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人民银行GL中支为研究对象,运用COSO内部控制理论,概述了其内部控制现状,梳理了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GL中支和其他分支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履职效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人民银行 内部控制 研究
  • 简介:地面倒槽、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是天津冬季雾日多见的地面气压系统。为了解雾事件在上述三种天气系统下近地面层气象要素的演变规律,利用天津市250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选取2002、2003和2004年相应气压场下的雾个例,比较分析了冬季雾天近地面层结构及低层水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三种天气系统条件下,均存在近地层逆位温层结和增湿现象,近地面40m以下高度为弱风。(2)地面倒槽形势下的平流雾过程中,逆温层结稳定且厚达千米,近地层呈多层逆温或弱逆位温层结;80m以上,雾前风力较强,雾中风力较弱;低空各层水汽显著上升时间提前于起雾时间约15h,且日夜增速持续均匀,雾中呈现出逆湿特征,雾顶超过250m。(3)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下的辐射雾过程中,日落后近地面浅薄逆温层结生成并于05时(北京时间,下同)左右达最强,日出后减弱,于11时左右消散;仅夜间近地层水汽显著增加,且塔层250m逆温强度达到3.0℃时才开始出现,距起雾时间约2~9h;雾形成后,逆温层底抬升,雾体中逐渐演变呈不稳定层结;雾中呈现下湿上干特征,雾厚分别为80m和60m左右。(4)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下的风廓线演变规律有显著差异,即前者80m以上6m.s-1左右南风和北风呈规律性日变化转换特征,而后者250m低层大气恒为弱风控制。

  • 标签: 大气边界层 逆温 气压场 比湿
  • 简介: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开发的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Mobile5,计算了2005年盘锦冬季机动车单车排放因子在不同车型条件下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车型的机动车其单车排放因子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呈不同趋势的变化,HC和CO逐渐降低,而NOx随车型的变化而变化。

  • 标签: 机动车排放因子 Mobile5 污染物 车型 排放模拟
  • 简介:利用1960—2009年武汉市城区与郊区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相同气候季节划分方法,系统分析武汉市城区与郊区气候季节起始时间、季节长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980—2009年武汉市城区入春、入夏时间比郊区分别提前10d和5d,入秋和入冬时间城区比郊区推迟;夏季长度城区比郊区长12d,冬季、春季长度城区比郊区短6d和5d。1960—2009年武汉市四季平均起始时间城区与郊区差别较小,但四季最早及最晚出现时间年际差别较大;入春、入夏时间城区与郊区均提前,入秋和入冬时间均推后,但城区四季变化较显著,郊区仅入秋变化显著;城区夏季长度呈极显著延长,冬季长度呈较显著缩短,城区春季、秋季及郊区四季长度变化均不显著。2000—2009年武汉市城区与郊区季节起始时间和季节长度的变化较大,这是因为近10a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支点,城区发展迅速。

  • 标签: 气候季节 起始时间 季节长度 城区与郊区
  • 简介:利用北京城区污染观测站2006~2013年夏季可吸入颗粒物PM10逐日浓度检测资料,挑选所有PM10浓度大于150μg/m3的个例,合成分析华北及北京地区风场变化情况,发现风速在污染当天变化不明显,南风与PM10的相关性普遍为正,污染当天各区南风增加较大,太行山一带甚至增长了5倍。南风异常可能会使河北、山东等地污染物向北京输送,造成北京大气污染。同时我们分析北京夏季空气污染时大气环流特征。在500hPa与200hPa,北京和内蒙古上空有显著的高压异常。在850hPa,环流场表现为东正西负的高度场异常,其中北京在正负异常分界线上。低层气压梯度异常会造成北京和以南地区南风异常。同时,我们发现北京污染天气伴随的高空环流异常具有准定常特征。在污染前4天,蒙古上空存在一个显著的高层高压异常。该高压异常增强并向南延伸,在污染当天控制北京和内蒙古。在污染消退期,该异常也逐渐消退。但在消退后第四天,北京和内蒙古上空依然受高压异常控制。这表明北京夏季污染和高空准定常环流异常有关。

  • 标签: 风场输送 PM10浓度 合成分析 华北地区 高度场异常
  • 简介:应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模拟研究了兰州市2006年12月大气污染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兰州城区冬季大气污染日变化呈现白天高、夜晚低、峰值在中午的特点,NAQPMS较为合理地再现了这一特征。分析表明,在兰州冬季低风速的情况下,逆温出现频次的日变化特征与污染的日变化特征保持一致,说明逆温在冬季大气污染日变化中的作用显著。

  • 标签: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 兰州 日变化 逆温层
  • 简介:为研究重庆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业务预报和客观预报方法提供基础。利用2004年3月—2008年2月实况观测资料,分析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月、季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日平均最大辐射量出现在13—14时。7月和8月的辐射强度为全年最强,出现辐射等级四级的概率最大;而1月和12月为全年最弱,没有出现过辐射等级高于三级的样本。季节平均辐射强度为夏、春、秋、冬季依次减弱。2004年和2006—2007年平均辐射强度相等,2005年较弱。

  • 标签: 紫外线辐射 强度等级 特征规律
  • 简介: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分析场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沈阳城区暴雨的水汽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50hPa以下城区上空水汽含量占整层的80%以上,地面比湿呈现快速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比湿峰值对应的并不是强降水的最强时刻。强降水发生前,城区地面周围的湿度分布不均匀,水汽输送主要以南北向为主。比湿的迅速增加主要是由于降水前风向和风速的快速变化,其中主要是南风分量的贡献。城区上空垂直方向上水汽主要是850hPa向上输送,850hPa以下输送强度逐渐减弱。伴随着强降水的开始,水汽的垂直输送转为高度层越低,输送强度越大。强降水发生时,地面U、V方向上水汽通量快速减小。强降水发生后,地面和高空水汽输送均发生了变化。大气可降水量与降水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降水量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水平水汽通量辐合的大小,水汽局地变化对可降水量的贡献较小。水汽通量的辐合、辐散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风场引起的辐合、辐散的大小。

