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ABS树脂生产装置中的污水处理一直是影响化工装置环保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其废水水质差,悬浮物含量高,且多为细微颗粒,难以从水中分离,进入生化系统也难以去除;另一方面,污水中溶解性胶乳较多、粘性大,且为间歇式排放,对污水处理系统冲击较大.大庆石化总厂采取完善生产工艺操作过程、采用高效净水剂、对处理设备进行改进及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污染控制等措施,并分阶段、分单元、分步骤地对污染源进行处理.采取这些措施后使ABS树脂生产中的废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处理后的ABS污水中CODcr含量在100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在500mg/L以下,石油类物质含量在30mg/L以下.处理装置的能耗、物耗也大幅度降低.

  • 标签: 大庆石化总厂 ABS树脂 废水处理工艺 污染 治理措施 生产污水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环氧树脂也被应用到各领域,尤其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也有一些应用需要修改阻燃剂。常用的阻燃处理中,需要添加不同类型的阻燃剂以达到阻燃效果,且有时用量较大,或对材料的各项性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研发阻燃效果更好、添加量更少的阻燃剂是一种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环磷腈 环氧树脂 阻燃
  • 简介:乙烯装置的副产品在综合利用中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原油田采取了一些措施。用催化剂对生产尾气进行吸收,将有毒的氟化物转化为钙盐用于磷肥生产;将石油树脂聚合液中BF3脱除,防止对大气、水进行污染;用冷却回收工艺对减压蒸馏放空的芳烃气体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治理大大改善了企业的环境,有效地防止了环境污染。

  • 标签: 环境保护 石油化工 树脂生产 中和反应 蒸馏 催化剂
  • 简介:在油田稠油注蒸汽所需的离子交换树脂系统中,再生盐水仅能一次性使用,外排盐水会对水体、耕地和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盐水回用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HJ-1与HJ-3、HJ-4、HJ-5联合使用时,再生盐水中镁离子的浓度可大幅度地降低.几种药剂对再生盐水中钙离子的去除作用效果各不相同,HJ-4对钙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HJ-3与HJ-5.现场实验表明:采用复配药剂处理含盐废水,可以实现含盐废水的回用.目前该处理工艺已在某些油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 标签: 离子交换树脂 处理剂 水处理技术 油田开发 清洁生产 水质
  • 简介:针对应用于实际工业化的树脂固定床吸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固定床吸附操作参数,为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通过对恒定波振荡理论和吸附等温方程的联合,来预测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并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大孔弱碱树脂吸附对硝基酚穿透曲线预测模型的影响。以期望为树脂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工业应用产生指导意义。

  • 标签: 树脂固定床 吸附 含酚废水 模型
  • 简介:用尿素和甲醛作为主要原料合戒脲醛树脂季胺盐和脲醛树脂叔胺盐。采用WEMCO浮选模型机和自行设计的模拟现场充气浮选的气浮设备及现场污水对絮凝浮选荆除油、除悬浮特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另外,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了脲醛树脂叔胺盐的结构,并用凝胶色谱法测定了其分子量。

  • 标签: 改性脲醛树脂 叔胺 并用 季胺盐 絮凝 凝胶色谱法
  • 简介:选用大鼠肝匀浆(S9)和鼠肝癌细胞(H4ⅡE)两种体系代谢活化多溴代联苯醚混标(BDEs)和十溴联苯醚(BDE209),采用重组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酵母检测BDEs和BDE209母体及其代谢产物的类,抗甲状腺激素效应.结果表明,BDEs和BDE209母体均不表现甲状腺激素效应(p〉0.05);但是经S9和H4ⅡE细胞代谢活化后,其代谢产物表现出明显的类甲状腺激素活性和抗甲状腺激素活性(p〈0.05),BDEs和BDE209的干扰甲状腺激素效应需要经过代谢活化步骤.比较不同代谢活化体系,重组酵母细胞本身的代谢活化作用并不显著,而H4ⅡE细胞和S9代谢活化体系均能够导致活性中间体.

  • 标签: 多溴联苯醚 重组酵母 S9 H4BE 甲状腺激素受体 体外代谢
  • 简介:为了弄清鱼类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s(CYPs)对于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活化代谢率的种间差别,选用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篮鳃太阳鱼Leponusmacrohirus四种鱼作为受试生物,选用对硫磷、马拉硫磷、毒死蜱三种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作为受试药剂,以外源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率为指标,在离体状态下间接测量了杀虫剂活化代谢物的相对生成量.离体试验表明,对于对硫磷,活化代谢物生成量的高低顺序为:斑马鱼、剑尾鱼、麦穗鱼〉太阳鱼(p〈0.05),最高的麦穗鱼和最低的太阳鱼之间相差10.0倍;对于马拉硫磷和毒死蜱,活化代谢物生成量的高低顺序均为:剑尾鱼〉太阳鱼〉斑马鱼、麦穗鱼(p〈0.05),最高的剑尾鱼和最低的麦穗鱼之间的分别相差66.9和137倍.毒性测定表明,对于对硫磷、马拉硫磷和毒死蜱,四种鱼96hLC50之间的最大差别分别是45、18和77倍.对马拉硫磷而言,96hLC50的种间差异特征与活化代谢物生成量的种间差异特征比较吻合,而对于对硫磷和毒死蜱而言,两者之间的吻合度较低.研究证实了肝脏CYP在活化硫代磷酸酯杀虫剂方面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同时也证实仅以活化代谢物的离体生成量这一指标来衡量鱼类对于硫代磷酸酯杀虫剂的敏感性,其结论可能会较大幅度地偏离生测结果.尽管如此,本研究证实在所测的鱼类当中,斑马鱼属于CYP活性较低的鱼种,而这一特性很可能是造成斑马鱼对于硫代磷酸酯杀虫剂的敏感性偏低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对硫磷 马拉硫磷 毒死蜱 脱硫代谢 LC50 细胞色素P450