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上个世纪80年代,吴作人(1908-1997)是中国画家在国际上获得两项殊荣的第一人:一是1985年法国政府授予文化艺术最高勋章;二是1988年获得比利时国王王冠勋章。在颁发后一个勋章时,

  • 标签: 吴作人 恩师 80年代 文化艺术 法国政府 中国画家
  • 简介:也许,青藏高原太高了,以至于每一个仰视它的人们总是只能模糊地看到他的轮廓。1492年的一次远航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样,欧洲人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西藏,正如《发现西藏》这本书里所讲述的。从中世纪"蚂蚁运金"的传说和唐代"不知节候,

  • 标签: 成长故事 政协委员 《消失的地平线》 青藏高原 畅销小说 20世纪
  • 简介:在1938年发生的徐州会战中,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达到100余名。在他们中间有三女记者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发出一篇篇战地报道和通讯。通过她们的报道,世界知道了徐州会战的战况,西方国家改变了对中国抗战观望的态度,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他们以笔作枪,抨击邪恶,揭露日军暴行,唤起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三女记者成为当时的“明星”。

  • 标签: 徐州会战 女记者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战 中外记者 战地报道
  • 简介:这是一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年轻人的死亡档案.说他年轻,是因为他死的时候只有34岁.如果他活到今天,该是一76岁的老人.1963年5月11日,人们发现他死在单位一间破败不堪的独身宿舍里.

  • 标签: 死亡档案 毕业生死亡 清华毕业生
  • 简介:由于工作关系,我得缘结识一大批文学前贤和社会名流,诸如钱钟书、赵朴初、杨绛、胡絮青、施蛰存、萧乾、梅志、季羡林、柏杨、林海音、张充和、王世襄、苗子、范用、余光中等等,时都为七老八十、八老几十,乃至百岁人瑞。

  • 标签: 百岁老人 钱钟书 赵朴初 施蛰存 季羡林 林海音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回顾历史、缅怀先辈时,会想起著名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是他,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打响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在白山黑水间,抒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激发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江桥抗战"由此载人了史册。

  • 标签: 抗日英雄 马占山 日本作家 日本侵略者 江桥 第一枪
  • 简介: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依照周礼"改定内官",使北魏的嫔御制度发生了相当程度的汉化。本文通过考察两种史料中"贵嫔"、"贵华"、"充华",发现前两者属于新体制的"夫人",后者则是其中的九嫔。同时,《魏书》中用来称呼帝王嫔妃的"夫人"、"嫔"是为了表明这位嫔妃的名号属于礼制中的夫人或九嫔,而不是嫔妃的泛称。结论认为新制度袭用了汉族王朝遗留下来的很多称号,北魏自己创制的名号也不背离嫔御名称方面的文化传统。

  • 标签: 北魏 嫔御 名号 改制
  • 简介:1923年5月6日凌晨2时30分,沿津浦铁路北行的第二次特别快车在山东境内的临城附近,被以孙美瑶为首的土匪所拦劫,200多名中外旅客被绑架至抱犊崮山区。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临城劫车案”。由于这是民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事件,因此也被称为“民国第一案”。中国方面对于这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的文章已有不少,但是从被绑架的外国人本人、即被称为“洋票”的这一角度的记录则较为少见。本文便是以美国露茜·奥尔德里奇(LucyT.Aldrich)小姐的回忆录为蓝本,描述一下这位女洋票眼中的临城劫车案。一在中国有关临城劫车案的研究文章中,这位年轻的美国小姐可是一神秘人物──就是这位洋小姐,不知是在什么情况下,竟然成为一条漏

  • 标签: 土匪 大队长 临城 警备队 外国旅客 麦克法登
  • 简介:1980年7月,我去紫阳同志处报到,开始担任他的秘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这一年,像是改革开放的序幕,1980年则是正剧上演。当年2月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赵紫阳当选政治局常委,不久被任命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从四川调入北京,9月任总理;万里也从安徽回到北京,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常务副总理。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副总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回忆 五中全会
  • 简介:第一次听到夏衍的名字还是个初中生,当时的语文课本节选了夏衍早年的名作《包身工》,说的是三十年代上海滩日本纱厂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而书中的新名词“拿摩温”马上被我们活学活用,转赠给老是在课堂上严词厉色训人的温老师,每当她在教室走廊那头出现,一声警告“拿摩温来了!”刚才还打闹喧嚷的教室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

