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选取烧伤患者64例,烧伤面积在15%以下的有57例,烧伤面积在15-30%的有6人,烧伤面积在30%以上的有1人。对所有患者采取吸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渗液,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4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在9d的引流之后,进行植皮或者是皮瓣移植手术成功;另外5例患者经过两次引流之后长出新鲜肉芽,后经植皮术后创面愈合。结论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中应用能有效将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愈合,是目前烧伤创面处理中较为先进的技术。

  • 标签: 负压吸引 烧伤创面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及吲哚美辛栓联合手动流产吸引器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2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A、B组,每组61例。两组均术前1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术前30min直肠内放置吲哚美辛栓100mg。A组使用手动流产吸引器手术,B组使用传统电动吸引。分别观察两组宫颈软化、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宫颈软化、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术后满意度A组(98.36%)高于B组(8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吲哚美辛栓联合手动流产吸引器应用于人工流产,能有效软化扩张宫颈,镇痛效果明显,手术并发症少,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吲哚美辛栓 手动负压吸引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采取封闭式吸引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封闭式吸引治疗的94例骨科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各47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3.01±1.14)次vs(6.58±1.29)次],且其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10.26±2.77)d、(13.45±3.12)d vs (17.00±2.81)d、(23.73±3.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吸引术 综合护理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时运用输尿管吸引鞘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68例研究样本取自2021年3月至12月,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肾结石,且需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抽选34例应用输尿管吸引鞘治疗,设置为治疗组,其他34例患者形成参照组,评估治疗效果与术后不良反应,监测相关指标。结果 同参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治疗组PCT与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治疗的患者选用输尿管吸引鞘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负压吸引鞘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采用吸引植皮与加压包扎植皮进行治疗的效果差异 。方法 选取本院的烧伤整形患者 66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 3月-2022 年3 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33例,采用加压包扎植皮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 33例,采用吸引植皮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瘢痕增生程度以及组织柔软程度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瘢痕增生程度评分以及组织柔软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采用吸引植皮对患者进行治疗,与加压包扎植皮相比,前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值得推广。

  • 标签: 烧伤整形治疗 负压吸引植皮术 加压包扎植皮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VSD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6例经1次VSD吸引技术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二期手术植皮成功治愈。9例经2次吸引技术后二期手术植皮成功治愈,14例经3—4次吸引技术后二期手术植皮成功治愈,1例因糖尿病足合并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死亡。结论应用VSD封闭引流技术和细致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能够加快创面愈合。

  • 标签: VSD 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我科在使用壁挂式吸引器时,发现有时吸力大,有时吸力小,有时甚至无吸力现象。针对此问题,我科全体护士探讨其原因,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负压吸引器 原因 壁挂式吸引器 吸力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及推广使用确定手动吸引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用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对比,以及寻找试点获取临床反馈的方法确认使用效果.[结果]该手动吸引器的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较为接近,且临床使用效果明显.[结论]该手动吸引器无需用电,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便,产生吸引压力快,且较为安全,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手动 负压 吸痰 引流
  • 简介:颈部手术术后的引流是预防术后呼吸困难和颈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从1997年开始对颈部手术采取吸引球的持续引流,有效地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负压吸引 颈部手术 应用
  • 简介:封闭引流(VSD)由于持续高引流,可及时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从而使创面保持洁净,避免了交叉感染,促进组织修复,在骨科临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骨科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胸腔闭式引流吸引对于尽快解除气体、渗液、血液对肺、心脏及大血管的压迫,促使肺脏早日复张,重建胸膜腔内,使呼吸循环功能恢复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引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腮腺手术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正压引流(橡皮片),实验组术后采用引流(硅胶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肿率、积液率、皮瓣坏死率、Ⅰ期愈合率及涎瘘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术后采用吸引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腮腺术 正压引流 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医院吸引系统跟供氧系统同样是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的医用气体供应系统,在医院的治疗和抢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计算吸引管径的公式繁多,但脱离实际。由于管道内气体流动状态复杂,参数无标准数据,系统管径的计算是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流体力学理论,推导出了吸引管道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解决了实际工程中吸引管道管径的选用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吸引护理中个体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10例甲状腺乳腺术后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术后切口内吸引中实施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所选55例患者术后切口内吸引中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引流量、引流时间,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为9人,占比为16.36%,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共计1人出现术后并发症,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1.82%,分析比较组间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22.59±7.46)毫升及(16.17±5.09)毫升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引流量,(30.44±4.82)小时及(26.05±2.63)小时分别为两组患者引流时间,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吸引护理中个体化护理模式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甲状腺乳腺 术后护理 切口内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吸引护理中个体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10例甲状腺乳腺术后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术后切口内吸引中实施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所选55例患者术后切口内吸引中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引流量、引流时间,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为9人,占比为16.36%,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共计1人出现术后并发症,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1.82%,分析比较组间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22.59±7.46)毫升及(16.17±5.09)毫升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引流量,(30.44±4.82)小时及(26.05±2.63)小时分别为两组患者引流时间,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吸引护理中个体化护理模式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甲状腺乳腺 术后护理 切口内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骨科所收治的患者一般有着突发性以及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并因软组织损伤后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同时创面处还出现发炎、红肿等现象,对此就需及时进行清创处理,并利用引流方式来促进创口愈合,但若引流效果不佳时还可能会引发再次感染,给患者病情造成较大影响,对此就需选择合适的引流技术手段,以此来改善与规避该问题的发生。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骨科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片在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吸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人流吸引患者,随机选取术前未使用米素前列醇药物干预的患者60名为对照组;术前予以米素前列醇药物干预的患者60名为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片给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前用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中与术后的情况,并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术后各方面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吸引术前,配合使用米索前列醇片,能使宫颈快速软化,宫颈扩张器顺利进入,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米索前列醇片 负压吸引术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