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脐静脉导管具有管径较大、可直接输血以及操作较PICC简单等优点,临床中较常见于外周静脉管道难以建立的危重新生中,常用作静脉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血液置换及CVP监测等,是新生儿科常见的静脉支持治疗技术。

  • 标签: 集束化置管 维护方案 极低出生体重儿 UVC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新生消化道出血最常发生于新生早产、窒息、感染,多为病情危重或恶化的标志之一,其危险性很高,如不及时诊断及处理,可导致休克,呕吐窒息而死。我科于2017年12月成功抢救1例极低出生体重合并上消化出血的新生,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极低出生体重儿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重症监护中早产与足月新生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分娩情况,分为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均为50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病原菌分布情况、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结果早产儿组末梢凉、反应差、皮肤变化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儿组,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率低于足月儿组,革兰氏阴性杆菌高于足月儿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多表现为末梢凉等症状,多由兰氏阴性杆菌所致,而足月儿多由兰氏阳性球菌菌所致,且对头孢西丁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性。

  • 标签: 早产儿 足月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产新生颅内出血的病症原因,并根据其进行临床治疗,探究其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早产颅内出血新生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发病原因,探究临床治疗的相应措施,评价效果。结果早产新生颅内出血,主要会表现为颅内压显著增高,患儿呼吸结构发生改变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在本次研究中,54例患儿经过抢救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46(85.19%)。结论早产新生颅内出血病症的发病主要可能与急产、缺氧、剖宫产等多个因素有关,在患儿发病早期,对其进行及时发现,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抢救和治疗,就能够提高新生的存活率,促进其健康成长,改善其预后恢复。

  • 标签: 早产新生儿 颅内出血 临床治疗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家庭护理服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于我院 2018年 7月初 ~2019年 6月底随机选定 44例新生,分组原则是随机法,为 22例实验组新生展开家庭护理服务,为 22例对照组新生展开传统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新生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发病情况均更加理想,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新生家庭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新生儿 家庭护理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月出生于我院的早产儿,总计 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评估两组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与体温等身体指标,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早产儿的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产儿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其身体温度的波动,保证早产儿身体各项指标的稳定,满足早产儿对环境的需求,在临床应用上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早产儿护理 鸟巢式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病房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按照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发展性照顾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每日进奶量、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进奶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病房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好。

  • 标签: 发展性照顾护理 新生儿病房早产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监护病房中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出生的1359例新生早产儿,其中86例医院感染的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引起新生院内感染的因素以及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出生的1359例新生早产儿进行统计,其中86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6.3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39例,发生率为(45.35%),上呼吸道感染为17例,发生率为(19.77%),结膜炎患儿15例,发生率为(17.44%),脓包疮患儿9例,发生率为(10.47%),其他感染患儿6例,发生率为(6.98%)。患儿感染死亡人数为0;胎龄低于32周的早产儿其感染率最高;早产儿体脂量<2000g的院内感染率最高;随机对产科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医护人员手面菌落数进行检测,随机检测次数为20次,空气超标次数2次,达标率(90.00%);物体表面菌落数超标1次,达标率(95.00%),医护人员手部菌落数超标3次,达标率(85.00%)。结论由于早产儿通常都会出现胎龄较小、体重较轻、身体素质与正常胎儿比较差,因此空气流通较差、侵入性操作以及护理人员手卫生较差等因素都会引起胎儿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并且均为胎儿出现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此,对新生采用隔离保护的措施进行护理,并且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遵守手部卫生的制度,同时做好相关的环境管理措施,能够对新生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极大的改善,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早产儿 医院感染 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病房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按照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发展性照顾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每日进奶量、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每日进奶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发展性照顾护理 新生儿病房早产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科门诊中应用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保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3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66例,研究组在纠正月龄后进行新生神经行为检测,并予以对症早期干预,对照组未进行早期干预,纠正月龄3个月时对两组早产儿进行神经系统异常及各功能区发育情况检查。结果研究组经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后,纠正月龄3个月时早产儿神经系统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早产儿各功能区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神经行为检测可有效检测早产儿神经发育情况,并及时予以予以早期干预,可保障早产儿神经系统及各功能区正常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行为检测 早期干预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集束化护理联合持续母乳喂养管理对提高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入院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中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间断母乳喂养管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联合持续母乳喂养管理,对两组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半年后两组低出生体重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出院半年后观察组低出生体重的生长发育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持续母乳喂养管理在能够提高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的母乳喂养率的前提下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新生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持续母乳喂养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集束化护理联合持续母乳喂养管理对提高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入院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中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间断母乳喂养管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联合持续母乳喂养管理,对两组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半年后两组低出生体重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低出生体重母乳喂养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出院半年后观察组低出生体重的生长发育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持续母乳喂养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新生早产与足月对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方法: 在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选择 40 名化脓性脑膜炎早产儿作为研究的实验 1 组,选择 40 名化脓性脑膜炎足月儿作为研究的实验 1 组,都应用 美罗培南加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和脑脊液的恢复情况 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与实验 1 组相比,实验 2 组患儿 治疗和脑脊液的恢复情况都是比较好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与足月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治疗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与早产儿相比,足月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情况以及脑脊液的恢复情况是相对较好的, 临床中要加强干预和研究,以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早产与足月 化脓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童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在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新生早产儿中选取43例,随机分成22例对照组和21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新生早产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新生早产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童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新生早产儿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早产与足月对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选择40名化脓性脑膜炎早产儿作为研究的实验1组,选择40名化脓性脑膜炎足月儿作为研究的实验1组,都应用美罗培南加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和脑脊液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2组患儿治疗和脑脊液的恢复情况都是比较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与足月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治疗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与早产儿相比,足月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治疗情况以及脑脊液的恢复情况是相对较好的,临床中要加强干预和研究,以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早产与足月 化脓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观察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新生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的6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规范治疗,如每周监测颅脑彩超,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于出生后1周的患儿辅助音乐疗法。治疗1周、2周、3周后,比较2组的新生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2周、3周后NBN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2周、3周后增长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减轻脑损伤,方便实用,且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疗效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损伤 早产儿 音乐疗法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极低频电磁观测数据异常展开分析,思考了极低频电磁观测数据异常的提取方法,明确了提取的一些关键点和提取的要素,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极低频电磁观测数据异常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极低频电磁,观测数据,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新生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2例新生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护理方面相比较,研究组在ICU住院时间、睡觉时间以及摄奶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适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肠胃不适、低血压、头晕情况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患者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效果理想,缩短在院时间,促进机体康复,控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监护病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来我院医治的148例新生作为研讨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把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皆7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和比较两组新生各项指标是否达标。结果对照组新生家属对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服务安全、人文关怀和环境设施的满意度评分比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新生的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护理文书、安全管理等护理指标均低于观察组新生,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新生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新生家属的满意度,并使新生各项指标达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