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5.197-205.  [15]陈炳章.五十年来中国之公债[A].中国通商银行.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C].上海,1930.  [4]贾士毅.民国财政史[M].上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标签: 中国国内 公债史 史研究
  • 简介:应拓宽近代中国内债史研究的领域,近代中国内债史的研究才能更上一个层次,必须把近代内债放到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中去研究

  • 标签: 中国国内 公债史 史研究
  • 简介:对近代中国的外债(国外公债)研究,how to keep an appropriate rate of the increase of national debt and establish a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national debt in order to guard against and eliminate the financial risks.【关 键 词】公债/内债/财政/近代中国  public debt/internal debt/finance/modem China【 正 文】  公债问题,对近代中国的内债(国内公债)研究相对缺乏

  • 标签: 中国国内 公债史 史研究
  • 简介:对近代中国的外债(国外公债)研究,howtokeepanappropriaterateoftheincreaseofnationaldebtandestablishareasonablestructureofnationaldebtinordertoguardagainstandeliminatethefinancialrisks.【关键词】公债/内债/财政/近代中国  publicdebt/internaldebt/finance/modemChina【正文】  公债问题,对近代中国的内债(国内公债)研究相对缺乏

  • 标签: 中国国内 公债史 史研究
  • 简介:1985.197-205.  [15]陈炳章.五十年来中国之公债[A].中国通商银行.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C].上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30.  [4]贾士毅.民国财政史[M].上海

  • 标签: 中国国内 公债史 史研究
  • 简介:应拓宽近代中国内债史研究的领域,近代中国内债史的研究才能更上一个层次,必须把近代内债放到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中去研究

  • 标签: 中国国内 公债史 史研究
  • 简介:1921年在银行界的推动下,北洋政府开展了我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国内公债整理活动。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政府公债信用,稳定了金融市场,但是公债整理仍然成为北洋政府公债发行的分水岭,国内公债发行逐渐萎缩,导致政府无法摆脱财政危机,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促进了北洋政府垮台。

  • 标签: 北洋政府 公债 信用 银行 整理
  • 简介:抗战前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行了巨额的国内公债.它是中国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和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需要.这些公债的发行使国民政府的工业、国防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可能.为中国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打下了物资基础.其历史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 标签: 战前十年 南京国民政府 公债
  • 简介:中国民主主义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1919年所著的《建国方略》中,提出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设计,即实业计划。他从“交通之开发,商港之开辟,铁路中心及终点的城市建设,水力之发展,设冶铁制钢水泥等工厂,矿业之发展,蒙古、新疆之灌溉,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共十大部分,一一作了精辟论述和详尽的规划。随后并积极付诸实践,中山先生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正当他努力实现上述宏伟规划时,因劳累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标签: 民国时期 有奖公债券 形制 图案
  • 简介:政府公债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过度的政府公债存在着潜在风险.文章就政府公债的风险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债务依存度 偿债率 财政危机 偿债基金 中国 政府公债
  • 简介:“5.12”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十分艰巨,所需重建资金数额相当巨大。这对我国传统的融资模式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急需发掘特殊事件的特殊融资模式。文章提出了发行灾后重建特种公债的融资模式,并就其优点、重要性、种类与结构等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灾后重建 融资 特种公债 必要性
  • 简介:最近笔者在革命老区江苏泗洪收集到一张解放区公债,单面印刷,长171mm,宽123mm。上方“苏皖边区政府救灾公债券”,右边依次为编号、金额(华中币壹百圆整)及主席李一氓、副主席刘瑞龙、季方、韦悫、方毅署名。中间为填发机关(第七专员公署)和发行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左边为《条例》,其主要内容是:“本公债……完全用于赈济灾民……以三十五年粮赋收入为基金……分五百元、二百元、一百元、五十元四种……利息为月息二分……自填发日起三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开始偿还……”票面正中钤有“苏皖边区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印”红色印鉴(图1)。

  • 标签: 边区政府 债券 革命老区 中华民国 发行时间 《条例》
  • 简介:本文在总结现有公债理论的基础上,选择从政治文化和政府体制入手,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和政府体制背景下政府公债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了地方政府改革中地方政府公债的作用和影响。并结合我国地方政府目前的融资状况,努力寻求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地方政府改革 地方政府公债 政治文化 政治体制
  • 简介:安福县发现革命战争公债券革命老区江西省安福县最近发现面值壹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革命战争公债券”。该券面为蓝色,长12.5厘米,宽8.5厘米,中间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革命战争公债券\右边为编号“字第43157号”,左边为“公历一九三二年十...

  • 标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战争 安福县 公债条例 湘赣革命根据地 公债券
  • 简介:<正>一、国家公债与银行存款问题公债属于国家财政的范畴,又和信用形式相联系,所以它是财政性信用。有的同志认为,既然财政信用和银行信用都是集中社会资金的渠道,那么,只要存在一种信用形式就可以了。不搞财政信用,社会资金存在银行里面,国家财政仍然可以利用。因此,发行公债、搞财政信用似乎没多大意义。其实不然,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虽然都是以有借有还的信用形式为基础的,但二者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 标签: 国家公债 公债发行 社会主义 通货膨胀 国家财政 银行信用
  • 简介:1910年湖南省公债与清末直隶、湖北、安徽等省公债一样以内国公债始、外国公债终。但是,它不是直隶等省公债的简单复制,因为它具有其它地方公债所不具有的独特演变过程。此间,引发了国内立宪派向传统封建势力进行权力挑战的清末影响最大的“公债案”,同时也掺杂了日、德外国势力为控制中国地方矿产所进行的激烈争夺。

  • 标签: 公债 咨议局 外债 正金银行
  • 简介:云南人民革命公债壹元券132×57mm,横式。正面桔综色印制图案为花框环绕,正中横印“滇黔桂边区贸易局”、“流通券”、“壹元”、“1949”等字样,左侧印底衬光芒射线的毛泽东像,右侧印一排列整齐的工人样队伍,加盖蓝色横印“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司令部印发”、“云南人民革命公债券”、“中银”。

  • 标签: 人民革命 云南 公债 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泽东像 贸易局
  • 简介:可持续运用常指代际间运用机会的平等性.它主要涉及保护经济环境,运用机会平等和代际利益互补等宏观问题.公债作为一种资金运动的历史过程,怎么运用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我们必须从战略上考虑公债的可持续运用问题.我国公债正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经济已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储蓄资源丰富;财政负担弹性强;公债热方兴未艾;公债政策日趋完善.我国的公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全面发展起来的,已基本上进入了预期的健康范围内运转,但是从可持续运用的战略高度分析,还潜伏着一些不客忽视的隐患,为此,我们必须有目标地实施一些政策,始终不渝地坚持“总量控制,效率优先,结构合理,健全机制”原则,使其呈现“可持续运用”的势态.

  • 标签: 公债 可持续运用 公债运营机制
  • 简介:防区制时期(1920—1934年)是四川省政治、经济和财政状况最为混乱的时期。驻川各军划定防区.就地筹饷,在擅征苛捐杂税、截留中央税款、滥发纸币之余,还发行了大量地方公债。这些公债的发行,一方面助长了军阀间的混战,刺激了四川省金融行业的畸形繁荣;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扼杀了产业资本,最终成为广大人民沉重的经济负担。

  • 标签: 防区制时期 四川省公债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