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历史语境中的诗人与民族诗歌话语的建构——惠特曼与斯堡比较研究之一刘树森在美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上,惠特曼犹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前后的诗人及其创作分割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惠特曼之前的诗人,诸如朗费罗、爱伦·坡、爱默生等叱咤文坛的巨擘,虽然也试图构建美国的民...

  • 标签: 惠特曼 金斯堡 民族诗歌 比较研究 历史语境 《草叶集》
  • 简介:半个世纪前过世的美国戏剧家尤@奥尼尔所留给后世的遗产不仅是那些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版权已为世人共有的戏剧作品,而且更是在这些作品中和作品外所体现的奥尼尔精神.奥尼尔自觉地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汲取思想和艺术创作的养分,他的剧作又在大半个世纪中对我国的戏剧文学、戏剧艺术、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奥尼尔无形中成了促进中美文化深层次交流和融汇的杰出使者.

  • 标签: 奥尼尔 戏剧 中美文化交流
  • 简介:美国埃默里大学里德教授的新著《巴赫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立足于当下理论语境,综合运用巴赫思想、尤其是他的哲学、美学、文学学与语言学思想,重新解读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文学本体论、主体论、体裁论进行了独特的反思与创造性再建构。该书不但是具体运用巴赫思想的一次有益尝试,而且丰富了浪漫主义文学研究方法论内涵,为“后理论时代”如何重审文学传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 标签: 里德 《巴赫金视域下的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本体论 主体论 体裁论
  • 简介: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为18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在当时欧洲知识文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18世纪德语文学作品当中,接受并化用“赵孤”题材的一个例子,是克里斯托弗·马丁·维兰德的小说《镜》。本文试图从维兰德小说的文学形式入手,从体裁史角度考查《镜》中“梯方成长故事”所体现的“君主镜鉴”与“修养小说”两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并发掘这两种体裁传统在“梯方成长故事”中此消彼长的张力关系,以及由此折射出的18世纪下半叶德国文学的个体化与市民化倾向;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赵孤”题材在“梯方成长故事”中与以上两种文学体裁传统的具体结合方式,为研究维兰德对于《赵氏孤儿》的接受提供新视角。

  • 标签: 维兰德 《金镜》 《赵氏孤儿》 君主镜鉴 修养小说 体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