盛时期.

  • 标签: 史前农业 农业考古 邯郸地区 原始农业工具 家畜家禽驯养业 史前时期
  • 简介:鸽子和蝙蝠的活动与排泄物污染是威胁北岳庙德宁之殿古建筑与古壁画安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首先开展了德宁之殿动物病害现状调查,利用安防监控系统监测了大殿内蝙蝠的夜间活动特点,使用观鸟望远镜观测了鸽子的白天活动规律,并测定了病害动物排泄物的酸碱度和易溶盐含量。针对德宁之殿当前的动物病害问题,引入超声波驱赶法对大殿内病害动物进行驱逐,结合数字式声级计和单位面积蝙蝠排泄物重量变化对驱赶效果做出判定。结果表明:有近干只蝙蝠和数百只鸽子在德宁之殿内、外频繁活动;蝙蝠尿液呈酸性,富含硝酸盐和硫酸盐,其粪便为碱性,硝酸盐含量较高;鸽子粪便内含有较高的硝酸盐;病害动物排泄物易造成古壁画原有保存微环境改变,产生病害。安装超声波动物驱赶器后,大殿内蝙蝠平均活动时间缩短,活动强度受到了明显抑制,活动区单位面积内排泄物重量降低;大殿外鸽子也受到了驱赶器的影响,延迟返巢。超声波驱赶法在古建筑蝙蝠与鸽子病害防治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有必要实施其它物理防治和机械防治等主动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效率。

  • 标签: 北岳庙 动物病害 蝙蝠 鸽子 防治措施
  • 简介:河北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先秦房屋建筑遗存石永士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综合体,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可以说是反映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界标或文化和艺术的雕塑品。因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定格和无言的诗,是物质文...

  • 标签: 房屋建筑 夯土台基 考古工作 长方形 遗存 土遗址
  • 简介:<正>牤牛河发源于太行山南段东侧的峰峰矿区一带,由西向东,从林坦村进入磁县北部,向东汇入南北流向的滏阳河,全长约15公里。其上游河床狭窄,两岸为起伏的丘陵地带,直到袁庄村附近,河床骤然拓宽,以至林峰村西,形成扇面冲积平原,两岸台地平坦。1989年初,为配合河北省查遗补漏的文物复查工作,由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组成文物普查小组,对牤牛河两岸进行了专题性考古调查。参加调查的人员有张沅、王立军、翟中华、乔文学。调查于2月27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历时10天。共发现古遗址5处

  • 标签: 考古调查 古遗址 绳纹 文化层 陶器 灰陶
  • 简介:邢窑、定窑、磁州窑、井陉窑并称河北四大窑,其中井陉窑址发现于1989年10月,通过多次考古工作,共确认隋至民国时期的瓷窑址11处.2015年7月,井陉县北防口村民在村南水管改造施工中发现白釉碗、盏托、执壶及漏斗形匣钵、筒形匣钵、三叶形支钉等部分瓷器与窑具,后井陉县文保所调查后确认,北防口窑址为井陉窑新发现的第12处瓷窑址.2016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保所对北防口窑址进行了调查与勘探,确认该窑址为井陉窑晚唐五代时期生产精细白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 标签: 井陉窑 北防口村 瓷窑址 晚唐五代
  • 简介:2006年8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涿鹿县故城(黄帝城)清理了一座已暴露在外的汉代墓葬,出土了陶器、铜器等随葬品。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看,应为东汉时期的一般贵族墓。

  • 标签: 涿鹿县 东汉墓 发掘简报
  • 简介:1990年,在河北省任县新市村西北出土了一方唐代墓志,志文记述了墓主李伦生平及其次子仲和"匍匐徒跣"将其遗骨从陇西运回,葬河北昭庆(今河北隆尧)"唐陵东南三里"李氏祖茔的经过,进一步证实了李唐祖籍在河北隆尧之说。

  • 标签: 河北任县 李伦墓志 李唐祖籍 考证
  • 简介:本文对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姜家梁遗址人骨的下颌第一臼齿磨耗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磨耗度大于现代华北地区人类,提示这个时期食物可能较现代人坚硬。姜家梁第一臼齿磨耗度性别差异不显著,而狩猎一采集人群一般牙齿磨耗存在性别差异,由此推测姜家梁人群已经渡过狩猎一采集阶段,进入农业经济为主的生活。

  • 标签: 姜家梁 第一臼齿 磨耗
  • 简介:2013年12月19日,国际著名考古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欧弗·巴尔-约瑟夫先生,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了一场题为《近东地区农业的起源》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以黎凡特地区为中心的近东地区农业起源的研究概况,为我们了解该地区如何从采集狩猎者变为农人、以及采集狩猎群体如何与农人共存互动。携手迈入新石器时代提供了相当翔实的资料和解释。

  • 标签: 农业起源 地区农业 近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学家 新石器时代
  • 简介:自从柴尔德提出“新石器革命”的论断以来,农业起源成为世界考古学战略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学科学者运用多种理论从各个角度探讨这一革命性进程,试图回答农业是何时、何地、为何和怎样起源的。西方学者为此作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农业起源的研究历程,然后从环境、社会和人类文化、认知力三个方面对西方有关农业起源的理论或假说进行总结和评述,旨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研究者对农业起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农业起源 环境 社会和人类文化 认知力
  • 简介:2007年5月,河北正定县于家庄出土一合唐代墓志。从碑文看,为唐后期成德节度使王士真墓志。该墓志两千余字,内容十分丰富,是迄今发现的这个王氏家族男系成员第一块碑刻,为研究其家族世系、仕宦经历,乃至整个成德镇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近些年来,继何进滔、何弘敬和王元逵墓志之后,关于唐代河北三镇的又一重要发现。

  • 标签: 河北正定 唐代 王士真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