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研究分析Si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探讨了砗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本文研究发现,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的过程,营养盐硅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的机制,确定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的动力。

  • 标签: SI 水温 浮游植物生长 集群结构 机制 生态系统
  • 简介: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存活。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竞争食物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本实验主要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摄食及排泄上的差异,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摄食及排泄的影响。本研究对chlorophylla和TPM的吸收速率进行了测定,对NH4-N,NO2-N,NO3-N,PO4-P的排泄速率进行了测定,对摄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在对浮游植物及颗粒物的吸收速率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1)。在氨及亚硝态氮排泄速率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两者吸收NO3-N,且吸收速率无差异。通过对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的鉴定表明,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摄食的浮游植物种类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的扇贝,且摄食种类有重叠。对同一类的某些浮游植物,有污损生物附着的扇贝的摄食要高于干净扇贝。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损生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及水中氨氮浓度的提高贡献很大,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竞争。

  • 标签: 扇贝 华贵栉孔扇贝 污损生物 食物吸收 营养盐释放
  • 简介:为研究盐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及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不同盐度(0~30)环境下养殖的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盐度组脊尾白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15、20盐度组脊尾白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随环境盐度升高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粗蛋白含量随环境盐度升高而升高(P<0.05);粗灰分含量随盐度升高有一定的上升趋势;脊尾白虾肌肉粗蛋白含量在盐度15时为18.02,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与盐度20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各盐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风味氨基酸总量,15~30盐度组显著高于0~10盐度组(P<0.05),且盐度组15~30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脊尾白虾淡化养殖最低盐度应该保持在15以上,以保证其风味。

  • 标签: 盐度 脊尾白虾 存活率 特定生长率 营养成分
  • 简介:本文调查了中国十大典型海水浴场,旨在监测人类肠道病毒在海水浴场的发生情况,并且找出表面海水中肠道病毒的存在与传统的粪便污染指示物一粪大肠菌群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是什么关系。分别采用常规的平板计数法和RT-PCR技术对粪大肠菌群和人类致病性的主要肠道病毒(甲肝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20个样品中人类甲肝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5%,40%,40%。有7个海水样品受到粪大肠菌群污染,并且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娱乐用水的标准。数据分析表明,在这十大海水浴场中,传统的细菌指示物与几种典型的肠道病毒之间都没有任何相关性。因此,建议当前的娱乐水质标准应该考虑将细菌和病毒学指标同时考虑在内。

  • 标签: 粪便污染:粪大肠菌群 肠道病毒 传统指示生物 海水浴场
  • 简介:研究了分离自中国南海的红树生海洋真菌Stysanuslikesp.(#2492)菌丝体的代谢产物。从该菌菌丝体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A)和γ-硬脂酸内酯(B)。其中γ-硬脂酸内酯(B)是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海洋真菌 代谢产物 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 3 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 γ-硬脂酸内酯
  • 简介:本文调查了中国十大典型海水浴场,旨在监测人类肠道病毒在海水浴场的发生情况,并且找出表面海水中肠道病毒的存在与传统的粪便污染指示物-粪大肠菌群是否存在关系,如果存在,是什么关系。分别采用常规的平板计数法和RT-PCR技术对粪大肠菌群和人类致病性的主要肠道病毒(甲肝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20个样品中人类甲肝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5%,40%,40%。有7个海水样品受到粪大肠菌群污染,并且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娱乐用水的标准。数据分析表明,在这十大海水浴场中,传统的细菌指示物与几种典型的肠道病毒之间都没有任何相关性。因此,建议当前的娱乐水质标准应该考虑将细菌和病毒学指标同时考虑在内。

  • 标签: 粪便污染 粪大肠菌群 肠道病毒 传统指示生物 海水浴场
  • 简介:对1998年6月南海北部20天的海流和温度定点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该海域潮的特征及其能量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潮的主要成分为O1,K1,M2与S2分量,其中全日内潮(O1与K1)的能量占主要部分。在观测期间,此四个分量的海流失量均为顺时针旋转,其潮流椭圆半长轴的最大值超过14cm/s。海水温度的变化显示出潮存在准日周期振动,平均垂向振幅达到50m。观测到的潮携带高能量且其活动存在不连续性,在观测范围,全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2kJ/m^2及3.5kJ/m^2,半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1kJ/m^2及1.5kJ/m^2。

  • 标签: 内潮 定点观测 南海北部 能量
  • 简介:通过现场围隔实验,模拟赤潮发生过程,研究了种群不同生长阶段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盐能有效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东海原甲藻围隔(M1)和自然水体围隔(M2)中浮游植物分别于第7天和第4天出现生长高峰,叶绿素a最大值分别为112.79mg/m和235.60mg/m。微型浮游植物与微微型浮游植物存在竞争,微型对微微型生长的抑制作用:M2〉M1。在营养盐丰富时,硅藻的增殖速率比东海原甲藻快,达到高峰期时间短,消亡也快。硅的减少促进硅藻水华的消亡。

  • 标签: 大亚湾 围隔 浮游植物 粒级 群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