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耐药已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耐药的主要手段,在行政支持下持续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AMS)的专业干预非常重要。我国管理部门已提出建立AMS体系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到实施AMS的重要价值,尽快组建多学科工作团队,以问题为导向,使AMS成为医疗机构的常规工作。

  • 标签: 抗菌药 管理 医疗机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实施处方审核管理,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9年 6月上半年本门诊开具的 3201张门诊处方进行审核并分析,汇总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结果:在抽查的 3201张药物处方中有 673张抗菌药物处方,占 21.02%,其中不合理药物处方 23张,占 3.42%。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用法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核力度,以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审核管理 不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内牵引技术在右半结肠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的辅助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间,因右半结肠病变内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ESD治疗,其中采用体内牵引技术辅助的11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包括线圈牵引辅助6例(线圈牵引组)和弹力环牵引辅助5例(弹力环牵引组),总结手术时间、剥离时间、病灶完整切除情况以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线圈牵引组(n=6)病灶直径2.0~3.5 cm,手术时间15~35 min,其中剥离时间10~30 min;弹力环牵引组(n=5)病灶直径3.5~5.0 cm,手术时间20~60 min,其中剥离时间15~55 min。11例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创面无穿孔和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体内牵引技术辅助ESD切除右半结肠病变安全可行,其中弹力环具有自身弹力回缩特点,尤适合用于病灶较大者。

  • 标签: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体内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纹状体内囊梗死 30例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重点探讨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和非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30例纹状体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30例患者中,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和非皮层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各有 15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比较皮层纹状体内囊梗死和非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特征。结果: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与非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对比有显著差异,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中血管病变主要为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例数明显高于非皮层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的动脉狭窄和闭塞例数,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引发纹状体内囊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则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皮层型纹状体内囊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更加显著,远高于非皮层型纹状体梗死患者发病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时,多见狭窄或闭塞。

  • 标签: 纹状体 脑梗死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中建议,在同时符合一定情况时,可尝试在全身抗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吸入性抗菌药物治疗。目前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用的抗菌药物制剂,以往国内抗菌药物雾化吸入都是采用静脉制剂。2016年出台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不推荐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制剂使用,但其理由存疑。静脉制剂是否可以用来雾化吸入?临床医生存在困惑。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发展都取得了进展。长期以来,细菌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尤其是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现有的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不再能够有效地消毒和治疗细菌。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可以替代抗生素进行有效消毒的材料。纳米材料有许多种类,也有许多类型的纳米材料可以用来控制细菌,其中抗菌金属纳米材料是研究最多的。不同类型的抗菌金属纳米材料也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机制和抗菌性能。例如,一些金属纳米材料可以通过释放具有抗菌特性的金属离子来对抗细菌,而另一些材料可以产生活性氧基团(ROS),通过氧化还原催化来对抗细菌。金属复合纳米材料可以结合不同性能的金属,充分发挥其比简单金属纳米材料更好的抗菌性能。

  • 标签: 纳米抗菌技术 发展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改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促进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导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年 3月、 2018年 4月、 2018年 5月全部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依照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 2018年 3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13.61%,发现不合理处方 239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及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主; 2018年 4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10.40%,发现不合理处方 103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及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为主; 2018年 5月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7.25%,发现不合理处方 46张,以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及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主。结论:对于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可促进合理使用,改善处方质量。

  • 标签: 门诊 急诊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输尿管支架管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体内置入物,由于置入人体内时间较长,易形成生物膜并导致难以控制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尿路感染。针对不同抗菌策略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管具有不同的抗菌特性,本文就抗菌药物类涂层或缓释的输尿管支架管、酶类改性的输尿管支架管、金属类输尿管支架管、聚合物刷输尿管支架管、生物可降解类输尿管支架管等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输尿管支架管 尿路感染 生物膜 抗菌策略 新型材料
  • 简介:摘 要: 2020初新冠肺炎在中国武汉爆发,仅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重大灾难,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扩散规模之大再一次让我们亲历了肺炎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此时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便成为了药剂专家与临床医师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本文以抗菌药物对肺炎治疗的有效性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抗菌药物在新冠肺炎期间起到的巨大作用,并且对抗菌药物治疗肺炎新进展做出了经验总结。

  • 标签: 抗菌药物 新冠肺炎 新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患者病种数量的增加,在临床上使用各种类型的抗菌药物已慢慢成为常态。而在急诊内科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不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容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 标签: 抗菌药物 急诊内科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保障青海地区绵羊驱虫效果,且保证驱虫药物的安全性,本试验研究口服阿苯达唑混悬液、伊维菌素溶液、吡喹酮片和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 4 种驱虫药对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效果。结果表明: 4 种药物的虫卵减少率均达到 81.64% 以上,且伊维菌素-吡喹酮纳米乳虫卵减少率分别为 92.19% ,且复合药物驱虫效果最好,羊只增重效果也最佳。

  • 标签: 绵羊 寄生虫 驱虫试验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