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回顾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获奖的29个国家的87人当中,亚洲只有3人,即以色列的阿格农、印度的泰戈尔和日本的川端康成。而具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和别具特色的现当代文学的我国,至今仍没有人获此殊荣。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没人获奖呢?有人认为是由于我国作品在国外翻译得不够,即翻译出版数量少和翻译质量不高,使外国学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不多;有人认为是政治上的原因,即庸俗文艺政治学的限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东西审美意识的差异,即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神人合一”的差异。如此等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在探讨原因之余,也有人提出,中国文学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要敲开诺贝尔文学奖那座陌生殿堂的大门,就必须走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道路。应该说,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因为“在现今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不想自

  • 标签: 文化意识 民族传统 当代中国文学 古代文学 审美意识 现当代文学
  • 简介:当代性"常常与"现代性"交替使用,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困惑。近年,当代性批评倾向于替代现代性或后代现性,甚至形成了当代性诗学。安德生认为,当代性概念既指审视作者生活时代语境中作者创作的各方面特征,又指让读者意识到作品与当前知性关注的相关性。但是这个定义没有涵盖当代性的丰富意义。本文探讨近年英美文学批评中提到的当代性概念,发现当代性至少包含我们时代性、当代共存性、生命存在性和超越现代性等方面的涵义。

  • 标签: 当代性 现代性 共存
  • 简介:魁北克文学的历史并不长,约有一个半世纪。就在这一百五十年当中,它走过了曲折的路程,经历了复杂而急剧的变化,尤其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魁北克文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被称为“沸腾文学”、“爆炸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魁北克文学在中国尚鲜为人知,系统地译介和研究还很不够。今年四月,在南京召开的魁北克文学国际研讨会将有助于推动国内对魁北克文学的研究。我刊把中外学者的全部论文摘要刊登,为魁北克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尽绵薄之力。

  • 标签: 魁北克文学 加拿大文学 法国文学 爆炸文学 国际研讨会 世界文坛
  • 简介:当代开放、多元、巨变的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在审美体验、情感塑造、心理感知、文化认同、伦理旨归、政治诉求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新面貌、新理想、新概念、新结构、新形式、新话语,当代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与价值重构成为作者和读者关注的热点,为此,《当代外国文学》将举行专题研讨会,专门研讨当代外国文学蕴涵的价值取向与人衷精神。我们诚邀从事当代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就会议议题撰文、参会。

  • 标签: 《当代外国文学》 专题研讨会 价值重构 人文精神 征稿启事 多元文化语境
  • 简介:当代苏联文学的一个黄金时段,也许并不像流行的文学史教科书所叙述的那样——或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降的“解冻”岁月,或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始的“改革”年代,而是在“解冻”与“改革”之间。准确地说,应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段。这一时期,有不少文学作品被搬上话剧舞台,被改编成电影,被译成多种外文,走出苏联,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精品。这些作品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何以生成?这些力作之警醒人心的伦理向度,这些精品之形塑性灵的道德能量,应该是构成其生命力内核的一个重要基因。

  • 标签: 苏联文学 “解冻”与“改革”之间 伦理向度
  • 简介:正在当代开放、多元、巨变的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在审美体验、情感塑造、心理感知、文化认同、伦理旨归、政治诉求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新面貌、新理想、新概念、新结构、新形式、新话语,当代外国文学的人文精神与价值重构成为作者和读者关注的热点,为此,《当代外国文学

  • 标签: 外国文学教学 人文精神 价值重构 当代 多元文化语境 专题研讨
  • 简介:<正>西德出版的《法兰克福杂志》一九七九年第十期上刊登了维也纳大学讲师文德林·施密特·登格勒的一篇专论奥地利文学的文章,题目是《不变的情感》。关于奥地利文学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是直接从语言的角度出发的,认为奥地利文学是德语文学的一部分,称其为“奥地利国的文学”(DieLiferaturaus(?)sferreich)。另一种提法是以奥地利文学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为出发点的,称奥地利文学是“奥地利的文学”(Die(?)sferreichischeLiferatur)。后一种提法为大多数奥地利作家所采用。

  • 标签: 民族文学 德语文学 现代作家 法兰克福 语言 角度
  • 简介:作为英美文学空间研究的一个前沿议题,文学地图蕴藏着引人入胜的集成性文化记忆和气象万千的学术意蕴。本文分别以“属+种差”的定义原则、类型学的异质标准、摹状词和历史因果指称命名学理论为基石,梳理文学地图的定义、类型和研究名称等三大本体话语,以管窥深藏其中的空间诗学奥秘。

  • 标签: 文学地图 本体研究 定义 类型 研究名称
  • 简介: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是一台复杂的文学机器,他一生的工作是将与时代相关的科学、哲学、政治学的零件置入文学机器中,不断地磨合,不断地调试。《文学机器》是卡尔维诺一生文学创作和实验的心得体会。

  • 标签: 文学创作 机器 卡尔维诺 心得体会 政治学
  • 简介:<正>由于自十七世纪以来的战乱,政治和宗教的斗争,爱尔兰的绘画、雕刻艺术作品遭受了比欧洲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破坏。大批艺术珍品失散,甚至无法辨认其真伪。本期选登的几幅绘画和雕刻艺术品的照片的原作,都是经过长期、细致的鉴定工作被确认为系出自爱尔兰艺术家之手。封面刊登的《游吟风笛手》系十九世纪的约瑟夫·帕特里克·哈威蒂所作。它一反早期爱尔兰绘

  • 标签: 爱尔兰 十九世纪 绘画 十七世纪 美术作品 艺术品
  • 简介:自进入互联网时代,草根博客的兴起在我国掀起一股创作民主之风。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国网络草根博客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追寻新传媒平台下的文学样式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即草根博客文学在传统文学基础上的发展转变和对文学本源的回归。在互联网的媒体时代中,文学出现了新的元素和发展,而新媒体文学形式必将与传统文学汇成一支,对文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媒体文学 草根博客 传统文学 创新发展 本源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