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玉龙地区氧化铜浮选尾矿磁选产出的铜精矿湿法提铜工艺方案,原料中铜以自由态和结合态形式存在。采用硫酸浸出工艺,考察了影响铜浸出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在高海拔地区该资源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80℃),铜浸出率可以达到80.5%。但该铜矿海拔4500m,沸点约85~88℃,需要采用加压工艺以保证铜回收效果。

  • 标签: 磁选精矿 湿法冶金
  • 简介:综述了焦绿石型氧化钨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水热合成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反应机理,提出了该领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焦绿石型 氧化钨 制备 应用
  • 简介:根据生产实际的技术经济参数,考虑钼的回收效益,建立氧化矿在选矿生产中的效益平衡简式,据此对这部分氧化矿进行综合评价与合理利用,从而合理回收矿产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氧化矿 效益平衡简式 综合评价 合理利用
  • 简介:以Na2SnO3·3H2O为原料,有机试剂(正戊醇、正丁醇、环己烷)为分散剂,同时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以氢氧锡沉淀为前驱体,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SnO2超细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定了该粉体的晶型和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SnO2为四方晶系金红石结构,颗粒均一性高,粒径分布介于0.8μm~1.0μm之间,且粒子尺寸随着溶液中有机试剂的加入而减小.

  • 标签: 锡酸钠 二氧化锡 超细粉体 水热法
  • 简介: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在液相沉淀过程中掺杂铝元素合成四氧化三钴前驱体,分别做了在合成结束后采用包覆的方式掺杂铝元素,和在合成过程中将铝元素以并流加液的方式掺杂,然后高温煅烧合成了体相掺杂铝元素的四氧化三钻.研究了铝盐的不同加液方式对产品粒度、振实密度、微观形貌、EDS等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液相合成结束后采用包覆的方式加入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最终得到的四氧化三钴样品粒度分布均匀、形貌呈类球形、EDS检测铝元素分布比较均匀且能够进入四氧化三钴的晶格中,振实各项指标符合产品要求。

  • 标签: 液相沉淀 掺铝方式 掺杂 包覆 性能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氧化铝生产的工艺能耗与成本的关系,重点介绍了中国在拜尔法生产氧化铝重点能耗工序的技术进步,同时阐述了生产实践中降低拜尔法能耗的技术的途径,并对提出了拜尔法氧化铝生产节能建议与展望。

  • 标签: 降低 拜尔法 氧化铝 工艺能耗
  • 简介: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铁矿的系统分析,成功地测定了全铁和氧化锰.提出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中全铁和氧化锰的方法.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铁矿石 氧化锰 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简介:结合实例介绍了PDMS数据库建立、土建建模、设备建模、管道建模、出图、材料统计及漫游模拟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实践表明,PDMS软件在三维设计、材料统计和虚拟漫游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提高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 标签: 三维设计 PDMS 氧化铝 设计应用
  • 简介:陕西某地石煤钒矿(V2O50.82%),经济价值较低。试验研究以选冶联合方式,采用湿法筛分工艺富集钒,钒精矿采用拌酸熟化-萃取工艺提取五氧化二钒,并进行了扩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0.3mm孔径(50目)筛子湿法筛分,钒精矿品位达到2.11%,回收率达到82.70%;冶炼过程钒浸出率达到91.72%,回收率达到87.63%。

  • 标签: 石煤 筛分 湿法冶金 拌酸熟化
  • 简介:对某黄金冶炼企业氰化浸出的高浓度氰化液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化-三段碱性氯化氧化可直接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浓度从500mg/L降至0.5mg/L以下,再通过pH调整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Zn2+。

  • 标签: 氰化物 三段碱性氯化 黄金冶炼
  • 简介:研究通过固相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筛选最佳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掺杂改性,达到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离子电导率的目的.

  • 标签: 燃料电池 氧化铋 氧化钪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并以化学沉积方式对其进行包覆氧化钴的表面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表面处理前后的LiMn2O4进行表征,分析了表面处理后LiMn2O4物理特性的变化,并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处理及其工艺和条件对LiMn2O4电化学容量与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LiMn2O4循环性能显著提高。随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循环性能提高,容量降低。未经表面包覆的LiMn2O4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08.13mAh/g,5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衰减26.3%。500℃加热处理的表面包覆0.5%、2%氧化钴的LiMn2O4首次循环放电容量各为118.38mAh/g、115mAh/g,经过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分别降低8%、7%。

  • 标签: LIMN2O4 蓄电池 氧化钴 表面处理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巨大的控亏增盈重任,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氧化铝厂突出低碳发展思路,在确保生产组织均衡稳定运行的同时,大力盘活闲置设备,经过技术改造和创新,让闲置设备创出大效益,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闲置设备 氧化铝厂 山东 企业可持续发展 成本 利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铝贵州分公司氧化铝生产在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着重介绍了节汽、节油、节水、节煤以及赤泥综合利用的生产实践及今后的节能工作重点。

  • 标签: 氧化铝 创新 节能 降耗
  • 简介:氧化锆陶瓷材料的脆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文章首创在氧化锆粉末中加入316L不锈钢粉,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氧化锆基金属陶瓷。试验通过不同的成分配比和不同的烧结温度进行对比研究,采用金相分析、XRD、SEM/EDS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通过断口分析,讨论了ZrO2·316L金属陶瓷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出的材料随相组成的成分所占比例的改变,其致密度、弯曲强度、横向断裂强度、断裂韧性都随之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316L相以片状均匀分布在氧化锆基体中,在材料断裂时起到了颗粒/纤维增韧的作用。同时氧化锆部分以亚稳相t-ZrO2的形态存在,也起到了相变增韧的作用。

  • 标签: 氧化锆 金属陶瓷 316L 放电等离子烧结 增韧机理
  • 简介:1·概述陶瓷刀具是机械切削加工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切削刀具。它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陶瓷刀具的推广和应用起步于五十年代,但陶瓷刀具推广和应用的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陶瓷刀具在机械切削加工中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它的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得到生产实践的证实,已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陶瓷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相比的主要优点是:陶瓷刀片的摩擦系数低,化学稳定性

  • 标签: 复合陶瓷刀具 氧化铝 机械切削 加工质量 合金刀具 表面粗糙度
  • 简介:平果铝土矿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的设计与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一粗一精的磁选生产流程在提取铁精矿过程中各作业易实现自动控制,流程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产品质量有保证。能够有效减少尾矿赤泥的排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氧化铝 赤泥 磁选 铁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