  • 标签: 夏衍 女性 生命 《包身工》 语文课本 初中生
  • 简介:因为一幅书法作品,竟使海峡两岸一对父子结束了四十年生离之苦。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讲的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蒋介石侍从室中校参谋、现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项德颐和他的妻子、原国民政府军政部军医署少校译电室主任易雪冰,在杭州西子湖畔,同生离40多年的跨越海峡归来的儿子团聚了。

  • 标签: 侍从官 团圆记 官父子
  • 简介:最近读到三联书店出版的一本书《据几曾看》,颇为吃惊。初始诧异怎么会起这样一个怪书名,继之诧异该书何以得到众多文化大家由衷推崇,进而诧异作者葛康俞是安徽同乡自己竟然毫不知晓,此外还诧异作者品赏书画火眼金睛且见解独到。

  • 标签: 美术家 皖籍 三联书店 多文化 作者 出版
  • 简介:今天,不会有人刻意隐瞒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甚至有些本非少数民族者也想方设法“变”为少数民族;而在先前,不必说古代,就是民国时期,情况则刚好相反,在“有身份”的人群中,极少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其问原因,众所周知。

  • 标签: 教授 族名 民族身份 少数民族 民国时期 “变”
  • 简介:马约翰,乍听起来像个洋名,其实他是地道的福建厦门人,中国第一体育教授。马约翰,1882年10月10日出生在厦门鼓浪屿漳州路58号一户基督教家庭。3岁丧母,7岁丧父,他和哥哥保罗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靠亲友和基督教会的接济,兄弟俩勉强度日。1900年,他和哥哥保罗被送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办的明强中学读书,两年后考入圣约翰大学本科,先学理科,后又学了一年医学。

  • 标签: 马约翰 教授 体育 中国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 故事
  • 简介:1906年,冯素陶出生于云南省广通县(今属广丰县).1920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这时正是“五四”运动波澜壮阔的时候,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欲望冲击着很多青年.省立一中是昆明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最活跃的一所学校,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事物吸引着他,他积极参加了反对复古保守校长等学潮,担任过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主编过《滇潮》月刊.1924年他赴上海,考入南方大学.这时正是大革命的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家的政治嗅觉比较敏锐,他常读《中国青年》和《向导》,在政治观点上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鲜明目标,认识到政治问题不解决,任何问题都不能解决.同年他参加了由共产党人张伯简发起成立的“新云南社”.该社宗旨是团结云南进步青年,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自此,他开始接触中国共产党,接触马克思主义.

  • 标签: 纪实文学 当代 短篇 山西 民盟 冯素陶
  • 简介: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小岗村考察,下农田、进农家,详细了解当年18户村民签订大包干契约的历史过往,在这里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

  • 标签: 小岗村 村村民 村民红
  • 简介:戴高乐和贝当都是法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前者以反对法西斯侵略和复兴法兰西国家而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尊敬;后者则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卖国贼而扬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人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然而在此之前,他们曾是关系不同寻常的密友。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戴高乐 法西斯 侵略 现代史 法兰西
  • 简介:为了营救收容西路军失散、被俘人员,受中央军委派遣,刘伯承、张浩率援西军从陕西淳化、兰原出发兼程西进,1937年3月下旬抵达甘肃镇原一带。在驻防镇原期间,援西军得到以国民党镇原县县长邹介民为代表的开明人士们的拥护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邹介民的一系列义举,曾得到刘伯承、李达等我党高级将领们的盛赞,罗炳辉将军还称之为"真正的三民主义县长"。

  • 标签: 镇原县 国民党政府 三民主义 罗炳辉 红军 刘伯承
  • 简介:费孝通先生一生先后二十六次访问江村。在江村的所在地吴江,有这样一农村基层干部:祖辈的根在江村,出生在江村,从农民、农技员开始,一步步成为公社一般干部、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乡管理委员会主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书记、吴江市委组织部分管农村党建的副部长、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 标签: 农村基层干部 费孝通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党委副书记 情缘 革命委员会
  • 简介:抗美援例战争为朝鲜战争之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阶段。朝鲜战争原是例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战争,后分别支持韩朝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在历时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军级将领、7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战员。

  • 标签: 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争 军长 参战 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