  • 标签: 强降水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 简介:利用1961-2007年北京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多项式曲线拟合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北京城区与郊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雷暴具有明显的月和日变化特征,5月是突增期,9月是陡减期,7月为峰值期。2)初雷日期提前、终雷日期推后和雷暴期延长的趋势,都以城区最为明显。3)城区与郊区年雷暴日数有着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郊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虽多,但年雷暴日数表现为波动式减少的趋势;城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虽少,但年雷暴日数却呈现出波动式增加的趋势。城区雷暴日数增多趋势可能与城区增温效应以及相对湿度≥85%的日数增加有关;郊区雷暴日数减少可能与其相对湿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有关。4)城区与郊区年雷暴日数的变化具有多重周期性,其中16~18年的长周期和3~5年的短周期特别明显。

  • 标签: 北京 雷暴 城市化效应 曲线拟合 MORLET小波分析
  • 简介:以西宁市五四大街19号和莫家泉湾气象观测场地分别代表西宁市城区和市郊,利用1996,1997,1998年3年两地并行气象观测资料,用统计对比方法,讨论了两地气温,地温的主要差异以及相关联系。指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区气温高于市郊,其中以冬季差异最大,而春季差异最小;城区与市郊逐日、月气温和逐日、月地温相差十分显著,城区与市郊气温差对地温差的影响,在晴天状态下,以80cm最为明显,在昙天状态下以冬,春季0cm地温最为敏感,在阴天状态下几乎全年0cm地温都有较显著的反应。

  • 标签: 城区 市郊 气温 地温 统计相关 西宁市
  • 简介:基于2013年4月—2015年3月乌鲁木齐北部城区黑山头气象自动站资料和大气成分站资料,对大气能见度和气象、污染要素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以探究乌鲁木齐北部城区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气象和污染要素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北部城区大气能见度日、月及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春、夏、秋季的大气能见度日变化规律类似,冬季则差异较大。夏季能见度最高,冬季最低。2014年与2013年相比,春、夏、秋季的大气能见度均值变化不大,但2014年冬季大气能见度明显优于2013年;(2)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气压呈负相关,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其中温度影响最显著。大气能见度与PM10、PM2.5和PM1.0呈负相关,其中PM2.5影响最显著,PM10影响最小;(3)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与PM10、PM2.5和PM1.0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建立的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温度、PM2.5和PM1.0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规律。

  • 标签: 乌鲁木齐北部城区 能见度 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利用Model-5012型黑碳仪观测的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浓度资料,结合北京城区环保控制措施和气象资料,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会前后和奥运会期间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7月20日前(北京城区无机动车单双号控制),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特征浓度为3.4μg.m^-3;实施机动车单双号控制后至奥运会前(7月20日至8月7日),该特征值增加至3.9μg.m^-3;奥运会期间[8月8日00时(北京时间,下同)至24日23时]城区黑碳气溶胶浓度有明显下降,为2.5μg.m-3,比奥运会前下降了31%。对同期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奥运会期间北京周边降雨量明显增大,偏北风出现的频次也从奥运会前的24.1%提高至38.8%。另外,八达岭高速路健翔桥段的机动车监测数据显示,奥运会期间进、出北京的机动车流量有所降低,上下班高峰期机动车流量减少了约30%,这也是奥运会期间黑碳气溶胶浓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黑碳气溶胶 机动车流量控制 气象要素 北京奥运会
  • 简介:为了解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流水体中重金属分布特性及形态特征,对城区段河流干支流中的重金属Zn,Pb,Cd,Cu,Mn,Cr,Se的含量和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使用PHREEQC软件对重金属存在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样区河段7种重金属中污染较重的为Mn和Cr,平均值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GB3838-200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7种重金属可以归为两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PC-I(Mn,Cd,Se)主要受人为污染因素的影响;第二主成分PC-II(Zn)主要受自然地质背景影响。重金属污染指数范围在28.49—473.76之间,表明采样区段部分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已超过可接受水平。形态分析表明,在水体中7种重金属大多以胶体(Cu(OH)2)或沉淀(ZnCO3、PbCO3、MnCO3等)的形态存在,溶解态含量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水污染防治与河流水体修复提供参考。

  • 标签: 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指数(HPI) 形态分析
  • 简介:针对2014年8月南京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周边地区污染源的减排控制研究,将2010--2012年8月NCEP/NCAR的6h再分析资料作为驱动场,利用WRF模式处理得到时空尺度更为精细的风场资料,结合南京奥体中心观测点的颗粒物及气体污染物浓度资料,通过相关分析以及合成分析,诊断得到了8月影响南京地区主要污染物的周边源区及其关键输送通道。结果表明:尽管8月青奥会时段南京地区主导风为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风,但影响南京地区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的外源及其主要输送路径各有不同。来自于南京西南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较远距离输送是对南京地区SO2浓度影响的关键通道;来自于南京正南方向(安徽、浙江一带)的近距离输送是对南京地区NO2浓度影响的关键通道;来自于南京西南部(湖北一带)的中远距离输送是对南京地区PM10浓度影响的关键通道。

  • 标签: 污染物外源 气象条件 输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