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依据《地下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采用F值评分法对新疆平原地下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质量较差,43组潜水采样井中,质量类别为良好、较差、极差的分别占采样点的44.2%、14.0%和41.8%,质量较差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三氮,质量极差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三氮、SO2-4、F-、Cl-、总硬度(TH)和溶解总固体(TDS)。33组承压水采样井中,质量类别为良好、较差、极差分别占总采样点的9.1%、24.2%和66.7%,质量较差的影响因素主要为SO2-4、NO-2、NH+4,质量极差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三氮、SO2-4、F-、Cl-、TH和TDS。研究区地下水质较差主要与气候条件、地质、水文地质及生活、工业、农业污染等影响有关。

  • 标签: 地下水 水质评价 F值评分法
  • 简介:摘要防渗方案设计是平原水库工程设计的主要技术问题,也是平原水库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有效减少水库渗漏量,确保渗透稳定以及坝外农田不发生浸没,确保水库发挥效益,选择适宜的防渗方案十分关键。本文主要针对某市地下漏斗区平原水库防渗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 标签: 地下水 漏斗区 平原 水库 防渗
  • 简介:目前.韩国正在考虑把地下用作空间供热和制冷的热源。本项研究评价了韩国266个国家地下监测站的地下温度数据。地下温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理纬度、气温和局部地形高程的影响。地下温度的分布模式与环境空气温度的分布模式非常类似。地下温度的年变化可以分为4种主要模式:P型(周期变化)代表地下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大多数浅层地下的温度变化都属于P型(62.5%);F型指地下的温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深水井的地下的温度变化大多数属于F型(47.9%)。从表面上看,地下水位的深浅似乎与地下温度的变化模式有关。例如.温度变化属于P型或者WP型的地下的水位最浅。而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地下的水位最深。76.6%的浅水井地下温度的年变化范嗣小于8℃,而97.1的深水井地下温度的年变化范围小于8℃。通常,在最冷的月份(11月-月)地下的温度最高,而在3—6月份(仅在最热的月份(7月—8月)之前)地下的温度最低。研究发现.地下温度和环境气温之间的相位差,与地下温度的变化范同之间存在单纯的指数关系。这表明,气温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介质传导完成的。鉴于地下温度的稳定性,为了有效地设计和维护热泵系统。利用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基岩含水层地下是最适宜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热泵系统.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潜在的环境变化进行详细勘查是必需的。

  • 标签: 地下水温度 地下水热泵 露天环路 国家地下水监测站 韩国
  • 简介:保定市位于河北省的中西部,全市总面积为22112km2,其中平原区面积1144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50.4%。保定市属严重缺水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9.78亿m3,人均水资源量289m3,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m3严重缺水警戒线。全市多年平均地下资源量为22.23亿m3,地下可开采量17.35亿m3,其中,平原地下资源量15.71亿m3,可开采量15.34亿m3,多年平均地下实际开采量29亿m3,占用水总量的90%左右.年超采地下11亿m3左右。

  • 标签: 平原区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资源量 可开采量 年平均 缺水城市
  • 简介:介绍了安徽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纪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通过对所采集的1362组地下水温数据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温西高东低;蒙城、凤台—寿县—长丰一带和界首—亳州、砀山等地是寻找面源型地热资源的有利地区。

  • 标签: 淮河流域 平原 地下水 水温 地热 安徽
  • 简介:为了掌握唐山市平原地下环境质量特征,对研究区浅层地下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表明,唐山市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分带,自北向南,溶解总固体和总硬度逐渐升高;浅层地下的总硬度、锰、硝酸盐-氮、溶解总固体、氟化物、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质量浓度较高,已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毒有害重金属中砷和六价铬的问题值得注意。进一步分析发现,唐山市地下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污染、企业排污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影响。

  • 标签: 唐山市平原区 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特征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人类活动
  • 简介:乌鲁木齐市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地下人均资源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城市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次评价采用国内外应用成熟的DRASTIC方法,评价乌鲁木齐市浅层地下脆弱,首先对7个指标进行评分,建立符合研究区的DRASTIC评分体系,得到研究区DRASTIC模型的7个指标的评分图,然后利用ArcGis10.2软件的图层空间分析平台,结合评价结果做出了相应的脆弱分区图。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内乌鲁木齐河谷区及北部五一农场地段的地下脆弱为中—高等,主导因素为含水层介质类型为砂岩、砂砾石等透水性较好的地层,地下埋深较小,地层渗透系数较高;位于市区南部的柴窝堡—乌拉泊村、永丰乡及北部的三坪农场至大草滩区域地下脆弱中等,其余地段地下脆弱低。

