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针对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硅酸盐工业热工测量课程实践性强、综合性要求高、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项目基于热工测量理论教学内容,自主开发了6项综合类试验项目,将原有课程中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提高到1/3。目前,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三届学生中开展,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 标签: 热工测量 硅酸盐工业 实验
  • 简介:以醋酸锶和正丁醉钛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3.借助红外(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差热分析(DTG)以及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醋酸对丁醇钛的水解一缩聚过程起重要作用;甘油的加入可改善胶粒的均匀性;在800℃温度下灼烧制得的SrTiO3为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 标签: 溶胶-凝胶过程 水解-缩聚 螯合剂
  • 简介:研究了高温条件下3种不同种类的纳米碳酸在不同温度、不同参配比例时减少沥青烟气的性能:种类不同抑烟能力不同,抑烟能力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添加比例与其抑烟能力的大小呈正相关,但低剂量时减少烟气能力提高较快,高剂量时趋于平缓;同时验证了纳米碳酸因为颗粒小且与沥青相容性好从而减少沥青烟气的机理。

  • 标签: 纳米碳酸钙 沥青烟气 沥青
  • 简介:生物胺是发酵肉制品在成熟贮藏过程中产生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主要由于氨基酸脱羧后形成,人体若过度摄入会导致中毒反应.该文简述了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形成及其主要种类,综述了生物胺的种类及影响生物胺产生的因素,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发酵肉制品中的生物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确保发酵肉制品的安全性.

  • 标签: 发酵肉制品 生物胺 形成 影响因素
  • 简介:研究了不同浓度Ca^2+溶液浸种对辣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0mmol·L^-1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萌发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根长、根数、苗高、茎粗、叶片数等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浓度升高作用减弱,20mmol·L^-1Ca^2+的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浸种虽然增加了平均萌发天数,但显著提高了出苗率。

  • 标签: 辣木 CA^2+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 简介:卤素钛矿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光电材料,具有优越的光学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的光电半导体。但是由于晶体结构的离子性,卤素钛矿量子点的稳定性比较差,严重阻碍其实际应用。本文综述了研究者们在提高卤素钛矿量子点稳定性方面所做的工作,探讨了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 标签: 卤素钙钛矿量子点 光学性能 稳定性
  • 简介:文章采用2000-2008年的数据,应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结果显示:在研究的初期,中国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市场占有率均低于东盟同类产品,其竞争力较东盟弱,但2003年以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中国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两个指标均超过东盟,到2008年,中国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已远远超过东盟,并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趋势。

  • 标签: 机械制品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国际市场占有率
  • 简介:电子鼻是一种食品品质检测领域的创新测量系统,由于其具有快速、无损等优点,因此被应用于食品生产链早期污染和缺陷检测。电子鼻通过模仿哺乳动物嗅觉系统的主要构件来检测和识别复杂的气味。伴随着肉类食品在我国国民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对肉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人员已采用电子鼻对肉类新鲜度、肉类有害物质、肉类掺假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的准确识别率能达到87.5%以上。本文介绍了电子鼻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电子鼻技术在检测肉类新鲜度、肉类有害物质、肉类掺假问题的典型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及了电子鼻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 标签: 电子鼻 肉类 鉴别
  • 简介: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存在下,分别在超纯水、i—C3H8OH和CH,OH溶剂中,120℃温度下水热法合成了CaCO3晶体,用粉末XRD衍射方法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生成的CaCO3晶体的形貌,研究溶剂对CaCO3晶体的晶型和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纯水中和i—C3H8OH得到主要是文石和少量球霰石晶体,但晶体形状不同;而在CH3OH溶剂中得到的是方解石晶体,结果说明溶剂对晶型和形状均有影响.

  • 标签: 乙二胺四乙酸 水热 文石 方解石 球霰石
  • 简介:利用白萝卜和小白菜两种蔬菜汁液中的生物分子诱导碳酸介观晶体(介晶)的生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衍射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白萝卜汁液中生成了菱面体形和球形的方解石型碳酸晶体;而小白菜汁液中则产生了球形的方解石和球霰石型碳酸晶体。对所得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表明它们是在蔬菜生物分子的调控下通过非经典的结晶途径形成的碳酸介晶。

  • 标签: 碳酸钙 介观晶体 生物分子 球霰石 生物矿化
  • 简介:对黄山175例居民头发中锌、铜、、镁、钼、和硒进行了测定,锌、铜、、镁、钼、硒的含量分别为141.51μg/g,8.05μg/g,720.10μg/g,59.76μg/g,59.04μg/g和0.196μg/g.

  • 标签: 头发分析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TiO3及其镁掺杂的钛矿型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应用TEM、XRD等手段,研究所得超细微粒催化剂的粒子大小、组成结构与OCM反应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粒子细化、B位掺杂对OCM反应CH4的转化率、C2选择性都有提高.750℃时,SrTi0.9Mg0.1O3对OCM反应的甲烷转化率为28.9%,C2选择性为60.0%.

  • 标签: 甲烷氧化偶联 溶胶-凝胶法 钙钛矿型 B位掺杂 镁离子 超细微粒
  • 简介:正常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胞浆游离浓度维持在10-7mol/L水平。产生信号的激动剂作用于细胞时,引起胞浆游离浓度升高,进而影响细胞功能。文献报告细菌脂多糖在体内和体外影响细胞对的摄取和转运。本研究采用quin-2荧光指示剂法测定培养心肌细胞胞浆游离浓度,观察脂多糖对心肌细胞基础水平胞浆游离浓度的影响。

  • 标签: 胞浆游离钙浓度 培养心肌细胞 细菌脂多糖 荧光指示剂 大连大学 quin-2
  • 简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Q—TOF)鉴定鸡蛋及制品中氟虫腈结构并进行含量测定.经过大量试验,确定用0.1%甲酸乙腈提取,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浓缩,流动相定容.采用HypersilGOLD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0.2mL/min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1)负离子模式检测.在0.002~0.050mg/kg范围内,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94E+03X+4.67E+03,相关系数为0.998.最低检测限为0.4ug/kg,回收率在65%~108%之间.此法能够对鸡蛋及制品中氟虫腈进行准确结构鉴定与含量测定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 鸡蛋及制品 氟虫腈 结构鉴定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