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很多人认为规范和创新是两个对立体,相互矛盾,但是两者在特定的场合是相互统一的整体。规范并不代表禁止,主要强调的是理性以及制约;创新并不代表提出新的问题,主要强调新的方法、理念和视角。本文主要立足于翻译研究的角度分析了规范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翻译研究不仅需要创新,也需要一定的规范约束。

  • 标签: 翻译研究 规范 创新
  • 简介:学界一直在围绕文学语言的规范问题而争论不休,焦点在于:文学语言要不要规范?文学语言能不能规范?之所以会有如此争论,根源在于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创新(有人称之为“陌生化”)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魅力所在,所以有人理直气壮地声称: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反规范。但问题是:规范和陌生化真的是非此即彼吗?

  • 标签: 文学语言 “陌生化” 文学作品 争论
  • 简介:清末民初是翻译小说的大盛时期,但由于译者在翻译中不忠实原著而受到传统翻译理论价值体系的批评,因此这时期的作品不能跻身于正统的"翻译作品"之列。但发生在世纪之交的翻译活动自身却具有无可辩驳的价值,因此要公正客观地评论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我们必须从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需求来认识,即描述和理解一个时期的翻译活动及翻译规范、评论一个时期的翻译作品,不但要审视其文学价值,还要考虑到其文化特征对翻译活动的制约和需求,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标签: 清末民初 翻译 规范
  • 简介:本文认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不规范,未能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研究领域,这种失范引发了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认识上的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早期研究范围的人为收缩、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人为区分、美国学派比较研究的漫无边际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无所不包。这也直接导致了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绵延不断,而重新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领域、试图从研究范围这一角度出发来解决比较文学研究的危机与困惑,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领域 学科危机 重新规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成都大学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现状,总结新成都大学整合过程中文化冲突与规范的实践经验,积极思考新成都大学文化规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建议。

  • 标签: 整合 文化 冲突 规范
  • 简介:1抒情表意系统始终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门类.庞大的抒情话语部族之中,呼号、诅咒、祈祷无不表述了强烈的激情;相形之下,抒情诗的独特意义在于拥有一批规范的美学形式.这不仅可以追溯到"诗言志"、或者"诗缘情"的悠久传统,而且还包含了一批持续地承传沿袭的抒情诗格律.这些美学形式有效地集结和凝聚了种种情绪冲动,使之成为一个有力的声音.诗人为什么字雕句琢,呕心沥血?抒情诗的美学形式赋予字句奇异的魔力.

  • 标签: 抒情诗 承传 诗格 诗缘情 字句 “诗言志”
  • 简介:摘要尽管我国对食盐专营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是相当多的,但其实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管理还相当薄弱。针对是否需要继续进行食盐专营来确保“食盐加碘,保护公民身体健康”的争论,本文认为,我国在目前不能也没有必要取消食盐专营。我国应主要是通过修改完善食盐专营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加强食盐专营监督,而不是废除食盐专营。

  • 标签: 食盐专营 食盐专营管理法律法规
  • 简介:目前讨论抗战时期周作人的政治姿态及思想立场,多依赖文集材料,尤其是收入《药堂杂文》第一部分的四篇"正经文章":《汉文学的传统》《中国的思想问题》《中国文学上的两种思想》《汉文学的前途》(1)。所谓"正经文章",是与周氏擅长的"闲适文章"及其事伪后作的"官样文章"相对的(2)。1940年2月22日周作人致信松枝茂夫称:"近来无话可说,久不作文,但为青年学生计,关于国文及儒家思想等,亦颇欲写几篇启蒙的文字,亦尚未能决心执笔也。

  • 标签: 片冈铁兵 汉文学 中国文学 松枝茂夫 华北作家协会 文学报
  • 简介:在经历了2016年的短暂低迷后,产业“新升级”、艺术“新力量”与文化“新格局”共同构筑起2017年中国电影的年度新象。在产业方面,“电影质量促进年”与《电影产业促进法》双管齐下,市场渐趋理性,产业日益升级;在艺术方面,“新力量”导演全面崛起,“工业美学”初现雏形,推动了国产电影口碑与市场的双收;在文化方面,多元文化继续在相互融合与博弈中寻求新变,中国电影也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形成了跨国合作与跨文化传播的新格局。由此,中国电影开始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理性的发展阶段。

  • 标签: 中国电影 质量促进 产业升级 工业关学 跨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