  • 标签: 乌鲁木齐 地下水 脆弱性 DRASTIC方法
  • 简介:摘要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属于不可食用的海水,在为数不多的淡水资源中,冰川积雪水以及土壤水由占去大半。因此,地下成为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地下动态监测是掌握地下质情况,防止其被污染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地下动态监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地下动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地下水动态监测 问题分析 对策探讨
  • 简介:摘要对位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基础,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技术上比较稳妥可靠,挖土量少,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小,沉井基础埋置较深,稳定性好,能支承较大的荷载。一般在施工大型桥墩的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设备基础,人防掩蔽所,盾构拼装井,地下车道与车站水工基础施工围护装置时使用。

  • 标签: 沉井施工 施工降水 分析
  • 简介:摘要:地下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城镇公共、工业建设及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尤其在地表水匮乏的地区,地下作为当地主要供水水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鉴于此,依据某地区浅层地下的近况,以动态监测、对比分析及特征总结等为研究切入点,阐述浅层地下动态变化特征,并就地下修复及保护给出相关的指导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地下水 浅层区域 动态变化 修复保护
  • 简介: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它是利用地下冬暖夏凉的特点,抽取地下到地面以上并与建筑物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回灌到含水层,形成循环,因此又被称为开放式空调循环系统。利用地下进行浅层地温能与室内的能量交换,即在冬季,把地下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中去。

  • 标签: 地源热泵系统 水式 室内采暖 空调系统 循环系统 地下水
  • 简介:摘要: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所以,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下污染问题变得愈发严重,这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此给予足够重视,要做好地下水质分析的工作,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地下资源。同时,在水资源受到污染后,应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以此保证地下污染治理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 标签: 地下水水质分析 地下水污染 治理措施
  • 简介:摘要: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即使地球的含水量比较丰富,但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还是比较匮乏;同时,水资源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而地下作为人类用水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相比于地表水,地下的流动偏差,因此,在开展地下污染治理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水污染的治理工作中,如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就采取治理措施,不仅会影响治理的实际效果,甚至还会加剧污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展地下污染治理工作时,要对地下水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以此保证污染治理效果,从而为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地下水水质分析 地下水污染 治理
  • 简介:摘要: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其中淡水资源更为重要,地下在淡水资源总量中的占比达29%,是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所以,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地下污染的具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地下水质分析及地下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地下水 水质分析 污染治理 防范措施
  • 简介:本刊讯(段金平)近日,由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制的《北京市平原地下环境监测网运行》项目建议书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建议书将为2010年监测网顺利启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 标签: 环境监测网 北京市 地下水 平原区 项目建议书 启动运行
  • 简介:北京市平原地下长期的超量开采导致地下位持续下降和储量资源大量亏损,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京为地下资源蓄养提供了条件,地下超采困境将逐步得以改善。由于地下位下降造成的非饱和地下空间受人类干扰明显,恢复地下位必须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北京平原区(不合延庆)建[构]筑物地下基础与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场对于地下位上升的制约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地下限制恢复水位,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出限制曲面。在此基础上,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由实际地下开采结构控制的水位流场中,寻找最接近的限制水位作为地下回升的控高目标,并计算了地下库中能够用于水资源储存的可恢复调蓄空间。

  • 标签: 工程地质条件 筑物基础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地下水控高水位 地下水库调蓄空间
  • 简介:我们平常所取用的水资源.除了来自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之外,另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下。凿井汲水,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较干旱的地区.地下的重要更为显著。绝大部分的地下来自于天上降水.当雨、雪等降到地面,一部分成为地表水流,一部分蒸发,剩下的部分则沿土壤或岩层空隙入渗至地下而成地下地下储存在含水层,其为透水、储水性能佳的地层.如砂质层或砂岩层。地下源又分成靠近地表的自由地下层——浅井水,以及在地层深处的受压地下层——深井水。

  • 标签: 水危机 地下水源 地表水 水资源 含水层 浅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