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改革取向已经确定,原有的粮食购销服务体系和粮食经营机制正在发生变化,粮食收购由计划向“订单”转变,服务方式由产后向产前、产中、产后转变:企业组织结构由单一分割的购、销、调、存、加向科工贸和农工商一体化转变;行业经济结构由单一国有向多元化转变:

  • 标签: 粮食企业改革 中国 经营模式 新疆 购销服务体系 组织结构
  • 简介:本文对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国内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存在宏观经济偏紧、市场体系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善、一些政策缺乏配套、一些政策制约发展等问题。为了推动我国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需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粮食收购制度改革、加大金融与财税对粮食产业发展的扶持、搭建粮食产业发展的平台体系等建议。

  • 标签: 粮食产业经济 发展环境 政策措施
  • 简介: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在任何国家的农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国际上粮食宏观调控的类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以总量控制和收入支持为特色、以高保护为特色和以国家收购为主的管理类型。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实施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储备调节、法律保障、贸易促进、信息服务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控政策全面、成熟,调控手段完备、有效,对于完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粮食宏观调控政策 国外经验
  • 简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粮食问题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

  • 标签: 粮食宏观调控 国家粮食安全 发展中大国 经济发展 粮食问题 国家安全
  • 简介:今年我国夏粮丰收,粮食增产目标有望实现,库存仍可弥补供需缺口,中国粮食安全和国民正常生活是有保障的.只要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进一步利用非耕地,推广科技成果,我国的粮食生产潜力便可挖掘.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在10%以内,不会产生危机.

  • 标签: 粮食安全 趋势 预测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粮食价格数次波动。每一次波动的宏观背景因素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都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价格变动的影响基础上,探求如何立足于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稳定市场粮价。确保粮食安全。

  • 标签: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宏观调控手段 经济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 市场形成机制 80年代
  • 简介: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48400万吨,比上年增长约3.1%。由于2004年、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矛盾有所缓解。国内粮食产销缺口由2004年的2050万吨,缩小到2005年的1000万吨,但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2005年粮价稳中趋降,粮价下行压力增大。2006年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合理粮价。应采取有效调控措施,稳定粮食市场预期,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和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 标签: 粮食 价格 调控 政策 粮食供求形势 粮食宏观调控
  • 简介:据联合国估计,到2075年,全球人口将比现在增加约50%,达到96亿人。即使不考虑饮食习惯变得更倾向于肉类的趋势,我们很容易发现,要养活这多出来的30亿人口。需要全球的农民多生产50%的粮食

  • 标签: 粮食浪费 全球性 全球人口 饮食习惯 联合国 农民
  •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主体存在的收益水平低、机制不活等主要问题。以推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提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粮食龙头企业发展、组建大型粮食集团、组建粮食产业联盟、推动企业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科技驱动粮食企业发展等培育壮大粮食产业经济主体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粮食产业经济 经营主体 粮食企业
  • 简介:近年来我国粮食政策变化调整很大。目前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发展在历史上已处于第七个阶段,可以综合概括为“两减免”、“三补贴”和“四保障”等。这既是粮食产销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在调控粮食供求平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实践中的创新。总的看,这些政策的调整及调控的内容是及时的、成功的和有效的,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八个方面。

  • 标签: 粮食政策 评价分析 存在问题 税收制度 产量 农民收入
  • 简介: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有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数的1/3,现有耕地总面积19.51亿亩,占土地面积的13.7%,人均耕地1.59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数年的44%。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我国耕地面积呈现减少的趋势。1999年耕地净减650万亩,与1998年净减少392万亩相比,1999年耕地净减数增加262.9万亩。

  • 标签: 中国 粮食产量 发展趋势 粮食市场 耕地面积 人口控制
  • 简介:【美国《华盛顿观察》2008年第16期】世界发达国家的财长和金融巨头们不久前聚集美国首都华盛顿讨论世界经济面临的棘手问题。虽然计划中他们将讨论备受困扰的世界金融体系,但是温饱问题却成为议程的中心。各国政府关注一个人类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挑战——食品短缺,因为粮食危机有可能比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更大的威胁。

  • 标签: 政治稳定 温饱问题 粮食危机 威胁 《华盛顿观察》 世界金融体系
  • 简介:随着食物结构变化和市场结构调整,原有按粮票定量计算背后的虚假需求消失了,形成阶段性的人均粮食消费需求下降和理性消费回归。以往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单一指标的统计粮食需求量方法很容易造成高估。这种高估又伴随着近年的粮食积压以及粮食体制改革滞后,加重了高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考察粮食平衡点应以粮食总产量、城市粮食(含饲料需求)商品流通量和合理的国有粮食部门的周转库存等一组指标来确定。

  • 标签: 中国 粮食生产 粮食需求 粮食市场 进口贸易
  • 简介:粮食问题历来是我国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全面粮食安全问题可能再度浮现的背景下,我们将内蒙古粮食问题可能引发的新情况反映出来,对解决我区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粮食生产中的“两个下降”影响到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1998年至今的6年中,内蒙古粮食生产中出现了两个下降的趋势,一是粮食

  • 标签: 产需 我区粮食 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