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凡人与人之间的真爱,皆起自善,或者说起自对善的向往。我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罗国杰先生于2015年3月9日与世长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各界为其送花圈者不计其数。在3月13日举行遗体告别时,从拄着拐杖、走路颤颤巍巍的白发老者,到充满青春活力的莘莘学子,从清晨起就排起了长长的等待队伍,为的是见罗先生最后一面。这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思,更是对善的景仰和向往。

  • 标签: 国家领导人 伦理学家 青春活力 哲学家 罗国杰 教育家
  • 简介:<正>《的本性》包括《柏拉图到路德》、《优雅的与浪漫式的》和《现代世界》三卷。第一卷《柏拉图到路德》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1966年出版。第二卷《优雅的与浪漫式的》1984年出版。第三卷《现代世界》即将出版。作者欧文·辛格是著名的学专家,现任美国麻萨诸塞工业学院哲学教授。《的本性》第一卷追溯了从古代到中世纪以来的思想。作者首先考察了哲学家们。诸如柏拉

  • 标签: 辛格 浪漫式 现代世界 柏拉图 欧文 路德
  • 简介:本文试图同情地理解《理想国》第一卷中的拉叙马库斯,论证他提出的两个有关正义的论题,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和正义令人受损是前后一致的,他也很好地抵抗了苏格拉底最初提出的挑战。苏格拉底最终"驯服"拉叙马库斯的论证其实存在诸多问题,但拉叙马库斯最终放弃抵抗也并非不可理解。本文最后讨论了苏格拉底与拉叙马库斯的论辩对整部《理想国》的对话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柏拉图特 拉叙马库斯 正义德性 灵魂功能论证
  • 简介:在临床试验中,当存在有效治疗方法时,采用安慰对照试验是否合乎道德,是近年来生命伦理学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认为,安慰对照试验的反对者低估了临床研究方法学和伦理学的复杂性,忽视了安慰对照试验的适用范围。方法学或科学上的必要性是安慰对照试验道德合理性的首要条件。安慰对照试验如果符合合理的风险/收益评估比以及"合理可得"或"可持续"标准,在缺乏检测敏感性的研究领域,在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是可以得到伦理辩护的。

  • 标签: 临床试验 安慰剂对照 伦理辩护
  • 简介:<正>不少人认为,似乎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寸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其实这是一个绝大的误会。台湾出版的《的哲学》一书,清楚地表明了该书作者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立场。抄录几段,以资证明: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该书指出:“个人与社会不应该是两个对立的现实”,它们“相辅相成而不对立。……人既然生来就具有社会性,那么不只应

  • 标签: 爱的哲学 台湾出版 个人主义 个人与社会 以资证明 培养方法和途径
  • 简介:兴奋使用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运动,特别是高水平体育运动与竞赛中最大的问题。由于兴奋使用的历史时期长,使用背景复杂,使用药物和技术日益高科技化,国际反兴奋使用的斗争面临许多的困难。虽然“反”和“堵”是世界体坛的主旋律,但也不乏建议“堵”与“疏”并举的声音。然而,它们都面临着伦理学的追问和反思。从兴奋何以进入伦理学思考的源头开始,寻找现代及未来体育的价值根据和行为准则,正视体育运动的层次性和领域分化与拓展的事实,人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运用科技和伦理的双层智慧,超越或化解兴奋使用和反使用的矛盾。

  • 标签: 体育运动 兴奋剂 行为 价值 伦理
  • 简介:相对主义是伦理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1975年,吉尔伯·哈曼(GilbertHarman)提出了相对主义的一个辩护,论证了内部道德判断的道德相对主义。此后,这个辩护招来了许多批评和质疑。本文论证了哈曼的道德相对主义是一个融贯的道德理论体系,它能够应对各种批评和质疑。论文的前两个部分,笔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完整地论述了哈曼的相对主义立场及其论证;论文的后两个部分,笔者重新解读了哈曼的相对主义论证,指出哈曼的相对主义理论不完全是一种内部主义的道德动机理论。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研究了对哈曼道德立场的两个反驳,指出它们都不令人信服。最后,笔者指出哈曼道德相对主义的道德立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的结论:得到自然主义论证支持的道德相对主义是一个融贯的道德理论体系;道德不是迷信和幻影,它是自然世界中的一员。

  • 标签: 哈曼 内部判断 动机理由 内部主义
  • 简介:在苏格拉底看来,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在其本源上是关乎人的道德教育的,正是苏格拉底通过对的教育的探究奠定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框架。的缺失与丰盈在哲学作为的"教学"中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本结构;的争执与弥合在哲学作为的"教化"中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本机制;的节制与提升在哲学作为的"教养"中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本归宿。

  • 标签: 教育 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