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东盟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刻广泛,并且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建立和推动地区互联互通、对接合作是中国和东盟的实在愿望。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东盟各国发展战略起着积极性意义和务实性作用。在新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一带一路”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能够争取众多机遇,同时也避免不了种种困境挑战。中国东盟应该尽力、诚心寻找办法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提高信任,迅速促进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达成“互联互通”目标。建设富裕、发达、对接、稳定、和谐的地区是中国及东盟的渴望,也是区域和世界全面合作所需要的环境。正在发展中的越南更需要与中国及东盟各国扩大促进友好、有效的全面合作关系,这都有利于越南在革新之中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目标,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期望。

  • 标签: 中国-东盟 互联互通 中越合作
  • 简介:世纪之交,世界首次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新趋势:一是国际关系伙伴化,二是美日双边同盟地区化北约地区军事集团全球化。这一矛盾的发展,将决定今后10年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方向:是多种力量作为伙伴共建协调合作体系,还是美国单极主宰或美欧日合霸,或是多极鼎...

  • 标签: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国际关系 伙伴化 冷战后 地区化 合作伙伴关系
  • 简介:导言粗略浏览联合国的有关正式提出建立地区性组织创议的纪录可以得知,到目前为止,全球(尤其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已有40多项这类创议。但真正能成功地将他们的共同目标抱负付诸实现,成为一个切实可行、能发挥作用的地区性组织者则寥寥无几。东盟即是这为数不多的、区域内开展互利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耐人寻味的是,当5个缔造国(泰国、印尼、马来西

  • 标签: 东盟 成员国 面向新世纪 西亚 印尼 三十年
  • 简介:本文探寻了中国东南亚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回顾了主要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学术机构之现状。通过对中国东南亚研究重要刊物的载文分析,指出其研究重心和兴趣的转变。文末,作者还点明了中国东南亚研究所面临的学术挑战

  • 标签: 东南亚研究 中国 学科 评述
  • 简介:缅甸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LeagueforDemocracy,NLD,民盟)2016年3月30日正式执政,迄今已两年余。作为缅甸自1963年军人执政或退休军官执政54年以来首个经民选上台的文人政党,民盟在缅甸政治转型上面临诸多挑战

  • 标签: 政治转型 缅甸 执政 民盟 全国民主联盟 for
  • 简介:今年1月22日,以色列第19届议会选举结束。以“利库德集团一以色列我们的家园党”联盟为第一大党的右翼阵营获胜。2月2日,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授命利库德集团主席、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组建新一届联合政府。根据以色列《基本法:克奈塞特法》有关选举规定,获得总统授权的政党党魁应在28天内组建政府。3月2日到期后,因未能成功组阁,总统依法再度授权延期14天。

  • 标签: 以色列 新政府 利库德集团 大选 议会选举 内塔尼亚胡
  • 简介: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阶层结构、地理和历史等诸多原因。中国的贫困人口较多,1978年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就有2.5亿,扶贫开发任务相当艰巨。新中国成立5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扶贫开发 绝对贫困人口 经验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阶层结构
  • 简介:近年来,中国东盟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中,马来西亚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条件、地缘政治的战略性地位和友华倾向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伙伴之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正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东盟率先响应该倡议的国家之一的马来西亚,积极推动中马双边合作政策对接,'两国双园'也纳入倡议的旗舰合作项目中,成为倡议在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实践、走访调查,结合马来西亚本土智库、非政府组织、媒体及民间各族群人士的立场观点,了解两地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两国双园'面临的机遇挑战,为双园发展提出建议,以供相关单位、企业参考借鉴。

  • 标签: 一带一路 两国双园 中国—马来西亚关系 钦州产业园 关丹产业园
  • 简介:缅甸民选的吴登盛政府自2011年3月30日上台以来,在政治、经济、民族和解等领域推出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期到2030年使缅甸迈人现代化的民主国家行列。两年来,缅甸宣称的“不可逆转的改革”成就令人瞩目,获得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缅甸将面临着更多挑战

  • 标签: 改革举措 缅甸 民族和解 民主国家 人现代化 改革进程
  • 简介:金融危机既给国际安全体系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挑战。首先。安全威胁重新排序:非传统安全威胁进一步上升,并开始由反恐安全转移到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主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安全威胁仍然严重存在,但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而且由恐怖主义迅速扩展到气候、粮食、能源以及经济、金融等领域。金融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上升。

  • 标签: 安全体系 机遇和挑战 非传统安全威胁 变革 国际 国家经济安全
  • 简介: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安全观和大战略的发展演化进程中,既有历史连续性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其中变化性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实力大幅度提高,其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双重变化影响了中国历任领导人为保障政权安全对大战略所做出的巨大战略抉择。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时期,中国相对弱小,面对强大对手的严峻军事威胁居于绝对弱势,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以应对明确外部安全威胁为中心的大战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日益强大,但面临的国内国际问题日益复杂化,中国领导人在大战略抉择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重大意义。21世纪中国面临国内外新的安全挑战,这是冷战时期国际秩序终结的结果,这也是中国1979年以来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结果。

