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非同凡响,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扣人心弦的大事。其中,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蔚为壮观。十年过去,喜见在祖国怀抱中奉行“一国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香港辉煌,不禁心潮澎湃!

  • 标签: “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 20世纪90年代 港人治港
  • 简介:<正>“趋同论”和经济改革的方向苏联《海外评论》1990年7月一期刊载了题为“‘现实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的文章,作者是Y·希希柯夫。这篇文章代表了苏联学者最近的一种论调——主张趋同论。下面就其要点作一介绍。

  • 标签: 现实社会主义 “趋同论” 资本主义 所有制形式 经济改革 苏联
  • 简介:<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社会民主党中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政治民主多少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现,目前主要的奋斗目标应是经济民主。社会党国际法兰克福宣言把经济民主说成是一切经济目标的本质,其主要内容是指生产者对生产活动过程产生影响,与资方共享决定权。当然,共决思想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下子冒出来的,它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从这一思想的提出、发展变化还是从其在实践中的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共决制 民主社会主义 经济民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社民党
  • 简介:因素模型是由赫兹伯格提出来的组织行为学理论,以否定非黑即白、解释对立面间的复杂关系闻名。影响组织成员对青年自组织发展趋势预判的因素具有因素特征,即“萎缩-不致萎缩”以及“壮大-不致壮大”的影响同时存在。“萎缩-有限萎缩”是掣肘因素,“壮大-不致壮大”是维持因素。现阶段,掣肘因素的效力明显强于维持因素,在20人以下的青年自组织中,这一特征尤为明显。掣肘因素是自组织成长初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该因素包括组织的凝聚力、组织负责人魅力、活动的规律性以及政府认可度。在对自组织的管理上,灵活干预掣肘因素将对小型自组织产生更大作用。

  • 标签: 青年自组织 双因素模型 预判 影响因素
  • 简介:上海大学于2014学年冬季学期开设的新型本科通设课"大国方略"系列课程采取了本校独创的"项链模式"。课程由不同领域学有专长的教授,组成团队。教授们各讲一段,借助课程内在的逻辑线索,形成整体的教学效果。该系列课程不追求给大学生一堆现成的结论,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和把握问题,如同给他们一眼睛,使之避免"灯下黑",从而看懂中国,看懂世界,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准自己人生的定位。"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欢迎。其价值不但溢出了这门课程,甚至已经溢出了课程开发本身,成为一个对高校管理不无启示的案例。

  • 标签: 大学生 思政 教育 创新
  • 简介:<正>199工年7月10日-8月10日,我们对天津港下属四个公司——天津港储运公司,劳动服务公司,轮驳公司和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天津分公司进行了调查,主要围绕承包经营责任与搞好国营大中企业这一主题来进行。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承包经营责任(以下简称承包)在新形势下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开辟了一定前景,但同时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 标签: 承包经营责任制 天津港 承包制 企业发展 储运公司 大中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