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大气科学考察是“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中国行动计划和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的重要内容。我院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选派汤洁、逯昌贵等赴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度夏和越冬考察,开展了大气成分本底、臭氧垂直廓线探测、大气边界层和气象观测等科考项目。主要观测项目有:

  • 标签: 大气成分 科学考察 南极考察 极地 国际 臭氧垂直廓线
  • 简介:1基本情况2015年6月23—26日,2015年亚太雷电国际会议(Asia—Pacifi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Lightning,APL2015)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亚太雷电国际会议是国际上关于雷电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每2年举办一次。

  • 标签: 国际会议 雷电 会议简介 LIGHTNING 学术会议 名古屋
  • 简介:国际科学联盟(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2007-2008)联合委员会(JC)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3月7~9日在巴黎召开,标志着"IPY2007-2008"科学计划正式启动.

  • 标签: 国际极地 极地科学 科学计划
  • 简介:2017年7月23-29日,国际科学技术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技术史分会(IUHPST/DHST,简称“国际科技史学会”)组织的第25届国际科技史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也是国际科技史大会首次在南半球巴西举办。

  • 标签: 科技史 国际 科学技术史 里约热内卢 科学哲学 南半球
  • 简介:1概况2014年1月13—16日,第9届国际树木年轮学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国际树木年轮学会议由国际树木年轮研究协会(AssociationforTree-RingResearch)与国际树木年轮学学会(Tree-RingSociety)主办,每4年召开一次。

  • 标签: 树木年轮学 国际 会议简介 澳大利亚 墨尔本 学会
  • 简介:该项目已经获得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式批准,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作为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负责牵头组织,执行期为10年。该项目执行2年以来已经在国际沙尘暴预报、预警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诸多进展。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国际沙尘暴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第2次会议。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西班牙、蒙古、埃及8个国家的20多位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会议特邀专家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沙尘暴预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际 世界气象组织 委员会 研究员
  • 简介: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的转让与升级,在发展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巴厘路线图”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国际技术协议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评价了国际技术协议内在的价值与局限性。最后对国际技术协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国际技术协议应当着眼于通过促进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让,推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技术协议给出了建议。

  • 标签: 国际技术协议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建立第一承诺期之后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谈判即将展开.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二大排放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新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未来新制度的走向及其关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国在气候谈判中未雨绸缪、审时度势,从而达到保护全球气候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 标签: 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第二承诺期
  • 简介:1概况第16次国际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ArrayforReal-TimeGeo-strophicOceanography)指导组(AST-16)会议于2015年3月1820Et在法国布雷斯特(Brest)举行,会议由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INSTITUTFRANCAISDERE-CHERCHEPOURL'EXPLOITA-TIONDELAMER)承办。应会议组委会的邀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信台薛蕾参加了此次会议。根据会议执委会于3月17日修订的AST-15会议日程安排,全体代表会议于18日在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正式拉开序幕,来自12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印度和南非)的6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会议总结 ARGO 国际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 REAL-TIME 气象信息中心
  • 简介:国际云导风会议是国际气象卫星协调组织(CGMS)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卫星定量产品方面的5个重要的专业会议之一,每2年举行一次,其他4个会议的主题分别是大气垂直探测、降水探测、掩星探测和云反演检验会议。国际云导风会议专门关注大气中风场的推导和使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从1994年第2届开始派员参加会议,至今共参加过10届。

  • 标签: 云导风 国际 会议总结 世界气象组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垂直探测
  • 简介:1概况2017年9月11-15日,世界气象组织(WMO)第7次国际资料同化大会在巴西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召开。此次大会宗旨是将全球卓有成就的资料同化科学家以及年轻学者聚集在一起,研讨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寻求未来潜在的合作机会。

  • 标签: 资料同化 国际 WMO 世界气象组织 科学家 聚集
  • 简介:1概况2018年9月14-17日,欧洲科学史学会(ESHS:EuropeanSocietyfortheHistoryofScience)2年一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伦敦大学举办。伦敦大学是一个由十几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大学联盟(被称为“公立联盟制大学”),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

  • 标签: 科学史学会 会议总结 欧洲 伦敦大学 国际学术会议 机构组成
  • 简介:Euro—Par是欧洲并行计算年会的简称,这一会议是1995年通过合并了CONPAR—VAPP(并行与向量处理国际会议)和PARLE(欧洲并行体系结构与语言会议)这两个系列会议形成的。Euro—Par每年召开一次,由欧洲各国的大学、研究机构轮流主办,称为Euro—Par系列年会(Euro-Parannualseries)。

  • 标签: EURO 国际会议 会议总结 并行体系结构 并行计算 PAR
  • 简介: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是亚太地区邮轮枢纽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山区气象局围绕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建设和运营需求开展了邮轮气象服务工作,在此工作的基础上评估邮轮气象服务现状,分析邮轮气象需求,对进一步深入做好邮轮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初步的探索。

  • 标签: 邮轮港 高影响天气 气象服务需求 气象服务分析
  • 简介:2006年4月4日,由WMO/TMRP东亚季风国际委员会、马来西亚气象厅、马来西亚科技发展部主办的亚洲季风国际研讨会“WinterMONEX:AQuarterCenturvandBeyond”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隆重召开。来自世界气象组织、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和中国香港、台湾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科学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亚洲季风 吉隆坡 马来西亚 BEYOND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在对国际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进行回顾和展望的基础上,介绍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的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发展轨迹和趋势,分析了欧盟主要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所采取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总结出国际气候变化适应行动选择主要集中在极端气候事件与自然灾害、安全的淡水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机制等方面。

  • 标签: 气候变化 脆弱性 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