  • 标签: 安全挑战 中国的安全观 大战略 中国的战略决策
  • 简介: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我国既面临着跨世纪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化改革教育和科技体制,培养和选拔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建立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我国跨世纪知识经济的全面发展

  • 标签: 知识经济 机遇 挑战 高科技 创造性人才 创新体系
  • 简介:黑龙江省一直是我国发展俄罗斯经济往来的重要基地。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深化,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形势。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是全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重要前提。

  • 标签: 经贸科技合作 战略升级 机遇与挑战 中俄
  • 简介: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成绩尽管原有的社会主义集团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在东南亚地区仍然能够从市场导向型经济地区(包括东盟国家、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区分出非市场经济地区,即: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第一表列示自1981年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

  • 标签: 东盟国家 东盟地区 世界经济 多种纤维协定 东南亚地区 石油产量
  • 简介:斯里兰卡的服装业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现在已经成为该国实力雄厚的经济部门。但是该产业依然面临危机和挑战,主要是欧盟超普惠制待遇的不确定性和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虽然有危机和挑战,但斯国该产业也面临发展机遇,战争的结束使斯里兰卡有望成为“印度之香港”,这给生产世界知名品牌的服装业带来了商机。几十年过去了,欧洲的消费者已经接受并需要斯里兰卡价廉物美的服装。加之,斯国该产业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同世界知名品牌合作,打形象牌,借助旅游业发展服装业,吸引印度和其他地区的投资等。服装业有望成为斯里兰卡发展的新亮点。

  • 标签: 危机 挑战 发展 斯里兰卡 服装业
  • 简介:欧亚大陆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而冷战以来,特别是“9·11”以来,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有三点比较明显:一是中俄印接近,二是美国欧亚大陆政策变化,三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影响。

  • 标签: 地缘政治 欧亚大陆 中国 政治形势 政策变化 安全因素
  • 简介:冷战结束之后,中东欧国家迫于新的世界形势战略需要,将目光由前苏联地区转向西方,产生重返欧洲大家庭的强烈愿望。欧盟国家出于长远考虑,也希望中东欧国家在条件成熟时加入欧盟。但是,欧盟在决策机制、共同农业政策、结构性基金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中东欧国家的加入而缓和甚至消除,恰恰相反,如果在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前就让中东欧国家入盟,就很有可能会对欧盟造成不可化解的强烈冲击,影响到欧盟未来的发展。因此,欧盟东扩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来自其本身的挑战。自1989年中东欧国家剧变以来,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盟对中东欧的政治、经济政策做了大幅度调整,欧盟最后还决定接受中东欧国家要求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决定部分地出于“道德上”义务——支持并推进中东欧国家向民主政浩市场经济的转化;决定性因素却在于欧盟预见到一个分裂的欧洲带给欧盟的风险成本要大大超过接纳中东欧国家成为一员所带来的风险成本。向东扩大是欧盟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欧盟准备东扩的同时也着手于货币联盟的建设。不管是货币联盟还是东扩,不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会破坏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因此,欧盟已申明中东欧国家只有全盘接受“现有共同体”(acquiscommunautaire),并据此调整本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结构后才有可能被真正接纳;同时,欧盟也不得不对自身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扩大后的新情况。对于具体的改革措施,现有成员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它们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虽然1996年欧盟公开宣布最晚到2002年欧盟就可以接纳第一个新成员国,但是,在成员国政府间的非正式会议上,较为一致的意见却是到2005、06年欧盟才有可能接受某个中东欧�

  • 标签: 欧盟国家 欧洲 战略 政治 决策机制
  • 简介:东盟成员国之间最近所发生的公开冲突使人觉得该组织已陷入了混乱。东盟早先显然未能对地区性经济危机和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的烟雾作出有效的反应,这是导致发生这些冲突的原因。东盟在1997年接纳缅甸和柬埔寨因发生军事政变而延迟进入东盟,同样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尽管人们对东盟的许多批评都表明他们对该组织的性质和起源知之甚少,但在过去的两年期间,东盟的时代(world)确实已变得错综复杂得多了。部分的原因是经济危机和东盟的扩大。然而,东盟所面临的挑战还来自国际金融性质的变化、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形式的变化、成员国文明社会的发展。东盟正在设法解决对付这些问题。但它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

  • 标签: 东盟 军事政变 国际关系 冷战 冲突 成员国
  • 简介: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天然一员,亚太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依托及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舞台。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之际,关注中国面临的亚太环境变化,妥善应对挑战和风险,有助于继续扩大中国影响力,维护亚太和平稳定。

  • 标签: 亚太地区 中国特色 和平发展 引领作用 大国外交 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